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西宫夷陵(1 / 2)

加入书签

第五百四十四章西宫夷陵

西宫夷陵,本不该算是秦国王陵,是当今秦王追封。

自哀公上位之后,就被封为太子,只是哀公执政秦国三十六年,他没能熬过哀公之寿,就先哀公而逝。

自当今秦王上位以后才追封他的父亲,也就是赢盘的祖父为秦夷公。

从秦王继位史来看,并没有他这一位秦王,所以陵园也较其它真正的秦王的要小。

可自当年秦景公之后,其墓葬已经与天子墓葬规格相当,超出其它诸侯列国。

当然也正因为有秦国这例,吴国王阖闾的墓葬也是按天子规格来办,所以地宫才如此宏大。

刚才青裳有惑,其实若依常理来论,却又十分正常。

王禅是楚国使臣,出使秦国,顺路祭拜秦王之父的陵园,以示对秦王的尊敬。

而此陵也是赢盘祖父之墓,这意义就更加好理解了。

若是祭拜其它秦王的陵墓,反而没有如此效果,毕竟自大周秦之先祖非子以来,也有不少秦王之陵,而唯独此墓,虽然并非真正的王墓,可却与当今秦王及当今太子关系最为紧密。

而秦夷公也是楚国孟赢王祖母的大哥,这一层关系也是秦楚相交的一个联系。

陵园朝南,是坐南而北之地,与南方墓葬有别,也是依此地之势。

此地四周到十分平整,并无高大山丘,只有一些低矮的松柏,而整个陵园,皆用白玉砌成,两根高大的华盖是全陵的山门之所,一共三层台阶之上,才到陵园。

整个陵园与南方相似,高大的封土堆四周都用白玉砌成,足有丈余。

而围绕着陵园之外,尚有三丈有余的宽大步道相连,一排高大的松柏置在步道边上,正与陵墓相对,却又与外围的松柏相差别。

此时赢盘带着三人来到墓碑之前,已有属下准备并摆好的祭祀用品,这到十分充足,看起来秦国对已故先人十分尊重,自己反而却十分节俭。

“鬼谷先生,两位公主,这就是先祖之陵。

先祖历二十多年太子之位,只是可惜未能继承秦国大统,因病而逝。

可先祖辅佐曾祖有功,当年未按秦王之礼来建陵园,可父王知先父之功,继位之后,也依秦王之礼尊之,并追认选祖为夷公。”

赢盘说完,亲自点燃三只青香,跪在墓前十分恭敬的叩头祭拜,然后才缓缓起身,对着王禅与两个公主一请。

王禅与两个公主也都各执三只青香,站在墓前深揖一躬,祭拜秦王之父秦夷公之灵。

“秦夷公之灵,在下楚国鬼谷王禅,今日出使秦国,促秦楚两国交好,特来祭拜先灵,还望先灵保佑秦楚百年交好,天下太平。”

王禅像是怕秦夷公先灵不认识一样,自报家门,祭拜秦夷公在天之灵,以保佑秦楚之谊。

“在下身为长孙,代先祖谢先生及两位公主。”

赢盘说完,也是对着三人的揖以表达谢意。

“有劳太子相带,敢问太子当年先祖该是天命之时,为何却因病而逝,不知先祖是得了什么病?”

王禅一问,两个公主也是眉头大皱,在死人陵前问别人死因,这似乎有些失礼。

况且以现今大周天下百姓生死,其实能到知天命之时已算是长寿,十分正常,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不可王禅为何会有此问。

赢盘到并不奇怪,反而苦笑道:“先祖一直辅佐曾祖治理秦国,身为秦国左庶长,兼管秦国内务,日夜操劳,身体虚弱,有如油灯,为我秦国油尽灯枯,身体衰竭而去。

当年我的曾祖也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十分悲痛,自责不已,以至曾祖未过多久,就于两年前也就仙逝了。

当年曾祖知我先祖体贴百姓,所以就把此陵建于雍城这西宫之中,守望着大秦疆土。”

王禅一听,侧身一看,若依着墓碑之向看去,却正是巴蜀与楚之方向,而西宫地势较高,虽然并非山丘,可这黄土高原之上,这里却也视野开阔,一望无际,那些连绵的山就好像就在这西宫脚下而已。

“太子殿下,此地距秦都尚有多远?”

“不足十五里,这里有十数人在守护,平时也都会清理这陵墓,保持着整洁,父王也常会来此祭奠先祖,独自在陪先祖说说话,相反在下却一直戎军,少有来此,到让先生笑话了。”

王禅与赢盘两人边说着,也边顺着整个陵墓步道在转。

而青裳与青苹则并没有跟随,只在墓前等候。

“先生善孝,在下也有耳闻,特别是此次楚国盛会,江湖民间传闻是神乎传神,先生该是已通天地之道,楚国有先生是楚国之幸。

先生一入楚国就为楚国赢得三城,紧接着提出中兴之策广开国门,为楚国扩源增收,充实国力。

听闻此次楚国令尹与司败大人都自动向楚王献出二十二城,如此一来楚王已是名副其实,可以一展所长。

不知先生将来会有何打算,是长久在楚国为相,还是会游走列国。

若说楚国左相之职,实有屈先生之才。

将来我继承秦国大统,这左庶长之职也不知该有谁来任,实在让在下忧虑。

吴国用人以贤,在列国之中传为美谈,而吴国由一个与中原隔离的小国,一跃成为不可小瞧的强国,实是因为吴王的用为之道。

在下对此十分羡慕,不知先生对秦国左庶长之位可有举荐之人。”

赢盘也是转弯磨角,想让王禅为秦国效命,可却又不好直言,却拿将来他当上秦王之后,秦国左庶长自然空缺来说事,让王禅举荐。

“太子高看了,在下一直偏居楚国虎踞小镇,一直孤陋寡闻,出吴国才真正让在下知道什么是治国之道,什么是以民为本之思。

在下与宋国墨翟也是知交好友,他一心为天下百姓而奔波,止战非攻,让在下广开胸路,才慢慢审视如今天下大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