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君臣之道(2 / 2)

加入书签

若吴国因内乱祸国而被越国趁虚而入,则有灭国的可能。

若此时吴国灭,而越国强,楚国因为与吴国相争多年,兵甲不足,处于弱势,则无力对抗越国,同样面临被吞灭的危险。

孙爱卿有言,兵者国之根本也。

楚国若无吴国牵制于越国,那么吴灭之后楚国也会步入后尘。

所以只有吴国压制于现在的越国,才会让楚国有喘息之机。

而若楚国与吴国交好,那么吴国也才有机会消除后顾之忧,这是相互牵制之理。

列国形势也非不可变也,此一时而彼一时。

楚国当年就是因内祸才让吴国有机会攻入楚都,强楚只因一次战败,就需十数年时间来恢复。

再何况于吴国呢?

想当年齐国强盛一时,是因为君臣团结,内无祸而外则无忧。

吴国在本王与三位爱卿治下,才有如今的强盛,伍爱卿可知本王为何要设三位重臣。

其实与刚才本王所讲是一个道理。“

吴王边说这看着两位重臣,知道他们对这些形势并非无睹,而是十分认同之事。

”你与孙将军虽然一个治军一个治国,而伯太宰管理列国之交与宗室事务,则相互牵制。

本王并不会让你们其中一人坐大,而权倾朝野,影响整个吴国大计。

三人牵制比之两位权臣要稳固得多。

于国也好,于你们作为臣子也罢,都有保证。

而吴国也才能尽展三位之才,正是相辅而相依的道理。”

吴王再次长长的,慢慢悠悠的说着,边说边喝着茶水,也算是与二位重臣交流着自己的想法,并不忌讳。

由此看来吴王阖闾本就是胸有大志之人,并不会因一时得失与恩怨而失了判断,也并非没有主见之人。

他之所以依重于王禅,其实也早就有了自己的考量,吴、楚、越之间,吴与越有同样的野心,所以难与交好。

可若吴国欲图强,则与此时弱势的楚国相交,是最好的时机。

他相信王禅能在楚国也掀起风云,这吴楚相交搭桥连线,共抗越国。

正是时也势也,一时一势。

“老臣明白,此一时而彼一时,老臣一切听王上安排,并无异议。”

吴王再次一笑,心情大好,并不像是连失两位至亲之人。

“伍爱卿,你虽然嘴上如此说,可你却并非像孙将军。

孙将军行武之人,并不善长于苟同他人之见。

若今日本王不能说服于你,本王也于心不安。

山儿空有其名,这不管是他人所言,还是本王主见,但有一点本王可以透露与你还有孙爱卿知道。

蹶由王叔其实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幽冥杀手组织的尊主。

他支持于山儿其实也是另有它图,并非单纯只为山儿,为了吴国的将来。

伍爱卿你可知道,到现在为止,难道你还要支持山儿吗?”

吴王把秘密透露给伍子胥与孙武,就是要让两人知道此中事情的复杂性。

要让伍子胥明白,若是选择公子山将来当上吴王,也不一定会善待于他,因为公子山还不是最终能做决定之人。

“王上,这是不是鬼谷王禅所说,难道他真的没死吗?”

“伍爱卿,刚才本王已经说了,鬼谷先生之智比本王还要看得远十数年。

依他之智,若得本王支持,任谁也不可能在吴都抛起风波。

吴国将来要与楚国交好,正面对抗越国,这样才能除掉后顾之忧,只有差儿才能实现此愿。

也人有差儿才有此志,能够对抗于越国,保吴国平安。

若不然本王是不会让波儿如此轻易死掉的。”

吴王语气坚决,也不容伍子胥再言,这已算是给伍子胥最后的一点提示。

那就是明确了吴王本人的意思,让伍子胥有机会改弦易张,这样才能与新的吴王相处融洽。

而不会因为太子之选而有嫌隙。

并且吴王也再次展露了吴国将来的谋略,那并非只是想相安了事。

而是要去除西边的楚国威胁,而把精力放在越国之上,若吞灭越国。

而楚国又不能恢复强大,那么吴国也就有机会吞并楚国。

到那时就算北方列国一起攻伐吴国,吴国也有能力对抗,也才有机会真正的称霸于列国。

少年志远,而暮年志坚,并不会有所改变。

吴王阖闾如此隐忍,可以说亲手制造了两个儿子的相残,也只是为了长远之计,不想吴国再现当年他夺位的情形。

伍子胥一听,心里也是徒生悲哀。

他对于吴国将来能否称霸列国,甚至取周而代之并没有太多的奢望了。

年岁已大,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

可他年轻之时发下的宏愿,灭楚的决心也是一直未有改变。

之所以如此图强于吴国,也是想再有一日挥军西进,一举灭了楚国,实现当年他的愿望。

此时吴国长长一段倾心相谈,也是肺腑之言,于时于势都是吴国之选,他也没有反驳的理由。

“王上,鬼谷王禅其智天下无双,若不能为吴国所用,时势一变,也将成为吴国之祸,还请王上慎虑,非老臣与之有任何恩怨之私。”

伍子胥此时说得也是实话,鬼谷王禅无论走到那里,都会是大才之人,可若不能所用,也会成为最大的威胁。

“伍爱卿难道有什么办法可以对付鬼谷先生吗?

不论其对时势的把控,就依其武技,大周天下还难有人与之匹敌。

本王对鬼谷先生也是又爱又惧。

爱之此时一心为保吴国不乱,能与楚国交好。

惧的是若他回楚国,楚国自然也会因他而强,那时他又会成为吴国亲新患。

可他即是天传闻之中的天赐灵童,本王又能如何,或许这一切都是天意。

本王也只能顺应天意而已。”

吴王最后也说出自己对王禅的看法,实也是庆幸之中的无奈。

感觉得到王禅将来的威胁,可却没有办法将其置于死地。

就如同越国传来王禅之死的讯息,吴王也是十分矛盾。

此时伍子胥提起,也让吴王不得不感叹,毕竟他也只有三个月的时间。

若回到年轻之时,他或许可以成为王禅的朋友,可现在已经没有了办法,两人相交,只能是相互成全之事。

【作者题外话】:这几章重点写一写悲剧人物吴王阖闾,在历史上对他的评价非常高,他与三位吴国功臣的君臣关系历来为后代所效仿。

而且吴王阖闾也是让吴国真正走向强大的关键之人,比之同时代任何一外君王都毫不逊色。

他当然也有自己的思虑,而并非一味听鬼谷王禅的计谋,若是吴王阖闾是个浓包之人,也体现不出鬼谷王禅的聪慧。

每个配角的人生都会很精彩,有的让人可叹可悲,有的也会让人同情。

但主题却是不变的,那就是人性与人,同时也一直围绕着开篇之语:一怒则诸侯惧,安居则天下熄。

出生之时,婴儿一哭,天地变色,此时的鬼谷王禅还没有到怒的时候,希望读者多给些支持。

此书一共几个部分,吴国风云、楚国风云,田氏代齐、三家分晋,由春秋至战国就是因鬼谷王禅。

七是一个很重要的数字,希望大家一定要记得,在西施生辰时曾下过笔墨解释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