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报应轮回(1 / 2)

加入书签

第六百二十九章报应轮回

子节见子西并不反抗,而且脸上疑惑,而此时一众朝臣也弄不明白,脸上冷冷笑了三声。

“诸位楚国众臣,现在司败子闾已将为他的罪付出生命的代价,令尹子西已被本王押囚,他们都是本王的王叔,可本王之所以这样,就是要让诸位知道本王处事公正,从来不会以私废公,有背楚国律法。

而且通过对这两人的罚处,也想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

子闾与子西把持着朝朝政多年,至我楚国不能真正的广纳贤才,就算是有左相大人一样的贤人,也会因为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远离楚国。

而相反其它列国却能真正的任人以贤,实力远超我楚国。

先王有心为楚,却也无力回天,壮志未酬身先死,实在让人可惜。

本王现在登上楚王之位,当重用贤臣,清除朝中世族权贵祸害,立志中兴楚国,让楚国成为列国之霸,重现当年先祖庄王时的鼎盛。

刚才本王说过,在楚国大义面前,本王可以不计小节,秉公执法,对有罪之人决不手软,对有功之人,当以重用。”

子节说完,看了看朝中的大臣,此时似乎对他还是凭添了一些信任,毕竟大家虽然不知道其中关系,可对于子西与子闾这些世族权贵把持朝政多有异议,此时见两人已被处罚,心里多少有些宽慰。

子节听着一些朝臣的交口称赞,心里还是十分满意自己的作法,最后还是看着子西。

“子西叔父,三年前先王封你与子闾叔父为列国上卿,享大周权贵之尊,可见君而不跪,在楚国朝堂可以有一席之坐,在列国之中也是少有之尊。

你这些年来撑控着楚国大权,先王都不如你,在楚国你也是位高权重。

若说起来叔父历经三朝,荣华富贵,权势尊宠,这些都已远超常人,这一辈子难道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吗?

昨日白公胜在王宫门前细数叔父的罪责,满朝文武都听得明白,现如今本王清除了白公胜叛乱,还楚国一个平稳之局,可这些罪责实在是让人震惊。

若说不让我满朝文武弄个明白,那么本王将来如何服众,如何又与我楚国朝臣共商国事。

我看就当着今日,你来为我楚国满朝文武众臣说个清楚吧!

你也不要怪我不讲情面,可这也是本王给叔父的一次机会,可不要说这此都是胡言乱语,天下百姓,我楚国朝臣的眼睛可是雪亮的。”

子西此时被几个兵士押着跪在地上,一身血污,满脸污血,此时体疲而饥,昨夜为楚王守灵一夜,今日早朝一直受着白公胜的冷潮热讽,受尽屈辱。

而子节来后,他又亲率兵甲与白公胜的巢邑兵甲大战一场,此时午时已过,腹内空空,再被几个兵甲死死的押着,已经没半丝力气反抗。

现在再听着子节这一番话,心里也寒到了极点。

子闾的死,是他怕子闾说出秘密,可现在子节明摆着想杀鸡敬猴,以敬效犹,在楚国朝臣面前展露自己治国之能,决不会包庇有罪之人。

而他的这些罪行被白公胜公开之后,现在已经成为整个楚国最大的疑案,而子节正好可以用他来赢得其它朝臣的信任。

刚才借调兵之机,他已交出了楚国令尹最为持重的军令,现在他已没有任何利用的价值,若说还有价值,那就是作为一个毒恶之人,被子节清除,以示整个楚国从此还政于民,还政于楚王。

子西此时看着子节,已非两日前的子节。

看着子节现在坐在王位之上,成为了新的楚王,应该来说子西应当满足了。

就像刚才子节所说,这一辈子虽然从未登位于楚王之位,可他还是凭着自己的谋略,让自己的儿子成为了楚王,光凭这一点,他也足可骄傲了。

在他的兄弟之中,除了当年被他毒害的昭王之外,子建远遁他国,现在成为一个梦魇妖人,受人诟病,而子基被子节亲手斩杀,子闾此时就躺在他的身边,也已是奄奄一息。

兄弟五人,能一直享受着楚国权势所带来荣耀的依然是他自己。

若子节能把楚国带向中兴,那么他的子子孙孙都会享受着楚国王族的荣耀,他也应该死而无憾了。

可此时面对子节的冷语,他的亲生儿子,子西还是心里悲凉,老泪纵横,可却还不敢让人知道,不能让人知道这个事实,此时已是楚王的子节,竟然是他的亲生儿子。

“王上,老臣年事已高,为王上兴楚大业,老臣愿辞去令尹之职,只求安享晚年。

至于白公胜听信谣言的那些无稽之谈,想来王上不会相信,这满朝文武也不会相信。

我子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年楚国百姓十分清楚。

弑父、杀弟,毒害侄子,这种禽兽不如的事,我子西是不会做的,还请王上相信老臣。”

子西还是避重就轻,先把令尹之位辞掉,这样可以让子节放心,同时也体现出一种高风亮节的态度,在满朝文武面前展现他不贪慕权势的,顺应潮流的心胸。

对于子节所责询的罪责,他是一概不认,反而痛斥这种禽兽之行,显得大义凌然。

“子西叔父,正所谓识实务者为俊杰,你能主动辞去令尹一职,本王心里宽慰。

可令尹一职,本王还并不看重,本王不是先王,自然不可能容忍楚国大权旁落,让他人操控楚国朝堂之事发生。

可刚才本王问你的是先祖之死,昭王之死,以及这两日先王驾崩之事,你为何却避而不谈呢?

由此可见,白公胜虽然兴起叛乱,可却并没有冤枉于你。

一年前,本王亲手斩杀生父,世人都觉得本王心狠手辣,可世人不知,本王也是被你所逼,迫于无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