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联寇灭虏(2 / 2)

加入书签

考虑到北方官员士绅都“怀忠义之心”以迎唐军,并且现在已经主动投靠大唐,成为新朝治下的良民,这一点都证明了唐朝的善意。李献忠在檄文中表示:

所有与唐朝合作的人,都会被加官进爵,对支持南明的江南百姓,唐朝也将一视同仁,加以保护。

“其有不忘明室,辅立贤藩,勠力同心,共保江左者,理亦宜然。予不汝禁,但当通好讲和,不负本朝。彼怀继绝之恩,以敦睦邻之谊。”(注释2)

马金星檄文中的这一部分,以“两立”作为诱饵,为南明小朝廷的君臣们描绘了一副南北和平共处互不侵犯的美好画卷。

这篇檄文仿佛一剂强心针,彻底打消了刘宗周等人对流贼的最后顾虑。

于是,和谈正式被提上日程,参将何涛出使后不久,弘光皇帝便派出第二波使者。

通北使臣夏之令再次出发,他原是户科给事中,现任南京巡抚。

恰逢其母在天津去世,夏之令作为山东人,想回北方安排母亲葬礼。因此,他请求率使团出使前往北京。

本次出使,一则为殉国的天启皇帝督办祭品及安排葬礼,二则是说服闯王李献忠与南明结盟。

为表示诚意,南明将割让更多已被唐军控制的西北土地(陕西甘肃),而且保证,以后每年向闯王缴纳三十万两白银,以此换取唐军撤回关西(潼关)。

当然,此次议和的前提是灭掉暴齐,歼灭开原军,将北虏逐出山海关。

换句话说,无论如何,刘招孙都必须死。

弘光元年这次出使声势浩大,除夏之令作为正使外,还有两名副使,太仆寺少卿马邵和左都督陈洪范等人。

此外,随行还有十名官员,二十随从,骑兵五十,马夫两百,卫兵三千,并携带有大量礼品和金银绸缎。

~~~~

京师西郊唐军大营。

贞宝皇帝李献忠刚听完刘宗敏永定门之战惨败情形,心中兀自烦闷,他揉了揉剧痛的左眼,不耐烦瞟了眼站在面前的几位“弘光皇帝的使者”,当听到说对方要册封他为“蓟州公”时,大唐皇帝像被人当着众手下抽了一记耳光,他暗暗攥紧拳头,没有立即出手。

夏之令初到北京,对周边形势一概不知,便跑来面见李献忠。

旁边陪着的镇江参将何涛比他先到几日,昨天亲眼目睹过老营攻打永定门的情形,他不停朝这个迂腐的文官使眼色。

夏之令兀自不觉,继续滔滔不绝说完弘光皇帝给李献忠开出来的价码,最后对李献忠洋洋得意道:

“不知闯王意下如何?吾皇听闻闯王骁勇无双,早有招纳之心……”

“甚?三十万两?打发叫花子哩?!他是皇帝,咱老子也是皇帝,老子不要他册封!咱老子想拿银子自己拿!”

马金星见夏之令等人兀自站着不跪,跟着大怒道:

“大胆!见了贞宝皇帝,还不跪下!跪!”

夏之令带着两位使者极不情愿的跪下,向贞宝皇帝行了三叩九拜大礼。

李献忠上前一脚踹翻夏之令,指着几位南明使者骂道:

“金银珠宝都留下,三千士兵也留下,明天跟刘宗敏去永定门攻城,你们几个,给老子滚回去,让那个什么光皇帝洗净脖子等着,等咱老子灭了刘招孙,便去砍你们狗头!”

注:

1、孔尚任:《桃花扇》,第13页

2、谈迁:《国榷》,第6118页,又见顾诚:《论清初社会矛盾》,第141页。

https://www.xddxs.co/read/42502/2913052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