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久别重逢(2 / 2)

加入书签

“赵伯,我师傅与我相处三年,其实在一起日子并不多,我从去的第一天就要打扫整个大周守藏室十几间藏书屋,以及院前院外,而且还得自己做饭洗衣。

若与常人来论,这都十分平常。

只是能与不能成为其徒,这或许也是机缘,想来赵伯知道前楚国左相李悝,其八父就是老子。

可三年前,我成全成于李叔叔之时,他也曾说过,并不敢居其父之徒。

非是赵伯与李叔叔天资不够,也非是仁善不足,或许只是机缘而已。

师傅这三年所传与我,其实只是道之真义,正成谓‘道可道,非常道,言可言非常言’,师傅他老人家只传明道之理,少有传所谓道法。

并且师傅他老人家通天彻地,许多事都明在心中。

可以告诉赵伯的是,蝶儿是我师姐,比我还要先入师门。

所以师傅其实也不敢收你为徒,怕乱了辈分,就连李叔叔身为师傅之子,所以师傅也不敢收他为徒,或许也是因为此因。

至于师傅,此时已不在大周洛邑,传道于我三年之后,到与我同时离开,只是师傅也未曾说会去那里,我也不敢猜想。”

王禅也不好说什么宽慰一赵伯的话,可若把化蝶搬出,想来赵伯也不会有什么话说。

毕竟化蝶是与施子同辈之人,而施子却是庆忌的女儿,庆忌又是赵伯的亲生父亲,所以算起来化蝶可也是赵伯的孙女一辈,若说老子收了赵伯,那化蝶本是九天玄女之身,本来也是老子的徒弟,这样就乱了辈份。

“你这小子,还是一样的滑头,我到并没有什么,只是你却说了如此一大堆,以显得我赵欢是那种十分计较之人。

刚才你所言‘道可道非常道,言可言非常言’确实是道之所然。

所以你的师傅并不喜欢传教于人,以不言之教感化世人,这才是真理。

若说像我这般头脑,很难理解圣人所言,实也不足以为徒,你又何必用化蝶玄女来说事。

只是化蝶能有此造化,也是天有机缘,天有机缘哪。”

赵伯说得十分感叹,也让一边的阿大与盗拓听了面面相觑,不明两人说得什么。

“师傅也曾三次提过赵伯,却并不作评价,只对赵伯能归隐虎踞十分肯定。

师傅说过大隐于市,中隐于朝堂,小隐于山野,赵伯正是大隐之人,隐于市井之中。

能得师傅如此高看之人,这世间不过一二,就连离魂尊主我师傅都从来不提,唯一提及的,也只是其先祖之师姜太公。”

王禅再次说及老子所言,其实也是真话。

赵伯当年在列国之中叱诧风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且其当年的谋略直到现在都还受其影响,这些谋略甚至超过王禅的谋算。

包括在吴国的谋略,在楚国的谋略,都是十分悠远,影响甚广,也是谋略于无形,拥有如此才智之,在世人之中也是少之又少。

“说起离魂尊主,你应该才见过他,却不知盗婴案有没有线索?”

赵伯知道王禅对他的尊重,所以也借老子的话来褒扬于他,他心是听了也是十分受用,却也不喜一色,借着王禅的话问起了王禅盗婴案之事。

“可以肯定的是,此事非是离魂尊主亲自所为,因为他身上没有那股气味。

我在郑国现场,以及去了楚国问询了屈大夫,都有一个可信的结论,那就是此妖人身上有一股奇特的味道,经久不衰,而离魂尊主身上却并没有。

而且若是我没有看错,他的道法还未达到这个妖人的水平,与我对了一招,我一剑九式,而他则运用了离魂指,我与他算是旗鼓相当。

所以他显得有些气馁,又十分犹疑,看起来还十分矛盾。

我去的时候,他正在看三株海阁老树,而在楚国的时候盗婴妖人所留下的就是一片海阁老树叶,看起来这海阁老树必然有其大用。

而且他也知道妖人所留的叶片并非岛上的海阁老叶片,而是更靠北的地方。

至于离魂尊主是否就认得盗婴妖人或本就是同伙此事还不好定论。”

赵伯一听,也是沉思了片刻,此时谁也未说话,只是在等着赵伯再询问王禅。

“公子,你现在身上是否还带着三大组织的圣物,这离魂尊主是否清楚此事?”

王禅一听,到有些一楞,此事他的师傅老子知道,三年前的子建及李悝也知道此事,还有就是青裳与青苹知道此事。

若再论及,那么田淑雅也当知道此事,而孟赢当时只知他获得梦幻镜,至于幽冥令她当然也是知晓的,只是七星断魂刀,却并不知,想来也会推论得出。

而今日离魂尊主到是一点不避讳的提及此事,而离魂尊主从何得知此事,王禅一时也不敢肯定,若说青裳与青苹并不会泄露王禅如此隐秘之事,当时王禅也曾交待过两人。

那么此事只能有两种可能,一是盗婴妖人知道王禅得了此三件圣物,而他告诉了离魂尊主,另一种可能就是孟赢与离魂尊主勾结,告知了此事。

可无论如何,这都不是好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