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香饽饽(1 / 2)

加入书签

离开苏州之后,周卫国率领全团战士,随着坦克的轰鸣,一路跟在从苏州撤离的百姓的尾部,向南京方向进发。

两日之后,队伍抵达无锡。

看着眼前无锡这破烂的防御工事,防守的队伍也早就已经逃走,独立团战士们不敢设想,倘若没有团长率领大家在苏州工事阻拦鬼子,鬼子若是一路杀到这无锡来,岂非可以长驱直入!

一路上来不及逃脱的百姓与溃兵,恐怕也难逃鬼子的毒手。

而周卫国一行队伍的出现,也令无锡残余的部队为之惊奇。

首先是庞然大物的坦克,那玩意儿中国士兵可并不陌生,在鬼子的坦克面前他们吃过太多的苦头。

凭借着坦克,他们猜到了所来队伍的身份。

战车营营长,独立团团长,周卫国!

这两项头衔早已经在国军部队中传开,坦克正是独立团的标志性事物。

有不少溃兵也都听说了,在苏州工事有一支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作战,并击溃了日军的一个联队。

此刻周卫国一行出现,立马得到了胜利者该有的礼遇,所有的溃兵纷纷让开道路,以敬畏的目光望着这支庞大的队伍。

周卫国下令让战士们散布消息,鬼子不久之后就会突破苏州赶往无锡,让无锡残留的溃兵与百姓们抓紧时间转移。

为了保证百姓的安全,周卫国甚至有意放缓部队的速度,担任百姓与溃兵的后卫部队。

被周卫国一行掩护着撤离的百姓与溃兵们无不感激。

而周卫国的独立团,在经过苏州工事的作战之后,虽然有一定的伤亡,总体的兵力难以避免地下降。

但实际上,此刻的独立团才是最可怕的。

兵力虽然降低,但全团的凝聚力却大大的增加,战士们在经历过苏州工事的胜利之后,战斗意志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对胜利的自信也随之提升,这对于一支庞大的队伍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一点,独立团现在的战斗力可能是几天前的数倍。

当这样一支全副武装,战意昂然的后卫部队护送着无锡的溃兵与百姓们赶往南京时,竟是花了整整两天时间。

进城时南京的卫戍部队被吓了一跳,乍一看数千人的庞大队伍,个个全副武装,更有装甲车与摩托化部队跟在其中。

队伍里日式的武器屡见不鲜,歪把子、三八式步枪,甚至鬼子的迫击炮和坦克都能看见。

卫戍部队连忙向上级汇报了独立团的情况。

独立团与战车营的大名卫戍部队的营长自然不会陌生,在见到周卫国的时候,他连忙踢正了脚步,恭敬地行了个军礼,然后怀揣着敬意地问道:“敢问可是第九集团军直属独立团的周团长?”

周卫国点了点头,笑道:“如果你口中的这个周团长是叫周卫国的话,应该就是我了。”

这是属于胜利者该有的姿态,哪怕是才经历过大战,依旧谈笑风生。

这与卫戍部队营长一直见到的颓靡不振的溃兵部队截然不同。

卫戍部队营长感慨道:“素闻周团长大名,听闻周团长率领独立团在苏州工事击溃日军一个联队,掩护了整个苏州的溃兵与百姓的撤离,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徐某佩服!”

周卫国苦笑道:“徐营长谬赞了,到头来苏州不是依旧沦陷了。”

徐营长道:“此言差矣,周团长率领独立团的弟兄们在苏州大败鬼子的胜仗,全中国的百姓与军人都看在眼里!”

周卫国摇了摇头,不再多说,“请问长官部可有对我独立团最新的安排与命令?”

徐营长忙道:“有,周团长,长官部一直关注着你们独立团的情况,早就对我们交代过了,若是见到周团长前来,让我立马引周团长与独立团前往准备好的驻地休整。”

“整个国军序列,周团长,你们独立团是坚持战斗到最后的,是该好好歇一歇了。”

周卫国道:“那就麻烦了!”

“周团长客气了!”

徐营长下令将城门大开,迎接独立团战士们进城,坦克在队伍的先头轰鸣着开进,再往后是大卡车拉着的大口径的重炮,摩托化部队跟随在队伍最后,中间夹杂着将近8000独立团战士。

如此庞大的规模,若是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一个师的人马呢!

沿途见到的百姓们无不振奋,消息紧接着在人群中传开。

“是独立团的周团长,我听说过他们的坦克!”

“周团长作战勇猛,指挥过人,听说在淞沪会战中一路都没有打过败仗,杀得小鬼子是人仰马翻。”

“有如此精英的国军将领在,小鬼子迟早被我们赶回东洋去!”

紧接着居然有热情的百姓提着满篮的食物,赶到独立团队伍进行慰问。

随即百姓越来越多,热情地将独立团队伍拥挤包围着。

百姓的代表在前面高喊:“周团长来了,有周团长在,我们的首都一定不会有失!”

可这份赞许实在是太高了,周卫国听得都有些无语。

接下来进行的可是保卫南京的大战役啊!一个军都未必派得上多少用场,更别提小小的一个独立团了。

战士们按照周卫国的命令,婉拒了百姓们的好意,有一些百姓塞得实在厉害,丢了物资和食物就跑,战士们只得无奈地把百姓们慰问的物资收下。

一路走下来,独立团的战士们无不感慨。

大家在前线奋勇杀敌,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与鬼子作战,图的是什么?

除了守家卫国的爱国情怀之外,不就是此刻享受这属于英雄的待遇吗?

满心的感慨之下,战士们的信仰越发的坚定。

不久之后,队伍抵达长官部给独立团安排的休整驻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