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风衣女子(1 / 2)

加入书签

古楼耸立,排列整齐,从这热闹的灯会街道眺望而去,它们像守卫安全的士兵。

主街西侧一条宽十几米的人工运河笔直的朝城外延伸,河面上漕船停靠,年关来临所有漕运都已停止。

而在这宽阔的河面有一处水中亭楼,亭桥链接至岸边。在岸边与亭楼中间的桥上还有一处竹棚,作为平时歇脚乘凉而用。

亭桥上骤然变的热闹起来,亭楼中先是传来怒吼声,接着有三五仆人从中跃出踏上小桥。

一清丽女子从竹棚猛然钻出,她身穿碎花点缀红纱裙,怀抱羊头琵琶,画了浓妆的美艳脸上布满了慌乱。

她身后追赶的三五仆人看起来孔武有力,起脚落足间桥面也跟着震动。

“抓住她,老子要先奸后杀!”

亭楼上隐隐约约传来怒吼声,很快就隐没在这热闹的环境中。

来到岸边,女子快速的隐入热闹的人群,只是那一抹红色在这深夜怎么也隐藏不住。追至而来的仆人只是看了一眼,挥手招呼同伴追赶而去。

……

文汇楼对面茶馆二楼雅间,杨鸿像是一个乖宝宝一眼端坐在椅子上,双手捧着茶碗一口一口嘬着茶水。

身后的唐绍看到自家少帅这副模样心里发笑,少帅不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往往就会装成这种无辜的样子。

原本比完诗词就能回去,这可是当今陛下许下的承诺,意义上也跟圣旨差不多。

可是出来文汇楼就要告别的他,就被两位赵大爷强行带到了这里。杨鸿很不开心,决定耍点小性子蒙混过去,也好早点回家。

“为何不参加科举?”赵大爷端着茶碗呡了一口,高高在上的俯瞄了杨鸿一眼。

“嘿嘿,小子才疏学浅,这科举太难,搞不定!”转着茶碗,杨鸿仰着脸露出纯真的笑容。

“咳咳!”赵老二连续咳嗽,手指着杨鸿想要说点什么。

“也不知道是哪个人,刚刚写下了水调歌头这种传世名作?”

看着神色平常,话说出却怪声怪气的赵老大,杨鸿双眼一阵迷茫。

(本章未完,请翻页)

看他这副模样摆明了就是要赖皮到底,赵老大轻轻的将茶碗放下,语气淡淡的说道:“可想好了?”

坏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啊!如果自己再装下去陛下就会大发雷霆,为了自己的小命,杨鸿清清嗓子问道:

“您觉得科举是什么?”

听闻此话,赵大爷眉头一蹙,双眼眯起,脸上迅速爬上疑惑。后又想到自己所学的治理之术,坚定的说道:

“自然是寻求治国大才!”

“大才有多少?”

听到杨鸿的问题,赵大爷没有第一时间给出答案,与二爷一同陷入了沉思。

是啊!不仅是洛国,算上前朝甚至再往前,能有多少大才?别说一次科举,就算是多次科举筛选又能怎么样?

他阅尽前史,有多少曾经的举人、状元最后都成了国家的蛀虫,能为国家做实事又能有多少?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四年一次的科举又为了什么?自己能有几个四年?等自己龙御归天的时候,又能给后世子孙留下多少治国大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