第两百八十一章 宇宙(五)(2 / 2)

加入书签

要对“钟慢尺缩”效应进行解读,首先要对时间、空间的概念进行解析。

我们生活在时间与空间之中,可是要对时间和空间来下个精确的定义,却几乎是不可能的。

公元前二世纪的《淮南子》一书曾对时空作了一个不是定义的定义:“上下四方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宇,即是上下四方的空间;宙,即是过去未来的时间。

每个思维正常的人当然明白什么是上下四方,什么是古往今来,但是,这只是时空的描述,并不是时空的本质。

我们也许会认为钟表上秒针“滴答滴答”着转动的,就是时间,也可能认为春去秋来,花开花落的就是时间。但这一切,只不过是时间的表象而已。

那么,时间、空间的本质含义到底是什么呢?

看看我们用来记时的单位就会明白,时间只是对运动和变化的量度。

我们把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所需的时间定义为一年,把地球自转一圈所需的时间定义为一天。再把一天24等分,每一份定义为一小时。同样的,继续等分下去,可以得到一分钟和一秒钟的时间概念。

我们生存的这个宇宙,大到天体、星系,小到原子、分子,无不处在不停歇的运动当中。

为了描述和量度这些运动,时间概念自然应运而生。归根结底,时间只是运动和变化的量度,或者说是一种人为的约定。

我们可以假设,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包括星球、日月、空气、分子、原子等等一切的一切突然停滞,此时还会有时间概念吗?有人会说,就算这一切停滞了,我们还有思维啊,还是会产生时间观念啊!

这样的说法即对也不对,如果我们还有思维,的确还会有时间观念,但是我们的思维是不是一种运动呢?

从物理层面上来看,思维与运动是相关的。

现代脑神经科学发现,人脑思维的时候脑神经会产生相当于一节5号电池百万分之一的微小电波。

这一现象说明,构成神经细胞的原子的外层电子发生了吸收或放出能量的现象,而这种能量以能量的最小单位光子或虚光子的形式出现。

也就是说,人的思维与电子吸收或释放光量子的行为相关。一般成年人在平静的清醒状态时,大脑脑电波主要表现为α波,读作阿尔法波,这种波的频率约为八到十三赫兹,即一秒中发生八到十三次振荡。

如果在睡眠时,思维较不活跃,脑电波的频率会逐渐下降,一般深度睡眠时的频率约为每秒钟四次左右。

也就是说,我们在睡眠时意识仍然在运作,只不过比清醒时大大减少,约为清醒时的三分之一左右。

以上是从科学的观点来分析,如果从佛家的角度来看,运动不仅是与思维相关而已,运动本身就是无明分别而产生的幻象。

设想,我们能感知到运动,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感知到了差异,这种感知到差异的性质,就是佛家所说的分别。

例如,我们判断一个小球发生了移动,一定是因为我们识别出其位置发生了变化,前一位置与后一位置必须能够相区别,如果前后位置无法区分,我们将无从判断运动是否发生。

这种能够被区分的性质,就是佛家所说的分别。产生了分别,运动的概念随即产生。

有了运动的概念,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也同时产生。有相续的分别,就产生了先后的时间概念,而分别的结果,就产生了空间的概念。

从佛学上来看,所谓的“人”其实是一种境界,由于大家是“人”,所以大家的分别识速度相同,所以大家会有相同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也即是说,对于“人”这个境界来说,光速是恒定的。

但是,如果境界改变,分别识的快慢也会有变化,相应的,“光速”、“时间”、“空间”等概念也会相应的变化。

比如说,从佛家的观点来看,人通过禅修可以控制自己的分别识速度,使自己的分别识变慢。

所以,当人进入深入的禅定状态中时,对于修习禅定的“人”来说,时间会变慢。

在《金刚般若研习报告》第十七卷中,记载了当代禅学大师虚云老和尚的一则故事:

虚云老和尚是当代禅宗的祖师,有相当的禅定功夫。他常常打坐,一坐就是十天半个月,出定后觉得才几分钟。

我们知道虚云老和尚生活很清苦,有一年过年时,他在自己的小茅篷里煮芋头,一边煮,一边打坐。

有人到茅篷来看老和尚,向他拜年,看到他入定,就拿引磬在他耳朵边敲,请老和尚出定。出定后看到有人来,老和尚就说:“你们来得正好,我刚刚煮芋头,大家一起吃。”

结果一看,芋头都长毛了。

他们说:“年早就过了。”

老和尚说:“不会吧!我觉得才十几分钟。”

他在定中感觉十几分钟,实际上过了二十多天。

虚云老和尚常常一入定就是很多天,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

以上故事所描述的情况,其实任何一位修习禅定的人都能够切身体会得到。

在禅定中所体会到的时间变慢,是确确实实的变慢,并不是因错觉而引起的。

因为在禅定中,人的所有机能都以变慢的时间来运作,因此,即使十天半月不吃东西,一样不会觉得饿,身体也不会有任何损伤。

https://www.xddxs.co/read/46267/29757538.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