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知极则退(2 / 2)

加入书签

则范蠡此人虽然斤斤计较,可兵法韬略也是十分精通,在列国之中少有人能与之对峙,此次越国出兵,听闻范蠡一直反对,而且对于勾践的作战之法并不赞同,看起来他是十分清醒而且能明白鬼谷先生所布之局,以及孙将军奇兵谋略之人。

而他愿意与勾践同为我吴国俘虏,可以说明范蠡对于越国的忠心,同时也还报着野心。

况且越国历代君王野心逐露,北上称霸已成越国历代的心愿,若勾践此人的野心不死,若不除掉两人,终于我吴国是一个大患,还望王上三思。”

此时吴国大军已走出几里路,夫差与孙武还有伍子胥都走到了中军位置,距勾践与范蠡的囚车也还有一里多路,伍子胥还是十分忧虑,再次问询着夫差。

“伍爱卿,刚才本王已经说得明白,勾践与范蠡是俘虏,一个是一国之君,一个则是列国贤才,既然不能在战场之上杀死两人,那就说明两人命不该绝。

而鬼谷先生的意思也是依俘虏处置,说他们只有牢狱之灾而无性命之忧,鬼谷先生观相之能,本王深信不疑,三年前先王之死,也是因先生观相之后,有意成全先王,相国大人应该相信。

若让本王当着越国这么多百姓,以及我吴国数万大军的面反悔,相国大人难道是想让本王言则无信,让成为吴越百姓,成为列国诸侯的笑料吗?

越国经此次大战,死伤十数万兵甲,国力衰退,而勾践与范蠡又成为本王的俘虏,相信至少越国至少十年内无法翻身,而本王在这十年之内,必然要北上与列国强争霸,这才有机会让吴国有一统之机。

若将来本王北上图强成功,更不会有惧于一个小小的勾践与范蠡了,本王这一点自信还是有的。

可若本王杀了作为俘虏的勾践,不仅会激化两国百姓的仇怨,而且还会陷本王于不义之中。

虽然此时越国弱势,可民怨一起,自然不可小视,也不利于本王北上。

况且将来本王欲称霸于列国之中,也不能让列国诸侯笑话于本王无德无义无信。

想当年楚庄公部问鼎中原,一切皆因其自知德不服天下,所以在楚国最为强大的时候,依然不敢灭周而代之,本王当吸取先人教训,不可先失人德。

我知相国大人一心为我吴国谋略,用心良苦,本王欣慰。

自三年前吴越大战,先王战死沙场之上,本王就有决心要生擒越王,本王要让他为先王守陵,打算用几年时间把勾践的野心与壮志磨平,让他意气消沉,壮志不再,从此以消除越国后患。

若论及人情,本王也不可不考虑人情世故。

本王来时,伯焉公子也找过本王,就连西王妃也向本王说过情。

当年西王妃流落越国,也幸得范蠡与勾践帮忙,这才迁居我吴都附近定居,王妃在越国也深受越王与范蠡高看,对王妃历来十分礼遇,这些情义,虽然只惠及西王妃,可本王却不得不考虑。

伯焉与本王自小就是至交之友,虽然他不喜政事,本王也没有给他一官半职,可他的夫人却是鬼谷先生有意撮合的莲花公主,越王勾践的亲妹妹,此时莲花嫁与伯焉,也算是本王朋友之妻,此颜面也不可不给。

而伯大人更是我吴国功臣,行走列国,为我吴国与列国交往打下基础。

所以越国与吴国也并非全是仇怨,越国有野心,也实属正常,列国之间谁不想着能称霸中原呢,我吴国与越国历史悠久,除了这些年的相互征伐之外,也是一衣带水,两国百姓也有深厚情义。

相国大人有心,却让本王为难,若欲让本王于俘虏之后杀了勾践与范蠡,这难道不是欲置本王于不仁不信不义吗?”

(史书记载伍子胥一直劝夫差杀了勾践,以绝后患,可此书却把事情写得更复杂一些,也适合于夫差武将出身,十分自负的性格特点。

同时夫差也是十分讲义气之人,说起来也要光明正大一些,不会有违道义。

一般而言前二朝皆有规矩,就算是取而代之的周朝,也未对商朝的王族赶尽杀绝,反而封在宋国。

并且此时吴并没有灭越,而越人大部分都自封为禹帝后人,而三皇五帝是受世人敬仰的,所以夫差也没有理由来杀两个俘虏。

史书上推崇伍子胥的治国之能,并非有错,同时说明伍子胥的先见之明,预事深远。

可若说在战场上杀害一国之君,却又有违礼数,这也是夫差没有杀勾践的原因。

而也因此造就了卧薪偿胆的美闻,从另一方面,其实也算是对夫差的肯定,在后代人的眼中,夫差的形像实在过于负面,本书还是比较真实的反映两人的品性。

这一点,其实从夫差后来之死也可以看出两人的区别。

后来越国趁夫差北上与晋国争霸之时出兵伐吴,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把吴国灭亡,也如此时吴国与越国之势,夫差战败,而勾践同样给夫差一个活命的机会,让他迁到东海之沿一个县城作为封地,可他却并没有依此迁出,而是觉得受不了此辱,也有负于人,才选择了代表英雄气节的自吻。

夫差虽然自负傲慢,可他的性格在历史之上与后期的楚霸王项羽极为相似,都是性情中人,讲义气识礼数,都因一时之误而反遭其罪,只是史书一般只会赞扬胜利者,对于失败者都会无情贬低。

两人的结局叮似,都是无颜见人,自吻而死的。

只是在此书之中,又把夫差之死写得有情有义,而且还与西施有关,与鬼谷王禅有关,把历史事件写得更有条理,也更让人能够相信。)

“相国大人一片好意,我吴国众人皆知。

只是此事涉及较广,我看还是留待相国在人与王上将来回吴再议吧。

而王上也不必对此忧虑,更不可辜负相国大人的好意。

鬼谷先生与孙某一见之时,曾观勾践与范蠡之相曾说过,两人皆只是有牢狱之灾,却并无性命之忧。

若依孙某对鬼谷先生的了解,并非无的放矢,只是这其中的玄妙之处,孙某也难与理解,想来该也有些道理。”

孙武虽然是武将,可却也听得出夫差对伍子胥于此事纠结的反感,所以此时也作起和事佬了。

“孙将军,听你的意思,你这是想隐退吗?”

伍子胥一听孙武所说,也是心里有一种失落,也知道此时再提反而适得其反,他知道孙武好意,也只得无奈一笑,把话题顺势转移。

夫差也是一下停了下来,看着孙武。

“回王上,回相国大人,犬子明儿之妻三日前在军营之中诞下一子,一直还未向王上汇报。

老夫年岁已大,早年得伍兄举荐,得先王信任,在吴国谋得一职。

大半辈子戎马生涯,历经大小百战,歼敌无数,却也罪孽重重,致万千百姓流离,此时想起也是心有余悸。

而现如今通过此战,王上也深得老夫兵法之要,能各进退之法,临场应敌已动用自如。

所以老夫回吴都之后就会向王上正式请辞,告老还乡。

正所谓落叶归根,一个人离开的久了,在暮年之时,只想过些安闲的日子,也可修身养性,以赎半生之杀生伐之罪,孙还望王上成全。”

孙武说得十分诚恳,语气里带着一种荣耀之后的落寞。

夫差一听,心里还是有些不舍。

可他也知道孙武其实早有去意,三年前吴王阖闾死后,就曾向夫差提出过辞呈,而夫差希望孙武能辅佐于他,到打败越国,为他的父王报了仇之后再行准孙武的隐退之求。

此时听孙武再次提及,已没有阻拦的理由了。

“明兄得子,实在是喜事。

明兄原先一直是本王的副将,对本王一照顾有加,待加到吴都,定当赐之重礼。

只是孙爱卿为何如此匆匆,此时越国之危已解,我吴国正是大展宏图之时,难道爱卿不愿意与本王目睹吴国之盛吗?”

夫差心里明白却还是有些一问。

“回王上,事不可极,老夫能看着王上打败越国,心里也已满意了,也对得起先王在天之灵。

况且现在又喜得一个孙儿,正是双喜临门,若再不知足而退,怕是会有负天地之恩,所以三思之后,觉得也到了休养之时。

若将来吴国强盛,孙武自然心里也会十分宽慰。

老臣在吴国扬名,也归于吴国而隐,这也是鬼谷先生对孙某的期盼。”

“既然如此,那本王也不强留爱卿,三年前本王就答应过爱卿,虽然本王不舍爱卿,也不舍这么多年传艺之情,可本王却也不会做无信之人,希望将来有一日能再次拜会恩师。”

夫差说完,也是对着孙武一揖,不失身份。

可伍子胥的心里却了十分悲哀,看着孙武能功成身退,心里也是十分羡慕,同时也为孙武而高兴。

他其实他也想过退隐,而且此时楚国已沉冤了当年伍氏的冤屈,可对于伍子胥而言,却难释其怀。

他不像孙武一样,可以落叶归根,他伍家在楚国已无半分田地,更无半分房舍,他的根不知又在何方。

再想起王禅与他初次见面,也就是六十寿辰之时的观相之说,他的寿辰也只有一年时间。

他退隐与否,其实已没有什么意义。

而且他的儿子一众家眷也早作了安排,与孙武一样迁到了齐国,此时连化蝶都不在他身边,他就显得更加落寞了。

听了孙武之说,也是长叹一声,不再言语。

而三人都各有心思,此时行军之路,到是凭添了几分愁绪,也带着几许悲凉。

【作者题外话】:这一长章把吴越的事算是作了一个交待,也算是暂时的完结,本书从吴越开始,最后也会在吴越结束。

后面还有两部分,分别是齐国与晋国,到最后吴越再战,夫差自吻,范蠡归隐,西施失踪,而男主自然也归隐山林,从吴国开始,也会于吴国结束,后面的章节,又该回到鬼谷王禅身上了,只是也到了第二部分的收尾了。

还望读者们持续追读,跟得紧一些,与本人共同书写这一段曲折而伤怀的春秋故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