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2章 环环相扣(2 / 2)

加入书签

当时双方距离绝不会超过150米,开始时日军还没看清这个一路像只猴子一样翻腾跳跃接近的中国人腰间挂的是什么,还以为是个大号手雷。

等到双方距离拉近至80米,几名眼尖的日军这才发现这货腰间挂着什么,那竟然是一颗人头,被利器砍断的脖颈还在滴答流着血,再仔细一看,那张瞪着灰扑扑大眼珠子的焦黄色面孔不是佐野少佐还能是那个。

中国野蛮人......

窥见这一切的日军心态当场就炸了。

先不提阿东这一行为究竟有多凶残,关键是日本人在中国战场上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被砍头,那在岛国人的习俗里是灵魂无法回归家乡的意思。

当然了,更关键的是,他们是来救佐野少佐阁下的,现如今佐野少佐阁下的脑袋都成了中国人的战利品,他们再和如此凶残的野蛮人对阵,值得吗?

这念头一起,战意自然大降!

而这边阿东却是杀红了眼,眼见数次无法击杀躲在石头后面的日军,阿东干脆拿着步话机呼叫自家副排长,报告坐标后请求迫击炮支援。

这时曹老板请求的覆盖阵地前沿炮火也早已停歇,听到阿东的请求,立即命令13号高地上的3门迫击炮按照阿东报告的坐标进行炮击。

这可能是四行团在野战中第一次由单兵通过步话机呼叫班排级炮火支援,但异常成功。

躲在山林里和9名中方士兵对射的20几名日军做梦也没想到中国人会这么吊,几个小渣渣竟然都能获得炮火支援,且无比迅速。

唯一欠缺的或许就是精准。

虽然在平时训练时,四行团就强调过班排级军官都必须会炮兵定位坐标那一套,那是为了能更快速且准确的向炮兵寻求火力支援,但像一些普通士兵,并没有实行严格要求。

唐刀也知道欲速而不达,就这帮刚放下锄头没几年的家伙们,给家里写封信都费劲,辛苦训练之余还让他们学怎么测量炮距方位,的确太过困难。

这些事儿只能是慢慢来,在保命和学习进步之间,但凡有点头脑的,都知道会怎么选择。

比如阿东,眼睁睁看着一连串3发炮弹就这样砸在距离自己不到20米的区域,稍微再偏一下就把自己给送走,连骂都顾不得骂,直接在步话机里喊:“偏了,偏了,弹着点再向西偏离70米!”

喊完话的阿东和步话机那头的一名上士炮手不约而同的抹了把冷汗。

炮手是因为步话机那边狂喊的混球蠢到爆炸,连个坐标都报不准就敢要迫击炮支援,差点儿他们几位就亲手把自己战友给送上天。

而阿东则自然是一阵后怕外加后悔,如果他能听曹副排长的话,平时多练习一下迫击炮操作手说的一些定位坐标技术,就不会出现这样差点儿自己把自己干掉的蠢事儿了。

心下打定主意,这一仗打完,咋说都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你看,这就是聪明人的选择,学习再难,难不成还有小命重要?也怪不得传说唐团座为了活命,连粪坑都照跳不误。

当然了,在战后的总结会上,已经荣获二等战功的阿东因为这次单兵呼叫炮火支援的战例被唐团座拿出来当典型,不过是反面典型。

要不是胸前挂上了个金灿灿的二等战功勋章,阿东那几天都不好意思见熟人。

幸好有步话机这个即时通讯工具,经过连续3轮试射后,炮弹终于落在该落的地方。

连续几轮炮火过后,残存的日军更是战意全无,人家还有炮兵罩着,他们凭啥在这里和人家对阵?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39师团首次落荒而逃并没有出现在战斗最激烈的13号高地上,反倒是出现在双方投入兵力最少的山林里。

但这十几名日军也是13号高地前近500日军中的幸运儿,正是因为他们的懦弱,至少在这里,他们没死。

而那些勇敢者,尤其是在十几分钟前冲入一线战壕的勇敢者们,在他们的少佐大队长嘎了之后,也迎来了他们的末日。

“手榴弹!3轮,投!”在曹老板的命令声中,还在2线战壕的15名士兵站在战壕里,向斜下方的一线战壕里投出手榴弹。

两道战壕间相差40米的距离,在战前都是经过实地测量的,那可不是随意设置的距离,而是正好从下往上投手榴弹很难,但从上往下很轻松的距离。

而且在战前,在曹老板的率领下,所有人都拿着相同重量的训练弹实际演练过,百分之七八十的准度还是有的。

3轮,那可是45枚手榴弹投出去,至少有30多枚落入战壕里,一线战壕里顿时硝烟滚滚。

日军的惨嚎声一片!

当然了,一线战壕里也有小半米深的防弹沟,那是有手雷丢过来,士兵可以扑进防弹沟保命,如果身手够敏捷,在这种密度手榴弹的攻击下,多半是还能活下来的。

但曹老板既然敢把这条战壕让给日本人,怎么可能没有对付他们的手段?

“燃烧弹!3轮!投!”伴随着曹老板的命令,士兵们点燃了手里玻璃瓶的捻子。

站直了身体,狠狠地向下方的一线战壕砸去。

手榴弹不仅是给日本人的开胃菜,也是压制他们躲起来没法向二线战壕射击,这样才能让二线战壕里的中国官兵们放心大胆的将恐怖的燃烧瓶投进战壕。

之所以连曹老板这种猛人都觉得恐怖,那是他们都亲眼见过这种装着黄褐色浑浊液体玻璃瓶爆开后的威力。

一块一人高的大石头被砸上这样一家伙,,无论用水浇还是用树枝扑打,火势都不减,大家伙儿忙活了3分钟,整个石头也燃烧了足足3分钟,直到燃料彻底耗尽才熄灭,再一看,连子弹都没留下多少痕迹的花岗岩竟然被生生给烧裂开了。

你说这要是溅到人身上,不得把骨头都烧化啊!

所以四行团步兵们宁愿和炸药炸弹打交道,也不轻易去碰这种据说是团座长官亲自研发的燃烧瓶。

不过日本人都龟缩在这种战壕里,几十个燃烧瓶这样砸过去,却是最好的选择,纵算烧不死也得呛死,那里面不知道添加了什么玩意儿,会发出刺鼻令人无法呼吸的臭气,那衣物往鼻子上一捂可更不得了,连呼吸都感觉困难了。

那是唐刀引用未来温压弹的理念,利用剧烈燃烧消耗大量氧气,发出的刺鼻气味儿则是属于少量的氨水,既可以助燃还能灼伤皮肤、眼睛、呼吸器官的粘膜,人吸入过多,能引起肺肿胀,以至死亡。

当然了,如果想获得这个待遇,首先得躲过四处飞溅的死亡火花。

显然,在战壕这种半封闭空间内,能获得这个待遇的日军步兵并不多。

等到五分钟后,曹老板带人进入战壕时,一阵熟悉的肉香味儿扑鼻,差点儿没把曹老板熏个跟头。

那感觉,就像闯入了一家熟肉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