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石门隐蔽,帛书墨经(2 / 2)

加入书签

或许是一直被灵气屏障保护的原因,这个青铜转盘看起来很“新”,如同刚刚铸造出来一般,还有着崭新的铜色、干净的表面。

青铜转盘的外圈上,阴刻有半圈细线,细线一头带有“卷勾”,另一头则是正常的“线头”。

看起来,这应该是提示转动方向的。

“爷爷,直接按照阴刻线的提示转动?”吴夺伸手轻轻扶住一个“把手”。

“这好像是铰链一般,应该转动之后就能放下青铜悬棺。”吴大志回身看了看青铜悬棺,“行,也别浪费时间了。”

吴夺就此把住青铜转盘的其中两个“把手”,向带有卷勾的方向转了起来。

一开始不敢用太大力,没有转得动,缓缓加力到一定程度之后,转盘动了。

最初转动之时,还有比较钝的摩擦声,但是转了几圈之后,就变得顺畅多了。

而随着青铜转盘的转动,青铜悬棺顶部的粗大青铜链也发出了哗啦啦的声响,开始缓缓下落。

当吴夺转动青铜转盘出现“咔嚓”一声,转不下去的时候,青铜悬棺也落到了地面。

吴夺松手,转盘也未再发出什么动静,本身一动不动。

吴夺和吴大志就此来到了青铜棺边上。

这口青铜棺并不大,长不过一米半,宽度七八十厘米,厚度只有半米;不太可能是存放尸身的棺材;之前化肥也“表达”过这一点。

但是这口青铜棺异常精美,五面都有纹饰,除了底部平素无纹只阴刻了墨子之言“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原先悬停半空之时,他们只能看到底部刻字和四面纹饰,看不到青铜棺顶部的纹饰;现在看到了,是夔龙纹和凤鸟纹相互交缠的纹饰。

棺盖四条边棱凸起,仿佛用手把住就能打开的样子。

吴大志确实用手“把”了,不过不是直接打开,而是在凸起的边棱底部摸索了一周。

果然有暗扣。

一共四个,一一按下之后,才能抬起棺盖。

这个设置倒是很简单,也没有什么附带暗箭之类的。就如同吴大志之前所说,高手过招,到了这一步,就不会再玩这样的小把戏了。

虽然棺盖不大,也不算厚,但毕竟是青铜质地,吴夺和吴大志两人共同抬起,依然感觉很有些吃力。特别是四角还有青铜链条“羁绊”,所以将棺盖抬起又移到一边地上放下,还真费了点儿工夫。

青铜棺中,只有一个青铜圆柱。

在青铜棺下落之时,这个青铜圆柱之所以没有滚动发出声响,是因为棺底还有个简易“支架”,就是为了放它的。

青铜圆柱长约两尺,直径大概十厘米。一头就是圆形的底,另一头却带着一个八棱形“帽子”。

由此可见,这其实不是个青铜圆柱,而是个青铜圆筒,里面是空心的,“帽子”就是盖儿。

吴夺用手试了试,果然不算沉重,确实是空心的。

“拿出来吧。”吴大志随即说道。

吴夺双手将青铜圆筒抱出,先转了一圈,结果发现,青铜圆筒上的某一处,还竖着刻了四个小字。

吴夺不识,顺势交予吴大志,“爷爷,又该认字了!”

“臭小子!”吴大志接过之后,对着这四个字谛视片刻:

“择里复表。”

吴夺略略沉吟,“这意思是取了里头的东西之后,再把青铜圆筒放回原处?”

“我看是这个意思。”吴大志点头。

“爷爷,由此看来,这东西就得在这里开啊!我本来还想着,这里头的东西是密封的,不能乱开,以免发生损坏呢。”

吴大志想了想,“他们设计得如此精妙,就连青铜转盘都用灵气屏障封闭,以保证能正常使用;那么这青铜圆筒,料想开了也应该是没问题的。”

“得,那就开吧,最后一举了。”

吴大志调整了一下,又看了看八棱形的筒盖。

就在筒盖的顶部平面,依然带有阴刻线条,就和青铜转盘上的一样。

吴夺笑道,“要水平有水平,要格局有格局,要细节有细节!这帮人要是活在当下,一样了不得!”

吴大志拧动筒盖,同时点头应道,“而且,他们还能把集体的智慧发挥到最大。”

筒盖拧开之后,吴夺便用手电筒照向里面,发现里面塞了一卷白色的“布”。

吴大志侧头一看,“帛书?”

“爷爷,您还是带上手套取出来吧!”

吴大志点点头,吴夺顺势接过了青铜圆筒。

吴大志取出一幅崭新的手套戴上,小心翼翼江里面的帛书取了出来。

出乎吴大志的意料,这一卷帛书坚韧得很,就如同新作之帛,压根就不像历经两千余年的帛书、早应该酥脆易损。

仔细看去,这似乎不是普通的帛,上面微微泛着一层蜡状光泽,很可能经过了什么药水浸泡或者特殊处理。

这帛书是卷成卷儿的,宽度将近两尺。

吴大志没法彻底拉伸开来,也不知道总长会有多长,但是从这个卷儿的一端来看,估计展开后怕是能有三米。

帛书一面有字,一面无字,吴大志轻轻打开一端,墨色如新,墨迹之上,同样泛着蜡状光泽。

起首两个大字:

墨经。

“爷爷,这是不是墨子全篇?”

“没看完不好说。根据现在的说法,《墨子》全篇原有七十余篇,现存不全。而且《墨子》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另一部分则被称为‘墨经’,着重阐述墨子在认识论方面的内容。”

吴夺想了想,“也就是说,这一件帛书,可能只是现在所谓的‘墨经’部分?但也可能就是《墨子》全篇,但是当时就叫墨经?”

“对!”吴大志应道,“不过,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会裨补缺漏!因为即便是现在所谓的‘墨经’,它也不全!如果是《墨子》全篇,那就更不用说了。”

吴夺听了,干脆放下了青铜圆筒,也掏出了一副崭新的手套戴上了,“爷爷,反正是最后一步了,干脆看个明白!”

“也好!”吴大志点头。

随后,两人相互配合,小心地缓缓地将这一卷帛书给彻底展开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