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六十六 铸炮(1 / 2)

加入书签

参谋院的参谋团对苏咏霖提出的关键点表示认同。

并且他们进一步认为应当立刻给水师准备更加充足的物资,把水师拉出来做战前紧急调整,以备战时所需。

苏咏霖全部采纳,然后下令蛟龙军全军集合进行战争演练,同时下令枢密院为蛟龙军准备充足的后勤支持。

尤其是主战火器,用床子弩发射的火箭,这种超出宋军预期的强大火器应该是明军水师占据大战上风的重要依仗之一。

水师的问题安排妥当之后,苏咏霖又开始安排陆军的行动。

就地理上来看,最适合执行这个任务的当然是张越景所部河南兵团。

他们在关中之战胜利之后就回到了河南地继续驻防,关中则交给了苏海生与齐鲁兵团驻防。

眼下他们直接与南宋的京湖战区、淮南战区接壤,出动一支部队参与到这场战争当中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也算是就近调动,他们一定会非常高兴。

一个军三万人执行这个任务或许还有所不足,所以还需要增兵。

苏咏霖决定从中都方面调派两万人的精锐铁骑南下,配合河南兵团的一个军进行作战。

夺取中原、燕云和草原马场之后,明军就在骑兵方面彻底甩开了南宋,一扫两宋在骑兵方面的巨大劣势,建立起了极为强大的骑兵部队。

通过战争的催化,当前明军可堪一用的骑兵数量已经超过五万,且基本上都是一人双马,动力十足,拥有相当的战术水平。

燕山马场和正在建设之中的辽东马场拥有马匹数量已经超过了八十万,苏咏霖打算用五年时间将其数量扩充到百万以上,并且建立一支十万人的常备精锐铁骑,纵横驰骋于帝国北疆。

除了十万人的精锐铁骑之外,苏咏霖还打算大力拓宽明军士兵的专业技能。

他打算争取让明军达到人人可以骑马的地步,到最后直接把优秀的战马当做战争武器,一般普通的驽马、骡子、驴子之类的则当做代步工具,建立军队的全骡马化,提高军队的机动性。

专业骑兵自然需要专业的训练,但是一般士兵仅仅只是骑马赶路,倒也不算太难。

他计划中的明军将会成为一支高度专业化、机动化的强大军队,拥有这个时代任何一支军队都远不能及的战术水平。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可就是眼下来说,明军依然拥有宋军远不能及的骑兵力量。

如果说水师方面南宋还能和明军一较长短,骑兵方面,苏咏霖就有底气直接把南宋打穿。

这五万人加上水师一万三千人的兵力,以六万三千人的精锐兵力执行这个任务,对于明军的战略目的来说,大体上是足够了。

随后,苏咏霖和参谋院商讨应该征调哪支部队进行作战。

一番讨论之后,明军高层一致决定征调河南兵团里战斗经验最丰富的周至所部游奕军,此战当以周至为总指挥,令他指挥五万军队向南宋江淮战区发起进攻。

命令很快确定完毕,并且用最快的速度发往相关各司进行准备。

中都禁军当中的骑兵,河南兵团下辖的游奕军,还有水师蛟龙军,三支部队需要同心协力,共同完成这次军事任务。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苏咏霖又抽空去了一趟工部军械局火器司,去视察目前大明朝的火药武器研发工作。

早些时候,他就把管型火器的图样交给了火器工匠们,希望他们照葫芦画瓢能尽快打造成功火炮,哪怕是只能打实心弹的火炮,对于目前的战争模式来说也是极为重大的革命性改变。

不说陆军,让水师装备可以轰击的火炮,就基本上就能让水战告别跳帮战时代了。

苏咏霖之前忙于战争和生存,对火器研发不甚上心,除了提供钱财和物资之外,就没有过问火器研发的情况。

等占据中都基本稳定局势之后,他才稍稍分出一些精力在火器研发上,而那个时候他就得知工匠们已经经历了四次失败了。

不是说工匠们手艺不行,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技术力,很快就用铁把管型火器打造出来了,长达三米左右的巨大炮身看上去的确威武不凡。

然后工匠们开始进行铁弹的发射试验。

也幸亏他们记住了苏咏霖让他们在实验的时候远离试验场地并且找好掩体的告诫,否则苏咏霖都等不到今天,就能给这帮工匠收尸了。

简单来说,就是不出意外的三次惨烈的失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