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风云变幻(1 / 2)

加入书签

“什么?你说什么!”向润客一抹脸上的血迹后,揪住传讯士卒的衣襟,面色狰狞地喝问道,“你再说一遍!”

“启…启禀向将军……”战战兢兢的士兵艰难地回道,“敌将……辛京杲强行突破南宫道,寇击冀州。莫刺史请向将军回师救援冀州,否则……否则旦夕难保。”

“这怎么可能!”向润客仍然无法置信,厉声质问道,“我安排了两千精兵扼守南宫县,辛京杲如何能够突破?”

“小人并不知详情,只知辛京杲似乎是用了什么诡计,一举突破了南宫县。”

“为何一直没有消息传来?就算辛京杲强攻南宫县,也不可能是从天而降,怎么没人提前向我禀报。”自己的谋算居然落空,向润客一时间实在是无法接受,更无法想象辛京杲怎么会在缜密的防范下一朝攻到了冀州城下。

“小人不知……”传讯士兵颤抖着回道。

向润客知道消息不会有错,告急的文书是出自莫荣亲笔,而且还加盖冀州刺史印绶。

兵力相对空虚的冀州,面对不少于万人的辛京杲军,能坚持多久存在很大的疑问。

冀州一旦失陷,向润客需要操心的,就不是如何破敌,而是怎样才能安然的退往自己的领土。

眼见与河东军的战事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再有半天就可能撤退击溃辛云京,却出现这一耸人听闻的意外,怎能不令向润客暴怒如雷。

“……传令,撤军……”

望着撤退时依然军容齐整的伪燕军,自辛云京以下的河东军将士先是稍怔,随后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狂吼。

任他军容如何整齐,任他战力如何强悍,不可一世的向润客军,终究还是被战退了!

四个时辰的血战,伤亡惨重的河东军——岿然不动!

开封。

端木固的接连几封急报,让许季常的担心最终化为了现实一直与伪燕军对峙于颖水的李豫、杨错大军突然掉头西进,几乎是完全视端木固为无物。

据端木固的探察估计,李豫、杨错大军的兵锋,很可能是指向阳城。

由于担心敌军可能行声东击西之计,端木固在一时之间也不敢轻易做出反应,只能派遣本部骑军沿颖水北畔巡防,同时急遣快马向史朝义通报此事。

“目下虽还不知荥阳境况如何,但如果李豫真的攻克了荥阳,这个河南府的局势就大为不妙了……”许季常拈着胡须,声音低沉地说道。

“许大人是不是有些过虑了……”史朝靖显得有些不以为意,“就算荥阳丢失,李豫也无法真正威胁到关中。只要虎牢关一天在我军之手,洛阳就万无一失。北边有向润客镇守,李宝臣、辛京杲、辛云京等辈岂能嚣张猖狂。”

骆悦等人纷纷点头,表示对史朝靖分析的认可。

“事情恐怕不会那么简单……”平洌蹙眉说道,“如若荥阳失守之后,李豫直接强袭虎牢,叩击洛阳,便会形成四路敌军东西夹击河南府。薛嵩、辛京杲、辛云京,加上李豫自己这一路,其实际兵力,恐怕不会下于十五万人。”

“相形之下,河北向润客将军那里有近五万人,河南府李春将军那里有三万人,总兵力不过八万上下。面对两倍之敌,且我军需要分驻多出隘口要冲,兵力相对分散。防守河南府,并非易事!”

“若李豫当真意在河南府,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其中恐怕还会另有阴谋……”李元遇点点头,接着平洌的话头说道,“集结数十万大军合围开封,如果只为故布疑阵,那只能说明李豫是处心积虑已久。实在是无法断言,李豫是否还设有其他阴谋。我以为,对河南府的防务断不能掉以轻心。”

“平大人、李刺史实在是太多虑了,李豫未必真是想谋取河南府……”李史奂嘿嘿一笑,睨然自得地说道。

“李卿家有何高见?”史朝义眉头一皱,沉声询问道。

史朝义对李史奂的狂态素来不喜,但这不影响他听取李史奂的意见。

李史奂的人品虽然不佳,但在某些时候确实能够计出常人意料之外。

“以臣之见,唐贼很可能是故意摆出这番架势……”李史奂刻意将话头顿了顿,目光在厅内众人身上扫视了一番后,才继续说道,“目的……则在于分散我军,寻觅渡越颖水的良机。”

“李豫知道在端木固的严防死守之下,己军无法强行突破颖水,便欲以攻击洛阳幌子,令陛下派遣兵马增援河南府。如此一来。他便能乘虚渡颖水。直接威胁开封。”

“当然,他也有可能在半途中安排埋伏,等待我救援河南府的兵马自送入圈套之中。再者。陛下和诸位也莫要忘了,郭子仪、路嗣恭、郝玭的大军仍在对开封虎视眈眈,谁敢担保,李豫此举,没有为他们营造机会的意思在内?”

仔细一思索后,史朝义也不得不承认有这样的可能。但许季常、平洌、李元遇所做的分析也同样不容小视。

虎牢关虽是天下雄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美誉。

但身为兵法大家的史朝义知道,天下间没有什么攻不破的雄关险隘,问题只在是否有足够地实力,并能寻出有效的方法来。

而李豫,恰恰是既有这个实力,麾下也不乏能够寻出办法的文臣武将。

更要命的是,只要李豫夺取了荥阳,甚至可以对河内、河东形成威胁。

随着薛嵩的投靠,史朝义统治下那个曾经坚若磐石的河东,如今已形同一个巨大的火药桶。

更让他担心的是沧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