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融合菜 饺子酒(2 / 2)

加入书签

古毅道:“我知道的是她家老爷子有背景,她算红二代。家就她一个孩子,父母头几年没了。她也不在这住,不租出去干啥?”

“租金应该不少。”老谭说。

“不多,人家不差钱。”古毅说。

老谭说:“不差钱咱们也不能少给,这大院子”

说实话老谭更愿意多花钱也不愿意欠人情,有时候人情比钱贵。当然,相对于古毅对王姐的救命之恩就当别论了。

当天大家就住了进去。老谭和古毅住两间正房,书房和其他两间做办公室,连办公的地方都有了。

小高和李爽雅茹住东厢房,西厢房给前后主管,剩下的房间给员工做寝室。

谁能想到一家饺子馆的寝室是一个四合院,并且是很高档的那种,一点不亚于海底捞给员工租的高档公寓,论舒服讲更胜一筹。

有了安身之处,大家高兴,晚上做了几个菜,庆祝一下。

“来,共同喝一杯,庆祝咱们有家了。”古毅满脸带笑的说。

大家响应,一饮而尽。

放下酒杯古毅对身边的老谭说:“兄弟,今天是个好日子,讲两句。”

老谭看大家,大家也都看他。

“讲两句。”老谭开口:“说实话挺高兴,一是有家了,二是还这么好,住着舒坦,都有点不想回去了。”

大伙儿笑。

老谭接着说:“咱们南下苏州,能不能做好就看大家了。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咱们今天有了大本营,没了后顾之忧,剩下就是铆足劲加油干,争取一炮打响。”

“师父,必须的。”李爽信心十足的说。

“必须的。”小高紧随媳妇之后。

“有谭总指挥肯定的。”新来的本地凉菜师傅李刚说。

雅茹和省城过来的凉菜师傅么吱声,表情和其他人一样——一脸自信。

“我有预感,咱家开业就能火。”古毅说。

“有信心就好。”老谭先是肯定大家,然后认真的说:“这两天大家吃了几家店,估计对苏州餐饮都有个大致了解。跟大伙儿说,苏州餐饮市场比省城好,比较完善,但竞争激烈。

做饺子的不是咱们一家,比咱们好的有的是。另外咱们能看准苏州市场,人家也能看准。

据我所知,来苏州开店的有哈尔滨饺子,长春的东方明珠,还有省城的福记。可惜都没站稳脚,最长的干了两年。

我分析了,不是老百姓不认可,是没特色,水土不服。觉着在东北是老大,饺子正宗,不和本地餐饮结合,最后都黄铺了。

目前整个苏州东北饺子馆不多,大部分是小吃部类型的,上规模的就咱们一家。”

说到这老谭点上根烟,大家等着他往下说。

“要想打炮站稳脚,就得认真琢磨琢磨。不能觉着在省城呼市好使,把原来的原封不动的搬出来就行。

咱们面对的是南方客人,口味饮食习惯和北方不一样,这就要求不能按着北方的方式操作,需要改进融合。现在省城不是流行融合菜吗,把江浙一带的菜融合进东北菜,老百姓接受,并且喜爱。

我到省城的“沈水江南”和“富雅小居”吃过两次,感觉不错。他们的菜保留了东北菜的烹饪方法,同时有江南菜的清淡精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看着就想吃。

还有,他们把江南的老酒研究透了,到他们店必喝老酒,这是亮点。

江南菜能到北方融合,东北菜也能到江南融合。咱们把特色打出去的同时要和本地餐饮结合,做阿巧的融合菜,引领苏州。

还有就是咱们的养生酒,这是亮点。江南菜进军东北,让北方人喝花雕老酒成为时尚,咱们南下江南,要让江南人喝养生酒成为时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