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场外因素(1 / 2)
把工厂放在国外,可以绕开瓦森钠协议,获得先进的装备和工艺,补上自己芯片产业制造环节薄弱的短板,
另外,还能借助那边的条件,培养我们自己的技术人才,
一箭双雕,确实可行,
当然,前提是如黄珊所说,能够拿到他们的国民企业同等待遇才行。
对于外资,几乎大部分国家的态度都一样,投普通行业的,什么优惠条件都可以谈,你要是能给我解决大量就业,更是贴钱都可以,
但高科技产业嘛,
嘿嘿,
你带高科技进来,我高举双手双脚热烈欢迎,
你要进来用我的高科技技术,
咳咳,
抱歉,
那就是两说了!
这个审查那个核准,过五关斩六将那是必经流程,
稍不注意,便是前期投资打水漂的结局,弄不好还得赔付一大笔商业违约金。
不过,既然黄珊提出了这个建议,应该是有相对应的办法。
陈阳沉吟片刻,看着她说道,“你打算怎么做?”
黄珊额头微微抬起,正色说道,“温水煮青蛙,一步一步来!”
迎着陈老板探询的目光,黄珊说道,
“尽管有瓦森钠协议,但我们是在他们的地盘建厂,是给他们提供资金、税收和就业,不是要把设备和技术拿回来,这样遇到的阻力会低许多倍,
另外,目前全球主要的芯片商,大部分都在美国,瓦森钠协议的主导人也是美国,虽然有不少欧洲国家与美国穿一条裤子,但他们毕竟不是一个人,
在利益面前,再坚固的联盟也会瓦解,更何况欧美的联盟也未必有多坚固,
所以,我的想法是,避其锋芒,把这家公司的地点,放在欧洲!”
陈阳若有所思地轻轻点头,“全球芯片产业的主要阵地在美国,把公司放在欧洲,虽然远离了芯片技术的核心圈,却也避免了与美国的直接竞争,反而拉拢了他们的欧洲盟友,可以。”
其实日本、韩国和台弯的芯片产业也还可以,但这些地区战略纵深不足,几乎没有外人插足的余地,更谈不上未来发展空间,所以不提也罢。
黄珊笑了笑,继续说道,“我们先在欧洲选个地方成立芯片制造公司,然后以这家公司为基础,对外展开收购,
欧洲有三大半导体巨头,分别是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出自西门子集团半导体部的英飞凌,总部地点位于荷兰埃因霍温的nxp恩智浦半导体,
以及成立于一九八七年,总部地点位于瑞士的st意法半导体,
这三家公司各有千秋,但总的来说,脱身自西门子的英飞凌,在通信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底蕴,这一点可以与盏瑞形成技术互补,加强在通信芯片方面的技术优势,
所以,我想把目标定在英飞凌身上!
而且,早在九五年的时候,英飞凌就在无锡兴建了半导体工厂,与我国有深度合作基础,如果能收购英飞凌,有利于未来我们内外部的合作交流。”
陈阳脑袋微微抬起,眯着眼睛若有所思,好半天没有说话。
黄珊也不在意,知道老板已经听进去自己的话,便继续说道,“
第一步是成立自己的半导体公司,并兴建自己的制造工厂,做足专攻实业发展的姿态,
第二步是谋求收购英飞凌,如若不成,其他两家巨头也可以考虑,
目前这三家公司的市值都处于历史低位,从十几亿到四五十亿美元不等,就算未来两三年随着经济复苏,能有一定的涨幅,也绝对不会超过一百亿美元,
从资金的角度来说,收购他们中的任何一家,完全是有可能的,
一旦收购完成,我们就可以启动大规模并购,通过收购欧洲和美国的一些芯片设计公司,加强我们自己的技术底蕴,
至于制造方面,可以依托于英飞凌,还有最开始我们自建的工厂,组建一个,甚至是多个,大规模的生产基地,
然后同样展开对外收购,欧美有不少中小型半导体公司,我们可以从中选择合适的目标进行收购,
另外,moto和德州仪器这几年半导体业务不断萎缩,
尤其是ti德州仪器,因为他们主动收缩芯片制造业务,倒逼诺基亚不得不从其他渠道谋求芯片,使得这两年诺基亚的产品质量不够稳定,丧失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我们完全可以与这两家公司展开收购谈判,兼并他们的半导体部门,
比如moto旗下,总部位于美国德州首府奥斯汀市的飞思卡尔,就是一家实力雄厚的半导体生产企业,
虽然他们的生产线相对有点落后,但他们的制造工艺和技术管理水平,依然位于世界前列,具有非常高的收购价值,
要是我们能先兼并英飞凌,后收购飞思卡尔和ti半导体,再整合几家公司的技术和制造优势,
那么,这家全新的半导体公司,必定能一跃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半导体生产企业之一,
那个时候,我们再促成新公司和阿斯迈的合作,效仿台积电和英特尔,与阿斯迈形成捆绑关系,
最后形成,上有阿斯迈的中高端制造装备,和尚微的低端装备,
中有新半导体公司和盏瑞,可以自主设计和制造各种级别的芯片,
下有大麦、花火,以及未来工业新城众多的电子企业,
如此涵盖芯片产业链上中下游全环节的格局,立于不败之地,
这个计划一旦成功,全球一流芯片公司之中,必定有我们的位置!”
看着侃侃而谈的黄珊,陈老板呆呆地眨了眨眼,
从设备到设计到制造到销售,最后再到终端产品,全部都一手包办,
这是先灭少林后诛武当,唯我明教武林名扬的节奏?
计划是挺好,只不过,能不能做到是个大问题啊!
欧洲三大半导体巨头什么的,他是不知道,倒是他听过英飞凌的名字,
那是长期占据全球第二大位置的汽车芯片商,仅次于小本子的瑞萨科技,
后来好像更是通过一起收购案,一跃成为车用芯片的老大,同时也迈进全球芯片制造商前十,
那时候好多电动汽车用的都是英飞凌的芯片,他们一年能赚……
等等,
好像搞错了,
现在还没有电动汽车,也没有互联网汽车,
连手机都还没上网呢,你个汽车瞎凑什么热闹,
汽车芯片嘛,不是没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