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 物流园(2 / 2)
中间通道上来去的都是小型农用车和工具车,更多的是电动三轮车,这些都是买家的车,刘得华告诉他们,这些买家,都是这样,用三轮车采买各种蔬菜,然后运到停车场那边,拼满一辆大车,再出发。
张向北和小武看看,停在这里的大货车,不仅是一辆车上只有一个蔬菜品种,而是这一整个的大棚里,停着的几十辆车,都是装着一捆捆蒜苗的车。
刘得华和他们说,这里的蔬菜是分区域的,这个棚里卖的都是蒜苗,隔壁那个大棚子里,卖的就都是黄瓜,再过去就是大白菜和高丽菜,每一个这样的大棚,就卖一种蔬菜,采购的人都知道,你想买什么菜,就去哪个大棚。
“这些采购的是从哪里来的?”张向北问。
“北京、天津和河北、大连的比较多。”刘得华告诉张向北。
“他们拉回去了再批发?”
“对,再批发给当地农贸市场卖菜的人。”
刘得华说,张向北心想,这就又多出一道中间环节了。
“也有很多大型企业,还有大学的食堂,直接到这里来采购的。”刘得华和他们说,“北京、天津和济南的大学,基本都有人派到寿光这里,专门负责采购。”
张向北点点头,一个大学,每天几万人就餐,要是到这里采购,光这个费用就可以省下不少。
大货车停在这里,司机就去睡觉了,守在大货车边上的都是老板,张向北问了几个,他们有从河南过来,有从安徽和江苏过来的,还有从河北过来的,把蒜苗从河北拉过来,再由河北人从这里买回去,看样子这样的事情,在这里还真的会发生。
他们一连转了几个大棚,一路走一路问,张向北发现,像大白菜、黄瓜、蒜苗、萝卜、西红柿这些大路菜,基本是邻近的几个省份过来的,最多还是山东本地的,有浙江和宁夏过来的大货车,但卖的都是芥蓝、西蓝花、学斗、百合这些本地很少产的蔬菜。
云南、湖南和广东过来的蔬菜不多,他们的品种更杂,像甘蓝、白玉苦瓜、油瓜、台湾的短丝瓜,还有像槐花、蕨菜、鱼腥草、茨老孢、野生菌、苦刺花、灰灰菜、臭菜、水芹菜、罗鬼菜、芨芨菜、麻蒿菜、蒲公英、山苦菜、棠梨花等等。
还有专门卖国外引进的蔬菜品种的,这些菜,基本都是供应给西餐厅和大型超市的。
很多蔬菜,张向北连看都没有看到过,这些蔬菜在北方的销量不会很大,但对一些单位的食堂和酒店,又有这个需要,有需要,市场就会出现。
张向北一圈转下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些大货车,很少有寿光本地的,张向北问刘得华,寿光人不在这里卖菜?
“卖,在那边大棚,不过都是农用车装过来卖,没有这样的大车。”
“为什么?”
“农用车都是卖给这些零散的批发户的,卖完了再回去拉一车过来就是,要是有客人需要整车的菜,直接就到菜地去买了,不会进到这里面来,到了这里,市场还要抽头,收手续费。”刘得华和他们说。
三个人转了一圈,回到酒店的时候才五点多钟,酒店的早餐是六点供应,还有半个多小时,他们干脆去隔壁小店,吃饺子去了。
吃饺子的时候,张向北和小武、刘得华说:“看样子这个市场,不是我们的目标,这里面菜的品种虽然多,但还不是源头,我们要找源头。”
小武点点头说:“源头的价格才会是最便宜的。”
“价格便宜是一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源头采购,才可以对产地的出产情况有一个准确的掌握,一定周期内供应的数量我们才可以控制,并且有一个预计,不然会乱。”
张向北说,小武点了点头。
刘得华说:“要找源头的话,那就直接去找合作社。”
“合作社?什么意思?”张向北问。
“我们这里的蔬菜种植户,基本都参加了蔬菜合作社,每个村每个街道,几乎都有合作社,合作社把大家组织起来,从最早开始种什么,到什么时候收割,收割的数量都有安排,最后还负责统一的销售。”
刘得华和他们说,张向北叫道:“那这不错,都是专业的合作社,对吗,你们家也参加了?”
“当然参加了。”刘得华说。
“好,那我们就直接找合作社,和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
张向北说,看样子寿光这里,比二货他们老家,又进了一步,那里还是各自为政,搞单干,而这里已经组织起来了,有这样的组织存在,对张向北他们来说,方便了很多。
“张总,那我们吃完早餐,再休息一会,九点多钟的时候我们起来,我带你们去几个合作社转转,太早的话,他们很忙,怕没有时间接待我们。”
刘得华说,张向北点了点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