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楚王大智(2 / 2)

加入书签

当年子常为得此剑不惜谋害郑卫使臣,却又得之不得,这正是贪欲之人的毛病,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得到,越有诱惑力。

而若楚王依然持在此剑,那么楚王必然会因此而陷入危险,可若是赐与王禅,那事情就不一样子,既可体现楚王对王禅的恩宠,又可把此矛盾转移到王禅身上,而王禅武技高超非是普通之人能敌,也正好可以利用王禅除旧这些贪欲此剑之人,正是一举两得。

而且这样也可以引蛇出洞,把子常引出,让王禅解决掉子常,也就不了一个潜藏的危险。

所以楚王此时提出,而且要在三日之后大朝会上公然亲自赐与王禅,说明也是别有用心,谋算深远。

王禅一听,嘿嘿一笑,起身作揖道:“谢王上如此大方,剑本是利器,不详之物,可微臣却之不恭,愿受此剑。”

楚王一听,知道王禅明白他的意图,也只得脸上尴尬一笑道:“有先生如此胸怀,本王庆幸。

子常是本王王族叔祖,可他却在楚都作下恶事,依律百死难恕,可本王却不想让人骂本王无孝不仁,子常王叔祖交由先生来处理,本王十分放心。

而且对于王祖母本王一直心存敬意,可若她谋略不利于我楚国中兴,先生也可酌情处之,不必请示本王。

本王信任先生,也知道先生一心为天下百姓而谋,并无私心,若非逼不得而已,先生不会轻易动武。

听闻先生自出道以来,尚未亲自斩杀于人,足可见先生仁善之心。

所以先生是此剑最好的主人。”

“王上放心,若有人不利于楚国,不利于百姓,微臣绝不会姑息,包括王祖母,只是在下也是十分为难,有些事涉及两位公主有所隐瞒,还望王上见谅。”

“有先生在,本王知道与否并不重要,过往恩怨本王实在不敢招惹,一切都要劳烦先生了,只要先生不觉得本王有些造作,把如此家丑之事让先生来为本王处理,实在有失君子之风,本王就感激倍致了。

本王也知此次吴国派出伯否太宰来楚,也是对楚国的重视。

而且伍相国之孙化蝶玄女不计前嫌为北方求雨功成,又力阻水怪蛇灵有功,救得万千百姓以及列国使臣,还有楚国群臣以及本王、王后、母后、王祖母等,本王心中实在愧咎难当。

回想当年伍氏一族及伯氏一族忠于楚国,对楚国功勋卓著,却无辜蒙冤受辱,实在让人痛惜。

所以本王将在三日后大朝会上再发旨令,召告天下,由本王承担当年对伍氏一门及伯氏一门的一切冤假错案之责,亲向伍氏及伯氏一门致歉,发布罪己召,洗清伍氏与伯氏冤由,还两门清白,让忠烈之魂得以安息,并归还伍氏及伯氏一族当年的产业房舍,让他们的后人可以放心安居于楚国。

由此以表本王对楚人爱戴与忠诚,同时也体现本王与吴国交好之心。

不知先生觉得本王此举是否妥当?”

王禅一听,也有些意外,但也觉得楚王此举到也心胸广阔,知错必咎,实不可多得。

“王上胸怀楚国,实让微臣钦佩,微臣并无异议,在此代表伍氏及伯氏一族感谢王上。”

王禅也是行了一个在大礼,跪在楚王面前。

楚王也是及时扶起王禅,让王禅就坐,并且亲自再次为王禅斟茶递水。

“先生不必如此,这是我楚国王族欠伍氏与伯氏一族的,自该由本王来还。”

“有王如此,实是楚国之幸,大周天下之幸,微臣感怀泣零,衷心钦佩。”

王禅也是喝了一口楚王亲斟的茶水,表达了敬佩之情。

“能得先生称赞,本王心满意足,看先生面有忧色,难道还有什么让先生烦忧之事?”

楚王也是善于察物观人,见王禅脸上有些忧虑,所以也是问起。

“回王上,并无忧虑之事,只是此人也是故人,微臣已有决定,会亲手处理此人,并不敢有劳王上问询。”

“本王知道,该是前左相国李悝之事,本王当时也有猜测,却也难与相信,既然如此,不知道也罢,就全权由先生处理,免得再添烦忧,只是要烦先生为本王多烧几只香,让李相国早日得以超脱。”

王禅一听,也是心里一惊,楚王看似并不聪慧,可谋略与观察却并不逊色,而且所作所行,都充满着大局之观,不会因一时之失而愤怒,更不会因一时之得而喜形于色,十分沉稳大气,不失君王之威。

“谢王上体贴,李相国本已逝去,此事也该有个了结,只是与李相国已无关系。

而且想来将来会与子建王叔一起会得到了结,王上不必忧虑。

若无其它事宜,微臣这就告退了。”

“好好,本王送先生。”

楚王站起身来,欲送王禅,王禅只是作揖行礼,却摆了摆手,微微一笑道:“不劳王上,微臣告退。”

王禅说完,人身一闪,就已离开了楚王的书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