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0 南直隶入手(1 / 1)
部分人马押送几十万的俘虏和他们的家眷返回北方,这些人是刘佩用来填充北方人口数的。因为北方多年战乱,早已十室九空。若是等着自然的休养生息补充人口,只怕是数十年之后的事情了。而这批俘虏刚好可以填补这些空缺。
至于方德刚等人已经是忙的飞起!自从他进入南京之后,所有人都知道刘佩君临天下也只是个时间问题了!所以意图投靠刘佩的人简直犹如过江之卿!
自觉名望高的人写了一封含糊其辞的信,向引得刘佩和方德刚前来拜访的;还有直接写信来投靠的;更有直接上门自荐的!甚至还有挖关系。走路子,隔着十万八千里的亲戚关系都套在他身上,让他可谓痛并快乐着!
但是方德刚得意归得意,他可不敢违背刘佩的意思接纳这些人。要知道,江南可是东林党的大本营,他们现在已经开始摇头摆尾的向刘佩靠拢,好知得个一官半职的!
这就给方德刚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导致他任用一个人都要仔细打探考核,才敢下放职位使用。结果就是大量所谓的名士和东林党人被放弃。
方德刚的这种做法引发了当地读书人的极大不满!在他们看来,我都已经表示愿意投靠了你,而且我是这般有大才的人物,朝廷里面自然要有我一席之地!
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刘佩对这些江南的读书人根本就没有什么好感!这些人虽然号称是正人君子,可是在正人君子的面具下面就是血盆大口,无论是国家还是庶民的东西,都被他们源源不断的吞到肚子里,肥了自己,却损害了国家,最后导致大明轰然崩塌!
这些人靠着垄断文化和舆论,不断的向朝堂渗透,继而垄断一切能够垄断的东西,还偏偏以君子来自居,这样的人刘佩怎么可能给他们机会?
而且刘佩知道只要自己不急着拦下,原来历史上那些人拥立唐王朱聿键为帝的人恐怕还会在福州
重蹈覆辙。而江南这些人在他这里求不到官,则必然投靠隆武帝朱聿键。到时候刘佩就有借口大肆进行清洗!
果不其然,在几个月后,刘江就拿着名单和书信开始按图索骥的擒拿这些人。几乎将江南三成以上的士绅大户一网打尽!其中自然就包括“水太凉”等人!
刘备清理掉这些人之后,得到了大量的土地和金银。还清理了民间的杂音,试图的下一步工作进行的更加顺畅。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大战结束后,刘佩已经轻松下来。因为需要他做决定的东西已经不多了。剩下的政务就全部委托给方德刚。
赵日天他刚批示完手中的公文,侍卫在房间外说道:“大帅,刘局长到了。”
刘佩听了精神一振,就说道:“让他进来吧。”
片刻之后刘江推门进来,实力上的:“恭贺大帅旗开得胜,一战灭国!”
刘佩哈哈一笑说道:“这样马屁就少拍啦!你的本事都不在这上面!不过一路赶来你辛苦了!”
刘江笑着说道:“为大帅办事算不得辛苦!”
刘佩说道:“这事情只有你能办,其他人未必做得到!所以就是辛苦我也得叫你马上赶过来,再派你出去,”
刘江严肃的说道:“请大帅吩咐!”
刘佩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着步子说道:“江南的龙王计划即将开始,这方面我倒不担心,因为计划已经很周密了。而你要办的事是去四川见几个人?”
刘江目光闪动,说道:“可是秦良玉,曾英,杨展他们几个人?”
刘佩说道:“就是他们几个!我想要他们堵住张献忠的后路,不让他逃窜!争取一战摘下他的首级!其次,我要他们投靠于我,并实行改土归流!”
作为刘佩的心腹,他在想什么刘江知道的一清二楚。同时他也知道这件事情有多难办。但是他既然是刘佩的心腹
,也就意味着刘佩一旦交代下什么事情来了,那就是必须要完成的节!
刘江知道刘佩对于西南地区的土司可谓深恶痛绝!这些人所在的地方简直就是国龙之国!他们自己掌握人口钱粮,有自己的税收和法律,完全无视了中央政府!
而有明一朝,削弱西南土司的力量一直是大明朝廷的既定国策。一开始还在软硬兼施的对付他们,只是后来国力衰微了,无法再采用剿抚并用的手法,只能采用其他办法。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朝廷在万历年间就开始不停的抽掉土司兵到处厮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白杆兵!其目的就是削弱西南土司的实力!要不然怎么会有多次白杆兵立下大功而不赏赐情况出现。就是赏赐了也非常微薄!
朝廷里的大人们都不傻,他们当然知道有功不赏就不会有人卖命的道理。但这一点指的是朝廷的正规军。而他们对待土司军就非常刻薄!这固然有克扣等其他因素在,但是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削弱土司军。
而土司军为什么在明知道打仗没有多少赏赐的情况下,还多次出征那?因为他们也明白,这是朝廷在削弱他们的手段之一!而他们没有办法来回避这种削弱,只能听从朝廷安排!
因为如果他们反抗朝廷不肯出兵,固守在山中的话,大明军队固然攻不进去。但是时间长了,他们自己就土崩瓦解了!只要朝廷断绝了和他们的贸易,就能把他们围困在大山之中逐渐凋零死去!毕竟他们现在的人口已经比前朝多了很多,粮食和食盐都靠山外运输,一旦断绝贸易就会有大批的土人饿死!
而且土司军战斗力虽然强大,但是人数相对于汉人还是少很多,若是他们决定反抗,从深山里冲到到平原的时候,哪怕是大明王朝在末路时候,也能把他们逐步消耗掉,也仅仅是祸害一地而已。所以这也是秦良玉为什么不断抽调土司军响应朝廷号召的原因之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