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金熊奖(2 / 2)

加入书签

柏林国际电影节,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创立于1951年,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之一,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

与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就叫“金熊奖”。

如果《一个都不能少》电影,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那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华夏电影人,之前从未有人获得过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重要奖项。

无论是最佳男主,最佳女主,最佳导演,最佳影片等,都没有人获得过。

在国际三大电影节,最多也就获得过一些小奖项。

要不然,李嵩阳获得过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就拽的跟二五八万一样呢。

尽管他获奖的电影节,只是国际a类电影节中,排名靠后的电影节,李嵩阳依然靠着这个奖项,跻身影坛顶峰。

细说起来,柏林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和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也不过是国际a类电影节而已。

所谓的世界三大电影节,不过是因为这三个电影节历史悠久,影响力更大,所以才被业内推崇为三大电影节。

其实,任何行业,任何领域都是如此。

大家一般也就重视排名前三的存在,靠后的哪怕水平很接近,影响力也差了许多。

就像奥运比赛,也只有金银铜奖获得者,会被世人尊敬,其它人,成绩虽然很接近,大家都不会去关注。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华夏电影人,却一直无人在三大电影节上取得过很好的成绩。

所以,李嵩阳获得排名靠后的a类电影节的最佳导演,才显得很牛似的。

如果这次,秦川拍的《一个都不能少》真的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金熊奖,那李嵩阳的那个最佳导演,就成了个笑话。

于是,媒体们行动了起来,纷纷开始联系打听起来。

仅仅半天,各大就从柏林电影节组委会确认了消息。

《一个都不能少》,通过专家评审组一致认定,成为了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影片,获得金熊奖。

这个消息,被各大媒体第一时间发布了出来,消息确认无疑。

这下全网炸锅了,这是华夏电影史上,第一部获得世界三大电影节最高奖项的作品。

而获奖的,居然是新晋导演秦川,还是他的第一部电影作品。

这叫啥,这就是实力,不接受置疑。

谁有资格置疑?要置疑,你先去三大电影节获个奖再说。

华夏电影业内,更是震惊不已。

虽然秦川在音乐上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在电影领域还是个新人。

业内人士都以为,秦川是玩票而已。

毕竟人家是大老板,拍部电影玩,过把瘾,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谁成想,人家的电影,不是随随便便拍的。

他是真的带着人文情怀,去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的。

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教育问题不容忽视。

所以,电影才被大众推崇,票房迅速破十亿。

但也就这样了,谁都没真正以为,秦川这位新人导演,会在电影领域,做出什么大事情。

毕竟,这种公益电影,他也不能一直拍。

以后,还是要一步一步通过作品说话。

电影可不像音乐,那么容易一步登天。

可金熊奖这个消息一出,瞬间就不一样了。

秦川他真就一部登天了,他的电影在国际上获大奖了。

以后,任谁都得称呼秦川为国际大导演了。

以前大家喊李嵩阳为国际大导演,多少都有些商业吹捧的意味。

可秦川这次,确实实打实的成绩,丝毫没有水分。

他的作品,得到了国际最顶级的那群电影人的认可。

秦川,已经跻身为国际电影领域,最顶峰的那一群人。

虽然,秦川没有获得最佳导演奖,可最佳影片奖更难获得。

要知道,金熊奖只有一个,银熊奖却有很多。

以后称秦川为国际大导演,实至名归。

这一下,网友们又有的乐了。

又纷纷跑去李嵩阳微博底下嘲讽,晒秦川电影获得金熊奖的消息。

“李大导演,柏林电影节知道么?金熊奖听说过没?”

“一部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电影,李大导演都瞧不上眼,果然是国际大导演啊。”

“《一个都不能少》电影,不过是蹭了公益的热度,电影质量一般。

柏林电影节的评审们,懂什么电影?

专业这块,还得看我们李嵩阳国际大导演的。”

“没有人比我李嵩阳更懂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不行,我说的。”

网友们极尽嘲讽,宣泄着对李大导演的不满。

毕竟,谁让他一直瞧不上《一个都不能少》这部电影呢?

---------

ps:推荐一下同组新人作者好友的新书,一本年代发展文,《未来黑科技:从1993开始崛起》,喜欢的可以去看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