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恍然大悟(2 / 2)

加入书签

“玉儿,你可知为何禅先生会如此委屈自己吗?”

“还请姨娘示下,玉儿不解。”

胜玉似乎有些明白,却还是不是十分通透。

“玉儿,莲花公主也是前越王的掌上明珠,和你身份相当。

此次越王想通过莲花公主生辰来为莲花公主招婿,以达到其交结北方列国的目的。

可如今莲花公主被禅先生带出越国,与伯焉公子私奔,若是越王勾践知道,一定会大发雷霆而迁怒于吴国。

而且禅公子也知道有许多人想置他于死地,所以若是成为一个已死之人,就会让这些不轨之人失去了方向,反则更回恐惧。

玉儿,禅先生如此聪慧,自然是不想让你们知道,所以才自己委屈自己,你现在该明白禅先生的苦心了。

而姨娘忧心的是,胜玉你可要保守禅先生的秘密,对任何人都不能讲起。

若不然,就辜负了禅先生的苦心了。”

静妃一通分析,也是十分合情合理,胜玉听了也是十分感激。

刚才他兴喜是知道王禅未死,那么只要找到王禅,想来还没有他解决不了的事,当然包括现在王后被禁足在寝宫之事。

而且她也想借此宣传一下,让远在越都的勾践颜面尽失,也为吴国再增光彩。

可刚才听静妃一说,顿时吓得直吐舌头。

“谢谢姨娘提醒,玉儿若不得姨娘提醒,真是险些会误了鬼面娃的大计。

对了姨娘我肚子饿了,你的点心呢?”

刚才胜玉一直为忧虑所困扰,现在知道王禅没有死,所以就像阴霭的天空,忽然一下就放晴一样,那些忧虑已烟消去散。

这个时候才感觉肚子饿了。

“早就给你上来了,伸伸手就可以吃了,难道你还要让姨娘喂你不成。”

胜玉一看,这才发现,其实果品与点心在上茶的时候就已放在她的小桌边上。

只是她一时沉思,又一时惊喜,在眼前的东西,反而视而不见了。

胜玉有些羞涩,不好意思的拿了点心就吃了起来。

“慢点,姨娘这里虽然寒酸,可点心还是有够你吃的。”

静妃边说边为胜玉斟茶,到是一点架子也没有,与胜玉也算和得来。

胜玉吃着点心,到把自己来静王妃府的正事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玉儿,你一个人兴冲冲的来姨娘府上,不过只是为了求证禅先生之事吧。

若说如此,以玉儿的聪慧,不用点拔,两三日也就能想通,又何必如此愁闷呢?

我这里少有人来,玉儿能来姨娘十分高兴,你再吃点点心吧。”

静妃见胜玉吃了几个,显然是饿了,但也不得不提醒胜玉。

“谢谢姨娘,我已经吃饿了。

刚才得姨娘提醒,我来此还有真是有事求姨娘,那就是我想见见母后。

我回来也十多天了,可父王却处处躲着我,我去见母后也不让见。

姨娘,母后是您的姐姐,你知不知道此次为何父王会如此大怒,禁足母后呢?”

静妃微微一笑,其实她能猜到胜玉此行的目的,只是要让胜玉亲口说出来而已。

可笑完之后,脸上又变得为难起来。

“玉儿,你也知道这一年多来,你父王少有来我府上。

至于姐姐被王上禁足之事,我本也不知,只是略有耳闻。

听一些好事者说,姐姐被禁似乎跟太子之选有关系。

所以姨娘也不敢过多问及,并不知详情。

毕竟吴国大事,王上从来也不准后宫参与。

后宫参政,这可犯忌之事,若说得大了,会动摇吴国根本。

就算说得小一些,也是有驳王上颜面之事,吴国之事什么时候论到女人家来管了。

想来姐姐之所以被王上禁足,也是王上不想她参与太子之争,凭白陷入朝中争斗。

至于今日玉儿还访,本也在姨娘意料之中,玉儿关心自己的母后,其中之孝,犹为可嘉。

不过玉儿,姨娘到也不与你生分,有几句话,不知该不该跟你说?”

胜玉一愣,心里的猜测还是八九不离十。

“姨娘请讲,玉儿恭听。”

“玉儿,女人这一生,其实很多事情都不能作主,就如同婚事。

此次出使越国,你也清楚越国莲花公主之事。

有些事情,涉及列国大事,身为女子还是远离一些。

我知道你与山儿还有波儿兄妹之情都不错,可不论吴国选谁做太子,姨娘希望你都不要参与其中。

而且若你参与其中,王上会更加为难。

姨娘这一辈子,也曾以为自己了不起,年轻之时,也做了许多错事。

现在想来,已是追悔莫及。

到如今人也老了,才知道这世间一切,争来争去都是虚幻,算计到头终是空,得到的你也留不住,带不走。

得不到的,只会徒增人的烦恼。”

胜玉一听,心里又郁结起来。

静王妃所讲,也是人生感悟,于一个女人而言,相夫教子,该是最大的幸福。

而且胜玉想起,王禅曾给她观过相,就说她会因此卷入太子之争,而且有可能会丧命。

若她能抛开一切,说不定又能改换命运。

可她却也不愿看着兄弟相残,但她也不知该如何解决此时心里的纠结。

所以她想见见王后,见见吴王。

而吴王也算准了她的心思,所以她出使越国回来,却并不能像其它使臣一样,得到王上接见,回报出使情况。

“姨娘,您说得玉儿清楚。

只是我想见见母后,母后一个人被禁足于寝宫,十分孤独,若我能与母后聊聊,说不定能劝母后不要管太子之选。

姨娘你能不能帮我跟父王说说,让我陪陪母后,那怕是见一面也可以,胜玉保证并不会给父王添忧。”

胜玉还是不想放弃,也想通过静妃来帮她通融吴王。

“玉儿,王后之事,只是我的猜测。

依我对王上的了解,若只是涉及太子之争,该不会如此罚戒。

最多让她呆在寝宫思过,可若说连波儿与山儿还有你都不能相见。

可见必然还有其它更严重的事情,这我也不知道了。

既然玉儿信任姨娘,而你孤身来找我,就算被王上处罚,姨娘也会帮你说情。

想来王上这几日也会来我府上坐坐,姨娘还真要感激于你呢。”

静妃说完,也是淡淡一笑。

胜玉却有些疑惑了,于是问道:“姨娘,刚才你不是说父王少有来你这里。

况且我听护卫说父王这些日子身体一直不好,为何姨娘如此肯定父王会来宠幸你呢?”

“傻丫头,你都想那去了。

你今日是不是去过王后寝宫,然后护卫又不让你见。

你才一个人来我的府里找我。

如此说来,那些护卫自然会禀报王上,而王上担心于你,自然会派人保护你。

你来我这里,并不是什么秘密,所以王上自然会知道。

若是王上知道了,他当然也会想了解你来我这说了些什么。

你可知王上视你为掌上明珠,比之任何一个王族公子更甚。

他不让你见王后,其实他的心里也会难受。

所以姨娘捉摸着,王上会来姨娘的府上探听你的心思。

此事顺理成章,并非什么难测之事。”

静妃分析得十分在理,胜玉一听,当然明白。

只是静妃虽然说得十分轻松,可若要领悟这些,普通人还有些难,可对于静妃似乎对此十分在行一样。

“那就有劳姨娘了,玉儿也不打扰姨娘休息,这就回府了。”

“那好,外面已为玉儿备了马车,你是吴国公主,也该有些礼仪,以后可不准一个人随意在吴都闲走了。”

胜玉一听,到也是有些惭愧。

静妃所说,也确实是为胜玉着想。

在去往越都的路上就有人要刺杀于她,幸得有鬼谷王禅,若不然,纵是十分吴国公主,也早就丢了小命。

胜玉对着静妃一揖道:“不敢再劳姨娘相送,玉儿自己回去就可。”

“就依你吧!”

外面的丫头已经进来,送胜玉出府。

静妃一个人看着胜玉的背影,也是十分满意,微微一笑。

其实胜玉来访,对于静妃来说正是时候。

刚才静妃对于王禅之死,只是稍有怀疑,毕竟传到吴都的都是王禅的死讯,至于怎么死,其实都已不重要。

而王禅的死对于夫差的争位来说,至关重要,作为夫差的生母,她当然也十分忧心。

可刚才轻轻一提,胜玉回想去越都的种种,到让胜玉想通了这其中关键。

而静妃也从胜玉的判断中可以明确鬼谷王禅并未真死。

如此一来,若与现在的吴都情势相对,到正合相助夫差的形势。

所以此时静妃也算是心中大定,心情自然也好得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