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0章 战争版的野生动物园(1 / 2)

加入书签

谁也没想到北斗山这一困,就持续了近两个半月!

而从41年中国农历新年前两日开始一直持续到4月初的包围战,不仅成为中国整个卫国战争史上时间跨度最大的包围战,更是成为日本帝国自从数百年前开启对华夏这片沃土不断袭扰以来最耻辱之战。

包围圈中的231步兵联队其实到了2月底,就已经彻底失去了战斗力,不是没有枪支和弹药,根据战后进入日军高地的中方统计,231步兵联队到最后依旧拥有超过20万发各种机步枪子弹,甚至还有150发山炮炮弹以及300余发70毫米步兵炮炮弹,另有1300枝完好无损的三八式步枪和35挺96式轻机枪及17挺92式重机枪等制式武器。

光是看着这些武器装备和弹药存量,就是傻子也知道,这至少也能带走上千中方官兵的生命。

但这些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研发出的精妙火器,直至231步兵联队官兵大部都成为这片山区的孤魂野鬼,也未能射出一丝一毫。

一来是因为中方根本没有攻击的意图,他们只是不断的加固防线,只要日军没有攻击突围的意图,他们甚至不愿意在日本人身上浪费一枪一弹。

而日军到2月中下旬之后,早已放弃了突围的意图,尤其是当中方防线之前出现了一道深达4米宽4米的壕沟了之后。

是的,由唐刀亲自下令,各部从2月初就利用晚间在各自防线前挖掘这种野猪掉下去都能活活摔死的壕沟,直到2月20号左右彻底将其连成一体,周长足足超过13公里的深壕将231步兵联队的残兵包围在已经与外界彻底隔离的那些小山头上。

如果非要形容的更贴切一点,更远处的战壕和全副武装的士兵就像是高高竖起的电网,谁沾谁死,深壕就是动物园中将动物和电网隔开的壕沟,避免不识时务的野兽贸然寻死。

而被壕沟包围着的山头,不过就是猴山!

铁丝网外间的人们可以看见‘猴山’上猴子们的情况,猴子也同样可以看到那些正在默然关注着他们的中国人。

只是和未来动物园内动物与游客稍微有些不同的是,这些观察都得在悄然无息以及足够安全的区域完成,任何敢明目张胆的对望,很有可能就是人和猴最后一次在这个世界上的凝视了。

当然,这或许应该算是个‘野生动物园’,因为里面的‘猴儿’,不会获得观赏者任何的食物投喂,他们想生存下去,一切都得靠自己。

幸好,‘猴儿’属于杂食性动物,原始的基因烙印中,镌刻着万物皆可食的理念。

位于中国腹地的大山在出了正月之后,就迎来了久违的春风,树叶绿了,花儿开了,虫儿也钻出了泥土.....

至于说冬眠的各种小动物,在那之前都已经被刺刀从地洞里刨出来成了不错的蛋白质。

这一幕,都出现在中国和米国几个大型报刊的头版上。

这世上总有些人愿意为自己的信仰而选择在刀尖上舞蹈,比如战地记者。

中国有,日本有,西方人同样有。

战士用枪扞卫自己的理想和生命,而记者,用的是镜头记录战争中的残酷和悲伤。

“包围圈犹如牢不可破的囚笼,日方已如被赶入羊圈的羊群,我方已经完全获取胜利,并站在人道主义的角度,敦促日方集体投降,他们已经没有任何逆转战局的可能性。”

配发‘猴山’图片并写下如此评语的中方战地记者沈冰云是中国继澹台明月之后又一个声名鹊起的女记者。

做为亲身经历过江夏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并亲自记录下士兵提着步枪跃出战壕冲锋的战地记者,这名以澹台明月为偶像的江夏大学中文系三年级学生,见识过太多的惨烈。

她见过士兵被山炮轰中四分五裂躯体的血腥,她也见过为了炸日军的坦克身背着炸药包将自己投入到坦克车下最终只找到几根指骨的勇敢,她还见过日军突破阵地后,将全部来不及撤离的伤员放在坦克车履带下来回碾压的残酷。

她的身上随时都有一枚手榴弹和一小瓶从化学系老师那里获得的毒剂,那都是防止那天落入日军手中,她可以将自己的身躯和灵魂一起毁灭。

见多了死亡,就不再恐惧死亡,这是战争带给这名不过21岁的中国女子的最切身体会。

但在北斗山一个半月,当这名勇敢的女中国战地记者用自己的镜头在了望孔中清晰的记录下‘猴山’上所发生的一切后,最渴望观摩日军死亡的女记者竟然请他们投降。

因为那种残酷,远超血肉模糊的战场!已经超越了一个神经坚韧的人对残酷这个词所定义的极限。

自从进入2月底,日军就已经不再掩埋尸体,甚至每当有人死去的时候,日军显示出的不是悲伤或是麻木,而是兴奋。

极度的兴奋!

他们抽出腰间悬挂刺刀的模样,像极了鬣狗群发现倒在草原上的野牛......

“唐团长,日本人已经断粮半月,他们为什么不投降?”刚刚在战壕里吐完的沈冰云终于忍不住问在山背后训练场刚‘揍完’十名侦察兵回到指挥部的唐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就如同你、我和他们一样,远在日本本土的日本人或许也会发出同样的疑问:中国人连枪炮都造不出来,为什么不投降?”唐刀抬起头,指了指跟在身边的夏大雨和石大宽两人,淡淡的回答道。

“我们还有足够的人口和广袤的国土,他们,有什么?”沈冰云的秀眉皱在一起。

“他们有足够坚韧的意志和变态至极致的大和民族理念,要知道,自从千年前从我大唐带回去瓷器、丝绸、茶等等之后,还在穿麻布片的倭人们突然发现,原来这世上还有如此美丽富饶的地方?或许从那一刻,占领这片土地,就已经悄然刻在他们的基因里。”唐刀道。

“强盗,哪有向他的猎物投降的道理?换成我,也是万万不会的。”

“那如果他们向我军投降呢?我是说如果!”沈冰云拧着秀气的眉头继续追问。

“那我可以替他们向沈记者保证,他们不会的。”唐刀突然笑了。

“沈记者你还是不太了解日本这个民族,当然了,或许你也不太了解我,因为我所知道的,比你想象的要多那么一点点。”

春日的阳光下,已经年过25的唐刀笑起来依旧是那么灿烂,身着军装的他本就英挺,在这样的春天里微笑,更是说不出的帅气,不知是多少女子心中最完美的情郎。

但,中国女记者在这片和煦的笑容里,只感觉到一股凉气由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她终于明白唐刀所说这句话的真正重点,日本人是否投降,自从他们被包围的那一天,已经不是他们说了算了,而全在这个年轻的陆军上校身上。

他说日本人因为意志坚韧不投降,那日本人就只能不投降。

他要的不是将这群日军生生饿死在这片大山里,而是要将此地打造成一个羞辱日本陆军的基地,他们这些中外记者都不过是一群工具人,和被包围着被围观着的日本士兵一样。

唯一不同的,他们这些工具人消耗的是文字,而那些被包围的日本人消耗的是生命以及已经沉沦入黑暗的人性。

她甚至有理由相信,这一幕将会被真真切切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下来,在未来某个时间段随时被放出来,成为日本整个民族永远都无法愈合的伤口。

“沈记者,你很聪明!”唐刀看了呆立的沈冰云一眼,脸上笑容依旧。“但别忘了,你是个中国人,而且是见过我中华民族巨大创痛的中国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