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小国义操与一揆隐秘(2 / 2)

加入书签

此次岩代爆发一揆,牵扯了很多地方没想到位于郡山北部地区的小国义操都赶到了须贺川城参阵。

秀家的旗本众太过厉害,反复冲杀之下将几倍于自己的军势包围,他当时就在其中。

后来经过指认此人就是指挥一揆绝地反击之人,将原本就已经溃散的士气稍稍拉了回来做了一次反冲锋。

人还是有些能力的,在那种情况下不冲锋一股脑的逃散只有被骑兵追死一条路,人数既然占优,反杀或许有生路。

不过可以的是指挥是一揆众而不是一只真正的军势,不然秀家真的有可能会g。

听完秀家声情并茂的讲述,小笠原秀贞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一起称赞了小国义操的勇武,同时对他更加感兴趣了。

小笠原秀贞主动询问道:“我听说过你,当年尹达左京大夫出500石延揽你被你拒绝了,你说你心已经随着畠山家而去,只想回家务农。既然是回家务农,怎么会出现在今日阵中呢?”

“殿下受命检地,对畑地进行征税,税率参照田地。可是畑地本就是连旱田都算不上的地方,哪里能有那么高的产出呢,我等又怎么交得起税呢?

我确实想要安安心心的在乡下务田,可是既然活不下去自然只能想办法搏一把了。我等听闻出羽、大崎那边一揆浩浩荡荡,因此这才有了这般心思。”

听到小国义操说的都是自己的不是,小笠原秀贞这么一个立志要做一名好大名的武士怎么可能接受。

看到他的脸色已经有些涨红,让一旁的侍从小笠原秀政破口大骂道“胡说,当初岛田一揆之后,本家就下达了新的法令,对于畑地免征一年赋税,并将原来田地的税赋减到五公五民,这些恩惠的政策,你们怎么没有看到呢?”

小笠原秀政是秀贞养父小笠原贞庆的嫡男,原本在德川家康的支持下的小笠原家应该是由他继承的。

但是在秀吉的介入下将秀贞过继入小笠原门下,成为嫡子并直接继承了家业,同时让小笠原贞种和贞庆叔侄两人向其效力。

小笠原秀政出身自永禄12年1569年),比秀贞大了5岁,如今是秀贞的御本番番头,此次须贺川城拿下之后他当然有幸列席其中。

“...”小国义操被秀政怼的一时语塞,好在秀贞示意让其畅所欲言,他这才说道“如今天下推行五公五民之策,就连食古不化的尹达家听说都有了变动,殿下这边又怎能说的上是优惠呢?

至于畑地免交一年赋税的事儿我们却并没有听到,我们底层听到的消息是缓交这部分赋税,明年还是要交的。

且不说畑地与等面积水田/旱田产量的差距,畑地大多是此前的荒地,即便经历了一年的库耕,能达水田多少产量犹未可知啊。

我们这去年的缓交的都不一定交的出,以后为今年的上贡发愁了,您让百姓们如何安心呢?”

小国义操的指控恰恰是代表岩代许多百姓说出了心声,这也是岩代一揆最主要的原因,听得殿内的几人一时语塞。

反倒是秀家敏锐的抓住了他话语中的重点说道“你说你们听到的是‘缓交’而不是‘免交’,或许是我们这边官员在传达命令的时候有所偏差,你们也可以向上反应,怎么突然就动武了呢?

你现在说的理由是因为【怕今年缓交的赋税明年交不上,还要担心明年的赋税】,这才人心骚动起来。

可是你们动手的时间是在11月初,都没到天正19年呢你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无谓的担心?”

经过秀家这面一点拨,在场的所有人都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对啊,这时间上有些碰不上啊!】

这下奥羽一揆就显得诡异起来了,这其中有人操盘的味道愈加浓烈。

“你知道最初说这些说法的是那些人吗?”小笠原秀贞向其问道。

小国义操委屈的答道“在下并不知晓,在下若是知道今年的赋税是免交的,在下绝对不会参与其中。”

秀家见秀贞久久不给答复,便替他问道“虽说你是受人蒙蔽,不过你们在岩代掀起的一揆搅乱了一番风雨耽误了秋收和农耕,岂能这么轻轻揭过。

如今给你一个机会赎罪你要不要珍惜?便是替小笠原参议殿下效力,为岩代的繁荣发展出力。”

秀家这面一说,秀贞也从出神中反应过来,对着小国义操说道“听大纳言说起你的故事,觉得你确实智勇双全。

此前虽然被人蛊惑却也是在岩代掀起了兵戈,你这样的人才应该为我所用,成为维护岩代百姓的基石,而不是为人所利用啊。

当初左京大夫(尹达政宗)给你开出500石延揽你没有答应,我今日给你开出800石安堵。

不要误会了,你作出了这种事情怎么可能活的加封,这300石算是我暂时借给你的,你要用能力在证明你有实力保证岩代的安宁,同时弥补你此前的过错。”

或许是出于对被蒙蔽后的愧疚,又或许是因为感念秀贞的诚意,小国义操当即答应了秀贞延揽的请求,正式成为秀贞的家臣。

秀贞把目光看向秀家,那个意思好像再说:“你还有没有人”,简直是把秀家当成叮当猫了。

在看到秀家明确表示之后,便让家臣犬甘久知下去挑人,挑剩下的随便抽出十分之一交给秀家流放。

直到此刻秀家才发现秀贞误会了自己意思,这才出言作出解释。

听完解释之后秀贞虽然对于壮劳力的离去颇为不舍,但是左右不过百来个人的差距,也就没有和秀家纠结,让犬甘久知与秀家的侍从北条繁广一齐下去随即选人去了。

wa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