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大破贼军(2 / 2)

加入书签

李光弼身着光明铠,手持马槊横刀跃马在城内数千骑兵面前。朗声道:“将士们,逆贼史思明已经败溃,你们速度随我杀敌报仇。”说完,命打开城门,自己第一个冲出常山城。

其余骑兵感奋,尾随李光弼出城,浩浩荡荡奔向史思明的逃兵。

史思明败退后,好不容易稳住阵型,见士兵饥饿难耐,于是生火做饭。还派了警戒哨,防止敌袭。

然而并没有用。

李光弼亲自领骑兵千人,以锋矢阵向史思明军队发动冲锋。如果这个时候在天空俯视大地,就能看见整个唐军骑兵像射出的箭,一下子就击溃了史思明提前准备的警戒哨,直奔史思明的中军去了。

史思明看李光弼来了,慌忙上马迎敌。却止不住败军,看情况不对,只好随着败军逃走。

三军讲究的是气势,史思明叛军累败,兵无战心。又正在生火做饭,根本没能力招架。反观李光弼早在防守战打响前,就使自家骑兵饱食一顿,又养精蓄税似下山猛虎,不可抵挡。

史思明一路收败军一路逃,李光弼率领骑兵一路穷追猛打,直到史思明逃到九门县才停止追击,率军返回常山。

经此一战,常山七个县望风归降,只有九门县和藁城还在史思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明手中。

两军在常山郡内形成了对峙之势,这个时候就看谁的生力军先到,谁就可能掌握战局的主动权。

很不幸史思明的援军五千余人,正在赶来的路上。而郭子仪还在完成朔方附近的清扫工作,尚来不及支援李光弼。

李光弼面对危局,依旧镇定。命手下乔装打探,看史思明的援军到了什么地方。当得到消息,知道史思明的援军在常山东南九门县南面的逢壁休整。立刻亲自挑选步骑两千余人,沿着河道潜行,一路前往逢壁。

到的时候,叛军正在休整。

李光弼亲自上阵,领军对叛军发动袭击。叛军登时大乱,自相践踏,死伤无数。经此一役,史思明不得不一面死守九门和藁城坚守不出,一面派人继续去求援。

李光弼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一面休整一面向郭子仪遣使求援。

此刻郭子仪还在休整军队,得知李光弼的求援后,立刻出发,准备和李光弼合兵一处,共同对付史思明。

这段时间里,天下大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安禄山见西进攻破潼关一时无望,而史思明又败在李光弼的手中,不得不调整战略,选择四面出击。

一路大军以阿史那承庆为将,出兵进攻颍川郡向南发展。一路大军以张通晤为将,出兵进攻雍丘,试图向江南发展。

这个张通晤就是张通幽的哥哥。

消息很快传到皇帝的耳朵中,玄宗皇帝立刻召宰相们到兴庆殿内,商议对策。

太子李亨奏道:“安禄山这是在西不能过潼关,北又连连受挫后调整的部署。儿臣以为只需派大将,镇守要道不与敌兵交战。等到郭子仪和李光弼汇合后击败史思明,夺占范阳,一切就迎刃而解。”

玄宗不听:“太子之言,不是作为良臣该说的话。朕岂能让治下百姓饱受贼犯,而不出兵解救呢。”

朝廷下诏以萧炅为山南节度使,率岭南、黔中、山南东道的五万军队驻扎在叶县北面防备安禄山。

面对这样的人事安排,李亨又反对道:“萧炅曾在哥舒将军麾下任职,我曾经有幸见过一面。此人治理地方,使一方安宁绰绰有余。但是领兵打仗,则不是他的长处,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玄宗皇帝又不从。

萧炅到任后,上表朝廷保举薛愿担任颍川太守、防御使,庞坚担任副使。

皇帝许之。

阿史那承庆很快率军抵达颍川郡,对颍川发动进攻。真是飞箭如雨,杀声震天。薛愿和庞坚死命镇守,阿史那承庆一时无法攻克颍川。

而安禄山的另一路人马张通晤部,则比较顺利一路攻下宋、曹等州,屯兵于雍丘。

但是紧接着遭到了来自张巡和贾贲等人奋力的抵抗,寸步难行。

张巡和叛军将领令狐潮在城外相持数十日,死死的拖住叛军南进的脚步。但张巡自此和外界断绝了联系,不知道外面的情况。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