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张亮(1 / 1)
此事如果是先起朝堂,想要查出消息来自然不难,但关于李恪和东宫的传闻都是闻起于民间,想要查出端倪甚至是摸出背后之人就很是不易了。
不过李恪对于常涂能否查出背后之人是谁本就不甚在意,因为李恪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
有了此事,李世民和李恪都没了再登朱雀门的兴致,李世民着众人散去,便各自回府了。
“阿兄,阿兄。”李恪出了甘露殿,才到朱明门,正走在回东宫的路上,李愔一路小跑赶了上来。
李恪听到背后李愔的声音,停下了脚步,等着李愔赶来。
“阿兄走的好快,我险些就错过了。”李愔走到李恪的身边,扶着李恪的手臂,喘着气对李恪道。
李恪是大唐太子,大唐储君,哪怕同为皇子,旁人也是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扶着李恪的手臂的,这样子多少显得有些冒犯,不过唯独李愔不同。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李愔是李恪的嫡亲阿弟,自小就是李恪看着长大的,甚至是和李恪睡一张床长大的,一向和李恪最是亲近,他这样李恪不会觉着丝毫的不适,反倒显得亲昵。
李恪扶着李愔,拍了拍李愔的后背,笑道:“愔弟,你正是盛年,怎的才走这些路便喘不匀气了。难不成是为兄不在身边,你便缀了武艺不成,看来北地无战事,你这夏州都督歌舞升平,是当得太安逸了。”
李愔因为李恪从武的缘故,所以他少年时也同样习武,虽不比李恪,但也算是精于弓马,体力理当还是不错的,故而李恪有此一言。
李愔喘匀气,对李恪道:“阿兄说的轻巧,自甘露殿到此也有两里地了,我一路小跑着追来,我又不比阿兄行伍出身,哪里容易。”
李恪问道:“你急慌慌地寻我何事?”
李愔道:“方才我在殿中看阿兄似有所思,我担心阿兄,故来看看。”
李恪看着李愔一脸郑重的模样,拍了拍李愔的肩膀,感慨道:“去了夏州几载,当初那个只会跟在为兄身后玩闹的少年竟也会为兄分忧了。”
方才在甘露殿中李愔所言极是,李恪嫡子的谣传和李恪武顺私通之事根本就是前后布下的圈套,这也让李恪对此事的背后之人有了猜测。
李愔道:“阿兄玩笑了,我不过担心阿兄,故而来多问一句,我看阿兄方才的模样有异,可是想到了幕后之人。”
李恪并未急着回他,而是带着些考较的意思,反问道:“你可能猜到是谁?”
李愔想了想,回道:“若是旁事,我会以为四兄的嫌疑最大,但阿兄嫡长之事颇为敏感,而且对阿兄储位也并无实质性的威胁,我以为四兄不会如此蠢笨,拿此事来做文章。”
拿李恪嫡子之事做文章,确实对李恪本身甚至是整个东宫都是一种威胁,但本质上却不会动摇李恪的储位,而李泰中意的就是李恪的储位,至于谁是李恪的嫡长,和李泰没有半分的关系,他更是毫不关心。
李恪点了点头道:“不错,四弟是聪明人,他不会做这等事情。”
李愔见李恪赞同自己的话,于是又接着道:“此事的背后会不会是关陇门阀,阿兄经略西北,又首开武举,对关陇门阀打击极大,而这些门阀子弟又最重嫡庶之说,自然也喜欢拿这些事情做文章。”
李愔所言有些道理,李恪动了关陇门阀中人的利益,他们自然对李恪也极为不满,嫡庶之争本就是他们族中相斗惯用的伎俩,这一次拿出来对付李恪也并非全无可能。
李恪道:“关陇门阀一向与为兄不和,他们和为兄作对,给为兄添乱倒也并非没有可能,这也是我的猜想之一,但我的心里却还有另外一个可能更大的猜测。”
“不知是谁?”李愔问道。
李恪道:“父皇服丹于身子不利,前些日子,我因为父皇服丹之事曾经和人起过争执。”
李恪之言一出,李愔立刻便猜到了李恪所指何人,李愔道:“是程公颖?”
李恪点了点头道:“不错,我和程公颖曾起过争执,我当着父皇的面给他下过绊子,兴许他就是因此事而记恨我。”
李愔一拍腿,道:“阿兄乃是储君,若是对程公颖所为不满,大可遣人弹劾,实在不行由我代劳也可,阿兄何必与这等小人为难,免得伤了自身。”
李恪听着李愔的话,好奇地问道:“你这番话倒是稳重地很,只是你也知道程公颖?”
李愔道:“他是父皇延请的道士,弄地整个长安乌烟瘴气,我又怎会不知?我在夏州时便曾和刘傅论及此事,刘傅对此事也颇为愤懑。”
李愔口中的刘傅便是李恪专程给他选的梁王傅刘洎,刘洎有宰辅之能,以他的本事又怎会看不透此事。
李恪问道:“刘洎怎么说?”
李愔看着身边并无旁人,他又是绝对信得过李恪的,于是小声道:“刘傅的性子直了些,说父皇所为非圣君之象,有失以往英明。”
刘洎是外臣,他的话也是很多外臣的想法,李世民以往所为堪为千古圣君,但此次善信术士,服食丹药一事实在是辜负了往昔的圣明。
李恪叹了口气道:“刘洎所言虽直白了些,但也是实情,只是为兄身为储君,有些事情却实在不便开口,只能旁敲侧击而已,但纵是如此还是被小人给盯上了。”
李愔道:“那阿兄准备如何处置此事,未免阿兄和父皇失和,此事不宜阿兄亲自出面,可要我具表上奏,请父皇诛杀奸邪。”
李恪道:“我刚赞过你稳重,怎的又如此莽撞起来了,父皇患病,求长寿之道,眼下程公颖又得父皇信重,我尚且退避三舍,你就算上本奏他又有何用,只怕最后会伤及自身。”
李愔道:“那该如何,难不成他如此诋毁阿兄,此事就此作罢不成。”
李恪道:“自然不会,他眼下得父皇信重,轻易动不得他,要动他,先要使他失了父皇的宠信才行。”
李愔看着李恪成竹在胸的模样,知道李恪已经有了算计,于是问道:“阿兄可是有了法子。”
李恪并未直接回李愔的话,而是先问道:“你几时回夏州?”
李愔不知李恪何意,但还是如实回道:“后日便回。”
李恪道:“你回夏州后帮我做件事情。”
李愔一口应道:“阿兄只管吩咐,小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恪笑道:“若当真是赴汤蹈火,为兄怎会让你去,为兄是让你在夏州查一个人。”
“谁?”李愔不解地问道。
李恪道:“刑部尚书,前夏州都督张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