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9 庆历新政(1 / 2)

加入书签

对穆桂英挂帅这件事,骆天明当然是极力支持的。

穆桂英本来就是帅才,只是因为是女儿身,所以一直只能让骆天明顶在前面,自己立下无数大功,却始终默默无闻。

其实朝堂上的大臣们,都知道穆桂英的功劳,可就是因为她是女儿身,所以将她的功劳都理所当然的安在了杨延昭或骆天明身上。

正因为大臣们都知道穆桂英的本事,所以只是对她以女儿身挂帅的问题提出质疑,对穆桂英有没有能力挂帅,却无一反对。

现在皇帝一锤定音了,骆天明也极力支持,穆桂英只好从西北返回,带着从汴梁禁军抽调的援军,赶往宋辽边境。

而杨家听说穆桂英挂帅了,一帮寡妇都心动了。

既然穆桂英能挂帅,那么她们怎么就不能上阵杀敌了?

这帮寡妇可都不简单,除了如柴郡主等少数几个之外,其他的武功都不错。

最后佘太君耐不住一帮儿媳妇的缠磨,干脆举办了一次家庭比武大会,得武功合格了才能上阵。

寡妇们虽然武功都不错,可是常年在家里操持家务,对武艺的锻炼自然就少了,还能剩下多少本事,实在是不好说。通过比武检验一下,合格的才能去,不合格的还是别去送死了。

可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这场家庭比武大会,竟然被杨排风夺得冠军!

杨排风是丫环的身份,即使佘太君把她当女儿养,非常的宠爱,可也毕竟是个丫环,干活儿什么的是应有之意,所以身体是最好的。

最后,佘太君选派了六员女将,随军出征。

有了这些女将帮衬,穆桂英到了军营,也不怕被架空了,应付辽军不会有什么问题。

骆天明这边同样没问题,虽然穆桂英这个真正的总指挥走了,但骆天明有了参谋团,能帮他制定作战计划,洞察敌人意图。

骆天明缺少的只是谋略,其他方面,如决断、现场指挥、收拢军心等等,都一点不差。

因此,参谋团完全可以替代穆桂英的作用,西征军的战斗一点没受影响。

这也给骆天明提了个醒,他自己的谋略不行,可以借助参谋制度嘛!

这个位面是达不成军神的成就了,下个位面完全可以用参谋制度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然后弄个军神当当。

有了完成任务的思路,骆天明心情大好,大笔一挥,写了一封奏折,向朝廷申请一大笔钱粮。

由于西征军的士气始终提不起来,只有使用最后一招,重奖之下必有勇夫!

不能怪这个时代的士卒贪财,这个时代的士卒都是不识字的文盲,懂什么家国大义?也根本没人教他们,因为文人根本就不允许他们懂这些道理,只要他们听话就行了。

即使不让士卒明白道理,那就只有用钱财了,朝廷只能出这笔钱。

可是此时的大宋国库也不富裕,连年战争,加上三臃之害已经开始展现威力,让朝廷变的非常拮据。

但西北战场已经打到这个份儿上了,不支持不行,宋仁宗只能带头节衣缩食,挤出一笔钱来送到西北。

连宋仁宗都开始从牙缝里抠钱了,满朝大臣居然没一个说捐献俸禄。

要知道,大宋的官员,俸禄是历朝历代中最高的,宰相、枢密使级别的高官,每月的俸禄换算成现代钱币,能达到上百万之多!

现代企业高管,年薪上百万就已经很不错了,而宋朝顶级官员,每个月都有一百多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