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真戏假演(2 / 2)

加入书签

“公子光,你不用狗急跳墙,好戏还在后头呢?

若说本王有些小题大做,可战场之上,你不攻伐,我只能如此,演一场大戏,让两国兵甲看看你公子光的真面目。

现在你急燥也没用,后面的戏还望继续捧场!”

越王勾践坐在后面,却一直观注着吴王的一举一动,看到吴王如此气急,此时的越王勾践也是志得意满,语气之中充满了无耻的挑衅。

紧接着,刚才的假夫概与假淑敏王后再次登场。

这一次,假夫概一改刚才失魂落魄的样子,俨然一副君临天下之威。

而淑敏王后也像换了一个角色一样,依然是王后之身,却像是与夫概是夫妻一般。

两人同样十分恩爱,坐在刚才的桌上。

“王上,现在你终于坐上吴王之位,大志得以伸展,臣妾敬王上一杯。”

假淑敏王后的语气中带着夫妻那种温柔与暧昧。

如此让众从皆知,此景该是当年夫概在吴都自立为王后的情景。

“有劳淑敏,今天我终于可以一登吴王之位,以后我们一同为吴国百姓谋福,有淑敏在此夫概此生足亦。”

两人说完,还是喝着交杯之酒,情深意浓。

可大家都知道,当时淑敏王后已是吴王阖闾的妻子,也是吴国的王后了。

却如此不顾廉耻,与夫概形同夫妻,实是失节败俗之行。

而败低王后,就是在有意贬低于吴王。

此时吴国边境之内,许多兵甲都向吴王看来。

这些兵甲怀疑和同情的目光,像一道道炽热的火光一样,烧得吴王身体冒着冷汗。

当年他夺弟之妻,而夫概称王之时与王后如此苟且,实让人不齿。

正在大家义愤之际,越国军中再次冲出一人,一身戎装,身带长剑,正是假吴王。

“来人啦,把王后带走。”

十几个扮作吴国护卫的越国兵甲,押着假淑敏王后就朝身后走去。

假王后在离去之时,不忘深情的呼唤着假夫概的名讳,十分不舍。

此时场中只剩假吴王与假夫概公子了。

假吴王看着一身王服的假夫概,怒火冲天。

“你这无耻小人,竟然勾引大嫂,还妄图夺取本王辛苦得来的王位。

你可知,本王为了得到此位,刺杀王僚,又刺杀庆忌,何等不易。

你竟然痴心妄想,今天你难逃一死。”

“大哥,我本不想自立为王,只是想为吴国百姓而谋。

想你为了你的野心,东征西讨,让吴国与相邻列国民不僚生。

你身为吴国王上,并不体恤吴国百姓之苦,只会把吴国带入无尽深渊。

而我与淑敏本就是相亲相爱的恋人,你当年夺走她,我今日取回属于我的淑敏,难道就有错吗?”

夫概一脸无辜,语气十分真诚,而且似乎说得也有道理,让两国兵甲都十分同情。

不错,当年吴王夺弟之妻,若说有理,那今日弟夺回自己的妻子,这又有何罪?

可假吴王却是狂笑不止,大声说道:“哼,你是什么东西?

敢跟我比,我身为长兄,自然有权夺你之妻。

可你只是一个卑微的弟弟,不助我穷兵黩武实现我的野心,却想坐享其成。

今日我不杀你,天理难容。”

假夫概此时知道必死无疑,却也不惧,而是站起身来一样狂笑道:“公子光,你虽然一时得志,可你如此不义,必然要遭天谴,日后必定断子绝孙,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来吧,让我见识一下你这个卑鄙小人,是如此屠兄杀弟的!”

假夫概说完,一副大义凌然之像,一点也不把生死看在眼中。

而假吴王也是狂笑着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成全于你!”

假吴王话才说完,一剑刺向假夫概。

假夫概并不躲藏,也不回击,而是挺身而出,正中一剑。

假夫概胸前顿时血流如注,一股血喷涌而出,竟然喷了假吴王一脸、一身。

假夫概一脸痛苦,狂笑着,挣扎着慢慢倒下。

而站在一旁的假吴王却是一脸血污,也是狂笑不止,十分狰狞,让人不寒而惧。

此时两国兵甲再次沉默。

越国军中,再次走出数个假的吴国护卫,用吴钩铁枪架起已死的假夫概直接抛入界河之中。

血污再次染红了整个界河。

吴王看到此处,知道身边到处是异样的目光,让他有如身受万箭寒芒。

看着此情此景,万分恼怒,却只能化作一腔怨血,一口喷了出来。

险些跌落马下,只是孙明得伯否示意,一直扶着吴王,这才让吴王立住身体。

伯否此时也知道,原来夫概早在自立为王之后,就已被吴王斩杀。

那么后来的夫概杀死淑敏王后之事,就并非真实夫概所为。

那个杀死王后之人,不言而喻,就是身边的吴王。

而他却假借已死的夫概名义,杀了淑敏王后。

刚才假夫概所言,只是吴王人生中一小段插曲而已。

杀兄(刺杀王僚),杀弟(斩杀夫概)。

实在心狠之极,让人恐惧。

“公子光,个中之事,只有你最清楚。

虽然你一副假仁假义,欺骗世人,可本王却对你所做所为十分清楚。

我看你今天气急攻心,显然是对当年所作并后悔。

由此可见,你之心有如禽兽,实不足与本王相对而立。

本王今天也乏了,就不再演了,这场大戏也让大家看清你的真实面目。

若你有胆量,尽可挥师攻来,本王坐等你这个不义之人。

若是你没有胆量,明日此时,本王还将为两国将士再演一场。

明日之戏,必然让世人明白你豺狼本性,让天下人知道你公子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下作之人!”

越王勾践依然十分得意的,拂袖而去。

只留下这血淋淋的场面,以及两国数万兵甲对峙界河两边。

吴王脸色苍白,在孙明的搀扶之下,返身回吴国军营。

他未想到,他这一生的污点,却没有逃过对手的探察,在此年暮之时,竟然横遭敌手**。

在数万吴越兵甲面前,颜面尽失,实是一生之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