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伴君如虎(2 / 2)

加入书签

三位重臣也是微笑以对,心里却都有些嘀咕着。

吴王向来自负,用兵伐谋,一向十分武断。

虽然孙武来吴,得吴王信任,统领吴国兵甲,兼之在兵法谋略之上,无人出其右。

可在吴王面前,都一直十分谨慎,并不会忤逆吴王之意。

当年攻伐楚国,已连破数城,而孙武并不赞成全兵深入。

孙武觉得举一国之兵深入一国腹地,十分危险。

可吴王还是领三位重臣执意攻代,一举攻入楚国都城。

当时吴王曾自负的问过三位重臣:“你们原本都说不能攻入楚国国都,也不可取胜,可今日本王一样攻破楚国之都。

你们有谋有略,却少了本王的胆色。

沙场之上,谋略在先,可对敌之时,还需要胆色与武力,这就是本王与你们的区别!”

那时的吴王何等风光,又是何等自负,有一股不把天下英雄放在眼里的霸气。

只是后来夫概篡位,险些得逞,若不是孙武领兵有方,进退得当,留有余手,才快速解了吴都之乱。

自此事之后,才让吴王深解孙武之虑的长远,也更回依重孙武,而少了一些自负。

今日如此问询夫差,一是想验证夫差的用兵之能。

二也怕是想在三位重臣面前有心显摆一下吴王儿子的本事。

“回父王,儿臣虽然自小跟随孙将军学习兵法韬略,也曾领兵作战。

但那在父王及三位重臣丰功伟业之前,都不值一提。

儿臣本不敢在父王及三位重臣面前妄语兵法韬略

可儿臣自知不才,也愿说出自己愚见,让父王与三位重臣多多指教。”

夫差也是十分善长领会吴王之意,先谦虚一番,再顺势而为,让人觉得他尊老而重师。

吴王十分满意,看着夫差,又示意让他坐下。

“本次出兵,已是列国周知。

我吴国与越国若不相战一场,自然是连越王勾践都不会甘心。

所以此次本王亲征,主帅勿须差儿再选。

而副帅人选,却让本王十分为难,不知差儿如何定夺,你觉得谁可担此重任?”

吴王此问十分有深度,也十分考人。

若说用兵,吴王还要逊于孙武,吴王亲征,最好的人选自然是孙武为副帅了,此事并无非异。

而且吴王当着三位重臣之面问起,并不召吴国其它朝臣,这说明吴王心里已有人选,而且就在其三人之中。

“回父王,此时吴国国葬之后,父王亲征,而楚国又阵兵边境,吴都不稳。

所以孙武将军需驻守吴都,兼顾吴楚边境,如此才能为父王出兵解决后顾之忧。

孩儿认为孙将军不宜为副帅。

刚才父王也说过,国以民为重,民以食为天。

此时春耕之际,是国计民生之大事,吴国出兵,粮草为先,吴国百姓一年生计也全在于此春耕。

而相国大人主持吴国内务,治理吴国百姓,兼治境内水利农牧,是为父王出兵的后勤保证。

此次出兵,相国大人也不亦为副帅。

出兵越国,虽为两国之伐,却也与列国紧密相关。

此时国葬已毕,最佳副帅当是太宰大人。

太宰大人虽然掌管列国之交及宗室事务,但年轻时期也是兵法大家,文韬武略。

只是我吴国有孙将军统领一国之兵,所以才退居后方。

太宰大人若为副帅,与父王正是相得益彰,对越国也是一计攻心之谋。

不知儿臣所说,是否符合父王之想?”

吴王一听,脸带微笑,十分满意。

却是对着三位重臣说道:“你们看看,这个差儿呀,对三位爱卿还是十分了解。

对此次征越大事,也算是小有所谋。

只是差儿所说,却也有些偏颇。”

夫差一听,到是一楞,就连三位重臣也都觉得疑惑。

刚才夫差所分析事理据在,也是符合现在吴国形势。

孙武若出兵,势必造成吴都空虚,让楚国有机可趁。

孙武镇守吴都,就算吴王身败,越国也不敢轻易深入吴国。

而伍子胥一直对伐越不感兴趣,而且此时春耕也到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理由。

正顺了刚才吴王的意思,也算是十分体贴吴王内心之想。

此时吴王一说,大家都看着吴王。

“差儿,非是父王驳你。

你是不知三位爱卿之能。

若论兵法谋略,列国之中当推孙爱卿。

可差儿不知,伍爱卿与伯爱卿也是兵法大家。

只是在我吴国有了孙爱卿,才退而居次。

三位爱卿于我吴国皆是全才,不论任何一人放在其它列国,都可算是中将军之才呀。

刚才差儿所举荐伯爱卿到是深和我意,既解决后顾之忧,又兼顾后勤供给,该是上上之选。

只是不知伯爱卿可否陪本王这老朽之躯再上沙场,征伐越国呢?”

伯否一听,心里其实早已知道会是此番情景。

自前日吴王醒来,亲询虎丘地宫之事。

伯否就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知道吴王虽然信任于他,可却也成了吴王的一块心病。

用万余人引鬼谷王禅之事,虽然做得严密,可越是秘密之事,那么知道之人就越危险。

吴王一世英明,在列国之中也算得上是一代枭雄,威震列国,他是不会任知道此秘密之人留在世上的。

伯否亲自处理了此事,此时没有功劳,反而成为其后患,若吴王不除自己,那将留下后患。

此时伯否算是真的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伴君如伴虎的。

可伯否还是十分会意,立时跪在地上大声回道:“老臣愿领副帅之职,随王上征伐越国,虽死犹荣!”

伯否已是做好陪吴王一死的心理,所以此时说话语气坚决,毫不含糊。

“差儿,快扶伯爱卿起身。”

夫差一听,亲扶伯否再次坐下。

“有伯爱卿陪本王,实是本王幸事,此次出征,有就劳伯爱卿为本王主管一切后勤内务了。”

吴王说完,脸带笑意,亲斟一杯茶递与伯否。

伯否一看,只得再次起身躬接王上奉茶。

脸上虽然面不改色,可心里却是死灰一片。

【作者题外话】:今天发的两章,其实与早前的两章“教子有方”相互应证。

那两章吴王醒来,而夫差对王禅有了杀心,吴王一副大义凌然,仁信的形像训斥夫差,要知恩图报。

可夫差一走,吴王就安排伯否地宫大计,形成反差。

这两章却反了过来,先是写吴王的狠劲,再叙述吴王虚假的恤民之情,最后通过父子的窜谋,把知情者伯否推向死局。

从另一个侧面描述一个枭雄的暗黑心里。

前期大家读来,觉得吴王实在可怜,妻子背叛,兄弟反目,父子相戮,失妻(亲手杀的)失子丧女,一副隐忍大度的高大形像。

可这几章却用矛盾的不同场景还真实描述一个暮年枭雄的本色,也让大家吴王阖闾的形像更真实一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