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于胜(1 / 2)
二人一拍即合,并约定后续情报的交换方法。
此后,由于范遥的情报协助,再加上徐隐主动防御的策略,以城墙为依托,屡屡趁隙反击,给予元军极大杀伤。
无论是奇袭还是正攻,徐隐对元军军势的薄弱处了如指掌,每每出手,皆有重大收获。
在义军的角度来看,徐隐要么不动,一动便是雷霆之势,杀敌如切豆腐,看似坚固的敌军大阵却如纸一般薄弱。
而且他从不贪功恋战,每次出手予敌有生力量造成重大杀伤后,便立即回转,完全不给对方反扑机会。
简直如狐一般狡诈,如狼一般凶狠,越发受到义军尊重,甚至是依赖。
军心士气也因小胜的连续积累,变得越发旺盛,人人敢战。
便是城内协助守城的百姓,亦有不少青壮慕其威名,主动参军,又屡能在防守反击作战中得到锻炼。
一个月下来,反倒是义军小部队出城寻求作战的次数更多一些。
元军攻城总需要准备好各种攻城器械,而义军无此顾虑,反而多次袭击破坏元军器械导致他们攻城不得不暂缓。
长时间,高低烈度不断变化积极作战的义军,军势不仅没有越发衰弱,反而因此变得更加强大。
而在汝阳王的角度上,他兵力虽有优势,然而如今四万不足的兵力是围不住占地颇大的府城的。
注定了他无法制止义军从各门出城,进行低烈度高频度的袭扰作战模式。
尤其对方还有一座坚城为后盾。即便己方追击他们,他们也足够逃至城下箭雨守护范围以内。
汝阳王尝试过多种作战方案,设伏、诈败、组建精锐反袭击,希望能给对方奇袭精锐来一次歼灭战。
不过对方总能在占了便宜后,嗅到风险提前撤离。
与此同时,中原传来急报,刘福通发兵十万攻打汴梁,朝廷催促汝阳王东返主持作战,至于迟迟未能拿下汉中的罪过,会在中原一战后进行问责。
汝阳王极为不甘,虽说要撤军,但也要做最后一次尝试。
他有意散部消息即将撤军,全军一片混乱的拔营离开,实则已令中军精锐先行离开,在路旁设下埋伏,只待守军不知死活的追杀而来,便给他们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元军主力由副将指挥,暗夜行军直至天明。而汝阳王却和中军主力提前埋伏在山道之侧。
这时,后方马蹄声传来,元军主力显得十分慌乱,毕竟他们只是地主团练,并非真正的精锐。
哪怕知道这是在诱敌,亦忍不住的惊慌失措,而汝阳王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让敌军相信己方毫无防备!
至于这些地主团练部队的伤亡,他根本毫不在意。
只要本部蒙古精锐未有大损,即便回到大都遭受问责,他也不会有太大麻烦,顶多出些钱罢了。
谁让如今的大元,可用之将,也只有自己一人!
汝阳王高高站起,等待义军背冲元军主力,到时他会领军从侧面截断义军阵势,将其分割包围,再予以歼灭!
这时,他看见义军追来一千骑兵,领头之人正是那个让自己痛恨得咬牙切齿的徐隐!
汝阳王双目不由微微发红,正是此人在这两个月亲自率领小股部队袭扰作战,似乎永远不用休息一般,给己方士气造成重大打击。
他相信兴元路的反贼已完全被此人控制,否则作战方式不可能有如此巨大变化。
“给我盯着此人,等他们发起攻击,陷入我军阵中,你们全部集中朝他射箭,务必使他丧命于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