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天网恢恢疏而不漏(1 / 2)

加入书签

选择张昭前去梧县说媒,看似随口一提,其实王政亦是有考量过的。

大汉以儒治国,儒家又最重仪制,因为这对于巩固尊尊卑卑的等级制度,维护阶级对立的社会秩序,都有很大的作用。

故此,在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方面都有成型的制度章程,而《士昏礼》便记载了一套完整的婚姻礼节,分别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和亲迎等六个步骤,即后世所称的“六礼”。

当然,这一套流程若要完整具体的走上一遍,莫说平民百姓,便是对于士族大户,亦显得有些累赘冗余,即便有大儒郑玄做出了更符合时代的相应注解,大多数人更多是按照实际情况,实行不同的风俗习惯。

但不管怎么变化,说媒、下聘、媳妇过门这等主干礼节却是基本不会少的。

说媒更是古时婚礼的重中之重。

所谓明媒正娶,这里面是存在因果关系的。

只有明媒,才算正娶,入门的媳妇便是堂堂正正的大妇,正妻。

那么既然这个环节如此重要,媒人是谁便很关键了。

而以王政和吕布的身份地位,一个是州牧,一个是县侯,这个中间人身份自然不能太低,更是越高越好。

若纯以媒人的身份来讲,其实另外两個人更为合适,一个是下邳陈氏的家主陈瑀,一个是琅琊王氏的家族王融。

一则,两人的年纪更大,不仅算是王政的长辈,吕布见了也要客客气气地喊声长者,这点其实很重要。

二则,虽同为世家,可此二人无论家世之显赫,乃至个人的资历,都在如今的张昭之上。

但王政考虑的更深远些,首先便把陈瑀排除在外!

这门亲事一旦谈成,吕布固然和自己成了一家人,可那位还未谋面的妻子以及她的亲族,也同样和这位媒人成了天然的同盟,短时间内下邳注定是要成为自家境内的政治中心,怎能还继续加强陈氏家族的影响力?

若说否决陈瑀是因为怕事成后的影响,那排除王融则因为考虑到事前的因素了。

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自琅琊王氏加入自家集团以来,民间早有一些谣言传出,无非是说王政本就是出身琅琊王氏,能崛起如此之速也是靠了王家的大力支援。

若是这次说媒再让王融去谈,日后和琅琊王氏的瓜葛便愈发深了,这并非王政想看到的。

当然,除此二人外,身份上高过张昭的名宿大儒之流也还是有的,可关键是这次说媒本身只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先通过这件事安抚吕布,消除隔阂,双方达成同盟,才是真正的关键目的。

而能同时做好媒人和使者这双重身份的,又不会留下太多隐患的者,思忖再三之后。王政方才敲定了张昭。

当晚定下计议,次日选好礼物之后,才到下邳的张昭又在徐方安排的一百骑士的护送下,悄然出城,一路南下。

而这时的王政,依旧故作不知地亲自接待着董昭这位天使演戏。

接连几天,他先以汉帝的名义让王政给他做一份简要的报告,无非是目前徐州境内郡县的人口,土地,粮储、军队等各项数目,以及目前的文武官员明细等等。

王政这个州牧自然不能不给,可已清楚了这胖子的底细之后,他哪里还敢有半点大意,自然不可能告诉其真实情况,要么偷工减料,要么夸大其词。

其后董昭又巡视了一番军营,看似漫不经心的来回兜转,可不知不觉间,却把下邳城内四处军营乃至附近的几座城池都走了一圈。

冷眼旁观的王政此时已可以肯定,董昭是属于曹操的派系,而非忠于献帝的汉臣。

因为目前为止,对自家军队势力最为了解,同时也最为好奇的,恐怕正是前后交锋过两次的曹操了吧。

如今下来,又过了十来天后,临出发前,董昭重提旧事,问王政此时计议如何。

王政故作为难,只是招了招手,便有一行几辆马车涌出,半数金银珠宝,半数阴平美女。

“董兄,陛下有命,吾为臣子自当遵命。”王政一脸苦笑道:“只是这段时间你也看到了,我徐州连连战乱,已是民生凋敝,将士疲惫,短期内...哎,实在是难以用兵了啊。”

“还望你回许都后,在天子面前为政美言几句,解释一番。”

说着,亲手递上了一份文书,正是一份为董昭表功的奏折。

“嘿。”

董昭先是瞥了眼王政,一边接过文书,一边又盯着旁边的马车看了几眼,眼神有些火热,沉吟了良久,方才露出一副收了好处勉为其难的样子:“御寇,你的难处吾自然知道,也会转呈天子,只是天子会否因怒降罪,却是不敢保证了。”

“董兄若能出言,政便感激涕零。”王政连忙道:“其他但凭天意了。”

“哈哈,也不必过于担心,天子圣明,若是忠臣良将,自不苛待。”说到这里,董昭看着那份表功的文书若有所思,喃喃自语道:“泰山群盗...泰山群盗....”

“御寇。”董昭似是想到什么,突然望向王政,正色道:“说起泰山,吾亦有一事想要劳你相助。”

“哦?”王政闻言一怔:“董兄请说。”

“几月之前,吾有一友欲往兖州寻亲,途经费城时,却是不巧,恰逢当时泰山大盗昌豨率领人马攻城...”

董昭叹了口气:“也不知是否落入了贼人手里,还是如何,至今音讯全无,生死不知啊。”

听到这里,王政已猜到董昭说的友人是谁了。

应该就是那个士懿了吧?

只是...

他不动声色地看了眼董昭,攻费城的明明是自家的部曲,为何董昭要说是昌豨带领着泰山盗所为呢?

何况昌豨入自己麾下还没过多久,曹操是如何得知的?

心里这般想着,表面上王政却是立刻大拍胸脯:“董兄放心,我今日便立刻悉起人力,前去寻找,只要你这位朋友还在泰山,活必见人,死必...”

似是意识道自己说错话了,迎着董昭带着不满的眼神,王政干笑了声,直接打住,又问道:“可有画像?”

“这样才好按图索骥啊。”

“有的。”董昭似是早有准备,径自从怀中掏出一副绢纸递给王政,更立刻暗自留心起王政的反应。

“好个俊俏的公子!”

才入眼画上丹青,王政便一脸初次见道的模样感慨倒,更是欣赏了好一阵子,直让在旁的董昭看的眼神古怪,险些以为他有龙阳之好时,才抬头问道:“有此风仪者必名士也!”

“董兄,不知贵友上名下讳?”

莫非奉孝当真不在这竖子的手里?

从头看到尾的董昭心里暗自嘀咕,之前出发前,曹操曾特地将事情的始末告诉了他,郭嘉典满在费城失去了下落,返回的其他亲卫说是遇见了大盗昌豨的先锋,故才失陷。

若按常理而论,此时的郭嘉和典满既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声名也还未显,不太可能是被人强行扣押,这么长时间没有消息,大概率是凶多吉少。

甚至曹操本身,此时更在乎的,反倒是典韦的儿子典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