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封疆大吏(下)(1 / 2)

加入书签

口令很简单,也很现代。

因为人口的众多加上圈养动物数量也有起色,目前的军事政策是轮兵制。

当前具备大劳动力的男性有近600人之多,不能全部用来参与兵力,于是每次安排300人进行为期10日的演训,其他300人进行工事建设和狩猎。

虽然有圈养,狩猎也不能停,毕竟可以作为一种“实战”项目,10日后进行轮替,这样的时间安排可以让每一名都不至于生疏。

而演训中还会根据不同的人群分别设置演训内容,由固定出来的几名常备兵作为组长在胖子的带领下操练:

一、第一次当兵的新生力量学正步,站军姿。

原本这个项目胖子都会亲自示范,结果恬着大肚皮多么认真敬礼踏步的样子总会惹得人群笑成一团。

脸皮薄的胖子就抓出几个笑的最厉害的娃娃出来打,打到最后还是有人笑胖子就不亲自演示了,而是交给新兵组组长来带。

二、根据身体特征和力量,分组为短剑为主武器的近战组、对峙攻击的长矛组和戟戈组、远程攻击的弓箭组、以及手持“炸弹”的突击组,各组分别进行对应的训练。

三、每天必须有负重跑步训练,不管你用抱还是扛,在黄河边必须分别完成十组快速冲刺和长距离机动,增强大家缺乏的有氧运动。

四、每次新兵训练完成都要阅兵。靠,这是胖子为了满足自己定下的。

在村寨入口的两处瞭望塔邀请伏羲他们站在上面看下面新兵踢正步。

你总不能要求古人太多,能够整合纪律就好,同时完善各自的技能。

见胖子干的还行,伏羲渐渐减少了对胖子的监督,把自己的重心转移到“外交”上去了。

而我则要面对旧人,帮助仓颉教化人民文字。

我当然教不了,没那个耐心更不识字,我就是这个社会里只会说不会写的标准“文盲”。

仓颉已经完成了好几千字的造型了,只要看到那些曲了拐弯我就头大,于是想办法帮他完善教学环境。

首先,说服了华胥夫人和女娲在白天时把大屋让出来,作为教学的教室。

其次,依旧是轮换式授课,除去外出工作的人每次分出20-30人按早晨午间和下午分批次到大屋听仓颉讲课。

为了让他讲的清晰明了,还请昊英协调制造处用竹片绷住皮子做沙盘。

仓颉在一个大沙盘上边写边教,“学生”们自己捧着小沙盘学着写,写完用木片一刮就可以继续使用。

“诚者若何?虚者若何?僻者若何?(现在跟我们相处的周围部族,分别有信任并愿意追随我们的,虚情假意犹豫不决的,还有明确不愿意跟我们打交道的。该怎么对待他们呢?)”

在送走几个部族领袖离开后,站在村寨门口伏羲望着远去的身影对我说。

大屋里在教学没地方去,为了方便自己研究八卦来到了大屋不远伏羲自己的独立住所,看着画的满满的麻布挂满了房间,坐下来我伸出三根手指。

“诚我者,分制。制一,拢共;制二,教化。拢共者,聚,更盛。教化者,逞其强而冠异以服诚。(愿意在我们统领下的这一类,可以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直接规划他们,让他们离开原有的小村加入我们,这样可以直接再次扩充我们的力量和人口。而对那些虽然愿意在我们领导下,但还不想归顺留在小村的,我们可以派出教员去教他们先进的文明和军事手段,他们影响不了我们,但会在其他小村落中脱颖而出,也能从另一方面影响到其他小族对我们的态度。)”

“可。”伏羲点点头,“汝当教化权。(教化和怎么教化这个事你接下来安排一下。)”

“虚者若何?”忘记了第二类是什么伏羲提醒着我。

“哦哦,”我笑了笑,“虚者,离也,尝待也。适可教化而不可全,恩之卫之。(对这类我们要两手准备,他们大多都各有盘算,也有一定自己的实力。我们在对第一类教化的同时他们也会看到教化成果,所以我们也可以对他们进行文化输出,但不能全部给他们,要恩威并举,一方面帮助他们实现进步,同时也要时常向他们展示武力,不战而屈人之兵,让他们慢慢心甘情愿汇入我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