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迎亲队伍(2 / 2)

加入书签

这事儿,已经从秦家大奶奶处得到肯定。

她现在考虑的,是她家小姑子的亲事。

之前,她从康豪离家时抱走女儿,就基本能确定,康豪的人性不错。能在激愤出走的情况下带着女儿,对待家里其他人应该差不了。

然后再真切看到秦家大奶奶对康豪女儿的喜爱,更是从康秀儿面色变化中有了些猜测。

当人们问起康豪妻子时,康秀儿没有尴尬和不自在,流露出的却是伤感和气愤等情绪。

在宋氏眼里,康秀儿是在替她兄长伤感,那种气愤,大概源于连氏跋扈对她兄长造成的伤害,却没觉得和离这事情丢人没面子。

宋氏认为,连氏开了那么赚钱的点心铺子,康豪却选择带着女儿离家出走。原因只能是连氏太过跋扈,说不定连氏都不怎么管女儿的。

有个及其能干、但性格跋扈的妻子,作为丈夫的选择很有限。

一个是和离,摆脱这种环境。要不然,就收敛自己的所有心气,一辈子在妻子面前唯唯诺诺。

当然还有另一条路,那就是夫妻二人互不相让,三日一小吵,五日一大吵,就这样过一辈子。

或者作为男人,康豪可以凭借自己的身体优势,对妻子拳脚相加。

很显然,康豪不是个窝里横的男人,这一点宋氏尤其满意。他选择了和离,没把自己的一生和他的儿孙陷进去。

加上康豪女儿和秦家大奶奶如此好的关系,康豪的将来一定错不了。

宋氏打定主意,回去就和婆母商量,找人详细打听康豪和康家的为人处世。

若真如她所想,康豪是个能做事的,康家人也不贪财刻薄,那就想办法找人说和亲事。

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内院、外院一声又一声的通传,客人渐渐都到了,待客之所也坐满了宾客。

卓府门外,鞭炮唢呐齐齐轰鸣……

迎亲队伍到了。

卓静兰的闺房中,周彩兰因抱着小孩子,进去看过新娘,又以过来人的身份,着实说了些体己话,让心情紧张的卓静兰舒缓了一些,便退了出去。

她对于卓静兰要嫁去庆州也挺惆怅,她们以后再想见面,还得专门去庆州吗?

因为这种惆怅,她都没心情看卓静兰闺房的布置。

周彩兰是没看,但康秀儿却是眼睛都不够使了。无论新娘的凤冠霞帔,还是房间中各种摆设和幔帐,都是璀璨的让她眼花。

尤其闺房中一簇簇的各色花朵,不知是什么花,怎地能那么好看?比她在街市上看见的牡丹芍药都好看。

这些花簇,好像会闪光一样。

幸而周彩兰一直关照着她,还有陈婆婆也紧跟在她身边,不时提醒,她才没太失态。

袁冬初和通州的几个闺秀,则是一直陪在卓静兰身边,一边细细的低声说话,一边等着走接下来的程序。

差不多就是迎亲队伍来到卓府门外的时候,闺房里,卓静兰也带上了盖头。

卓家大门处没为难新郎,热情的把新郎和迎亲队伍迎了进来。

原本迎亲前一天就该送去婆家的陪嫁,因为婆家在庆州,前一天只是吴家管事和嬷嬷带人按照清单过了一遍,今日才准备正式抬上迎亲船只。

这时进门的迎亲队伍分做两拨,一拨随着新郎过一道道关卡,去接新娘。另一拨则是准备引领娘家人,把陪嫁送往船上。

新郎那边自然热闹非凡,进府之后,每过一道门,便是一个难题,出题目作诗的,出上联对对子的,问刁钻问题要答案的……等等。

观看的宾客也是乐呵的很。

另一拨引领嫁妆队伍那边,更是引起一阵阵轰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