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潘凤揽功(2 / 2)
除此三县之外,余者皆叛。
说明了兖州人对曹操的不满,同时也说明了张邈和陈宫家族在兖州的势力之盛。
曹操打跑吕布后,诛张邈三族,就是因为他们家族势力太大,不除不行。
还有陈宫也是,不杀不行,但陈宫家族与张邈不能相比,因此曹操没有杀他家人和族人。
鲁肃听了频频点头,喜道:“将军,曹操退兵,咱们可以追击,让其惨败而归。如此一来,曹操兖徐两失,让其无容身之所,日后,咱们若夺兖州也容易些。”
潘凤摇摇头:“不妥,曹操善于用兵,必料到咱们追击,若他设下伏兵,只怕惨败的便是我们了。兵法有云,归师勿遏,咱们兵力不多,追击也难以大胜,倒不如让他回兖州去,与张邈相拼,咱们也可趁势夺取徐州。”
“将军所言有理,将军打算如何取得徐州?”
“子敬,你去郯县一趟。咱们虽知张邈将叛,但曹操此时尚未得知,陶使君也未知。郯县之战大败,陶使君只怕会心中惊惧欲逃。你到郯城去,告知陶使君,就说我与陈留太守张邈早有约定,趁曹操攻徐之际,起兵背叛曹操,谋夺兖州。”
“张邈如今已经起兵,曹操即将退兵,让他勿惊。同时……我两次救徐有功,你可以跟陶使君谈起,看看他是否有让州之意……”
鲁肃是聪明人,知道潘凤的意思。
陶谦经过两次曹操攻徐,又打不过曹操,现在心里一定害怕,而且他又已年老,可能已经有了退隐之心。
曹操攻打徐州两次,两次又都是潘凤让曹操退兵,救了徐州。
如果陶谦真有退隐之心,可以将徐州让给潘凤,因为现在只有他能守得住徐州。
“将军,我明白,事不宜迟,我即刻启程。要赶在曹操得到兖州兵叛的消息之前,将情况告知陶使君,如此他才能相信将军与张邈相约之事,退敌之功才能算到将军头上。”
“好,我让仲康随你同去,护你安全。”
潘凤嘱咐许褚,让他一定要护好鲁肃安全,带着十几个护卫,鲁肃离开大营,向郯县而去。
送走鲁肃,潘凤又亲自写了一封书信,派人送到郯县城外,交给曹操。
书信内容是告知曹操,说自己前次入兖之时,即已料到曹操还会再次攻打徐州,因此早已与陈留太守张邈约定,只要曹操再次攻徐,张邈就会起兵背叛,夺取兖州。
潘凤这么做,其实也是跟曹操学的。
关羽攻打襄樊时,关羽后院被袭,曹操就告诉了关羽。
但是关羽并不相信。
现在也一样,潘凤告诉了曹操,曹操也必定不会相信。
等他接到确切的消息时,那也已经晚了。
潘凤现在只想让曹操早点退兵,这样退敌之功就是他潘凤的。
同时也让曹操知道自己的厉害,如果自己得了徐州,让他对徐州死心,不要妄想再来夺占。
曹操接到潘凤的书信,冷笑道:“呵呵,潘凤可真是敢想,竟然说孟卓会背叛我,他要是说谁我都可信,唯独孟卓绝无可能。”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戏志才接过书信细看,越看越觉得有可能,当下说道:“将军,潘凤说得似乎有理有据,袁冀州曾让将军杀了孟卓,虽然将军未曾应允,但难免张陈留会心内自疑,惶恐不安。如今将军大军离州,张陈留若是起兵背叛,以其在兖州之势,极有可能会一呼百应,不可不防啊!不如派快马回去探个究竟,也可安心。”
曹操笑道:“先生,你多心了,我与孟卓在洛阳时便已为友,昔日起兵讨董时,孟卓又鼎力相助于我,即便是我接掌兖州,孟卓也是出了不少力,他如何会背叛于我,万万不可能!”
“那潘凤此信,是挑拨离间之意?”
“呵呵,潘凤想要我退兵,又无策可施,竟想仅凭一封书信就让我退兵。越是如此,越可看出彼之无计,徐州即将可得啊!”
曹操没有将潘凤的书信当一回事,就算是兖州真的有事,有荀彧和程昱在鄄城,还有夏侯惇领兵守在濮阳。
同时还有陈宫领兵守东武阳,又有徐翕和毛晖领兵守在昌邑和寿张。
有这么多兵马在,就算张邈真的背叛,也会很快被剿灭了。
不过曹操没有想到的是,除了夏侯惇,他留下的这些兵马,竟然都成了叛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