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坦诚相见(2 / 2)

加入书签

王禅也是十分机灵,知道今天自己来的目的。

所以就抛出疑问,而且十分坦诚相见,这样可以先解伍了胥之惑。

那当伍子胥没有疑问之后,王禅再问,那伍子胥就也只得如实告诉于王禅了。

伍子胥听王禅一说,也是嘿嘿一笑,看了看王禅,知道王禅打的鬼把戏,可却又不得不入王禅的套。

“那好吧,既然你如此坦诚,我就想问问,王后难道真的是被夫概所杀吗?”

王禅一楞,他虽然心里也知道杀王后的真正凶手,但他还不确定。

而且现在谈王后之死,已没有太多意义,可伍子胥却偏偏问起,这说明伍子胥也深思过此事的蹊跷。

“相国明智,实让小子惭愧,至于夫概其人,小子一直对他不甚了解。

只是听闻当年夫概公子的身形与小子有些相似。

但想来相国大人也清楚,与小子身形相当的,也是大有人在。

现在来吴都领赏的假夫概公子该也有十多人吧,所故相国大人才会有此一问。”

王禅虽然并不参与吴都的刑讯之事,可还是略有耳闻。

自吴王下了悬赏之后,吴都有十数人都说自己就是夫概公子,要领赏,同时也领吴国之刑罚,到让处理此事的伍子胥有些头疼。

当然这里边也有不少是越国范蠡所培养的死士冒充,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混淆视听,证明夫概公子并不在越国。

“原来如此,既然这样,老夫也知其中之义了,也算你真诚所说。

本来此问是有些为难,毕竟当时你也不在场,而且想来你也未见过真正的夫概公子。

那么老夫还想问鬼谷先生,王上所中之毒真的是你所说黑暗之花,而且没有可解之药?

那么王上至底还有多少时日?”

伍子胥还是问了他最想知道的事,吴王所剩的日子对他而言才最为重要。

若王上所中之毒还能撑三五年,那么他还有机会实现灭楚的志向。

可若说王上所剩时日不多,那他也只能暂时认命,寄希望于下一任吴王了。

“相国大人,其实越国之所以发国书要吴国三个月交出莲花公主,若不然就会兵戎相见。

而吴王所发越国国书所指时日也是如此,相国大人实际上已经猜测到了。

只是想让小子验证而已,吴王的时日并非小子可以谋算之事。

这时日该是下毒之人,也就是王后故意透露,这该不会偏差太多。

纵然是有小子教王上的一些练功法门,也只是保得王上一时不会毒发而已,却也改变不了毒入骨髓的事实。”

王禅虽然没有正面回答,却也顺着伍子胥的猜疑来证明,这也让伍子胥面带悲意,长叹一声。

伍子胥与当今吴王阖闾,算是列国之中君臣互敬的榜样。

当然也包括吴王与孙武还有伯否的信任。

这四人亦君亦臣亦友,于吴王而言用人不疑,该算是知人善用,也是三人的伯乐,是三人的知遇知交。

而三人也用心铺佐吴王,让吴国能在列国之中强盛起来,成为大周天下不可小视的一方霸主。

王禅能理解伍子胥此时的悲怯,一个去日已知的等待,最是让人难以煎熬。

“未曾想王上一生戎武,胸怀大志,最后却受身边人毒害,实让人唏嘘。

那么现在老夫也理解为何鬼谷先生一直鼓舞王上攻越了。

这一切都是为吴国安稳,为新王铺路。

王上既知归期不远,所以宁可死在沙场,也不会死于床塌。

这也该是王上最后的一点心愿,难得先生如此成全,老夫也衷心感谢于你。”

伍子胥面带悲意,眼中带泪,站起身来,躬身对着王禅就是一揖。

这让王禅也是有些受宠若惊,急忙扶起伍子胥让他坐下。

“既然如此,你就问吧,老夫也会有问必答,不会让你失望的。”

王禅也是有些不好意思,在此时节,伍子胥对吴王伤怀之际,却要再问过往之事,心里有些不安。

“既然你觉得不好意思问,那我来告诉你吧。”

伍子胥看着王禅脸上变化,也猜出王禅的心里想法。

【作者题外话】:本来有些章节无须解释,只要读者们用心品读,一定知道个中来由,可慢慢发现读者越来越少,写得隐涩当然也是其中的原因。

所以在此章有一些说明,若是读者们有疑,自然可以回过头去再看看,每一章都有伏笔,只要认真口读,想来你们也会像我写此小说一样,沉醉于其中。

同时谢谢一些新增的读者,为我投着十分珍贵的银票,此书不然不负大家的期望,一定会成为不一样的网络小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