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大阅兵(1 / 2)

加入书签

伏羲都要等夭折了,胖子足足花了三个多月终于算是把骑兵队拉扯出来了,不多,就三十几匹。

而且牙口岁数都不同,这上古时代本来遇上野马就不容易,好容易在昊英的带领下给弄回来这三十几匹已经是很难得的了。

毕竟和人的兵阵不同,马跑起来快啊!

所以这次的阅兵式考虑到新兵种的出现,没有在演武场进行,而是在上次处决西狄十六酋的大场地进行。

包括这次阅兵的训练,也都是在这里进行的,方便大家实地体验嘛。

武装好看啊,对吧,就跟今天咱们也爱看阅兵一样。

不是有好多姑娘都说爱看阅兵主要就是看帅哥,好看的都上交国家了不是。

这排山倒海的兵阵都是满满的胶原蛋白衬托着饱满的肌肉,旌旗招展下穿戴一新的列兵依次排开,土坡上老百姓人山人海热热闹闹的。

阅兵从来都是有政治任务的,绝不是拿来自娱自乐。

作为庆祝华羲族创族五周年的重大庆祝仪式之一,这次声势浩大的阅兵式同样是向四海展示武力的演出。

为什么是之一呢?当然的还有超大型的祭祀啊!

上古两件至高大事,“兵”和“祀”,这次缺一不可啊。

这次为了观摩的方便,把高台改建在了大场的正面,咱们熟悉的说法叫“主席台”。

以伏羲居中,华胥夫人和女娲以及三个年幼的小王爷坐在最高位置。

飞龙氏小朱襄和未来的大帝小轩辕哥俩坐在一起,旁边我和降龙氏浑沌和土龙氏阴康一块共同坐在第二排;

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五官坐在第三排;其他归顺被邀请前来的各部族首领坐在下面的长排上。

有人问不对啊,上次东南西北上下四王不是坐第二排吗?

怎么不在呢?在的,都带着自己的兵阵在大场外面等候着让伏羲检阅。

您看看,这次阅兵的规模有多大!四方封王都带着自己的军队参与这次演习。

顺提共工还在外未归。

为了不过分冗长,而且巨量的士兵总是敏感的。

所以在之前等候胖子演训骑兵期间,我和昊英、伏羲以及提前过来的柏皇商定,封邦的王军只带两千兵士参与阅兵,展示四海武力,昭我华羲族威震天下即可。

得到授意站在场地中央的阅兵式总指挥潜龙氏昊英,将手中的黑龙大旗猛的一挥!

围绕在四方的蒙皮大鼓用缓慢的咚咚声压下了百姓的嗡嗡声,所有人都看着密密麻麻排列在大场外的长枪长矛动了起来。

为了这次大阅兵,忙于驯马的胖子没空指导,把我给累够呛,帮着混沌一起训练这些上古士兵踢咱中式正步。

不干这活你根本想像不到多辛苦!

人家兵士每天最少踢好几万步,一个个都累瘫了才能休息。

你要示范,要指导,要观察,只是陪在旁边都已经觉得很辛苦了。

特别是嗓子,面对参演的上万兵士这些日子混沌喊的都失声了,说话只能发出嘶哑的气声。

不论是什么演出,打头的跟压轴的都是最抢眼的,一个是开场一个是收尾。

因此当随着大鼓声停下,昊英又将龙旗一摆,更多的小鼓骤然雨点般的响起时,率先出现的方阵是亮眼的白色方阵。

四方的方阵中以弓箭队打头,中间是长弓兵,最后长戟兵,全身上下白色耀眼!

最前面的执旗手高举白色虎纹大旗,整个方阵踏着小碎步在成纪王同时也是宛丘下相的柏皇带领下向着主席台奔跑而来。

族人对战神柏皇是很有感情的,随着白虎皮缠身的身影出现伊始,围观的山呼海啸就掀起了高潮。

场地很大,为了保持方阵的阵型也为了保持体力,成纪兵阵用小跑的方式通过。

没错,封王的兵士没有参与过正步训练,按照自己的方式参与阅兵。

小跑的步伐和鼓点的节奏很是匹配,随着运动林立的几千长矛长戟上下抖动。

加上白色的着装亮眼无比,围在胸前的黑色方巾与身上的白色对比分明,观感很是震撼!

在即将抵达主席台前三十步左右,兵士们在柏皇的喊声中将武器高高举起,大声的连续喊“掟!(胜利)”整个节奏是柏皇喊一声“华羲!”兵阵举兵器喊“掟!”

战神制下雄兵英气,那还了得!整个大场的气氛都被调动起来!

围观的百姓们跟着节奏同时喊“华羲!”“掟!”。

想像一下国家德比的整齐高喊,此情此景绝不亚于现代人的狂热,尤其当所有人胸中共同涌起对民族的骄傲下!

伏羲也站起身鼓起掌来,是对柏皇深深的欣赏。

眼见领袖起身鼓掌,高台上所有人都跟着站起来喝彩鼓掌,大家纷纷呼喊着“纪王皇厉!(成纪王柏皇威武!)”之类的话,小轩辕开心的跳着脚小巴掌拍个不停。

这边成纪大军还未过去,五十步后跟随的红色枭纹大旗已经迎风招展,南王赫胥的两千卫队移动过来。

和开场的首位封王柏皇的排场不同,杀西狄人如刍狗桀骜骄傲的南王赫胥那是不甘落于人后的!

除了所有军队士兵统一的黑色领巾,一席暗红的兵阵上方全身高高的长矛。

整个方阵全是长矛,随着整齐的向前冲抵向上高举,划来划去的矛杆观感气势十足!

随着来到主席台方阵还停了下来,面向主席台两千人的方阵对着我们做出各种整齐的战术动作,口中的“杀”震天响!

这要是放在今天那还得了?对着领袖比划喊杀?

但这个时候的伏羲并不在意,大家都在这整齐的震撼中大为欣赏和点头。

一个整齐的“刷”,红色方阵追随柏皇部队向前走去,蓝色鱼纹大旗又出现在大家眼前。

东王葛天带领着兵士们身披方巾一席蓝衣,在装甲加持下手持长盾短剑做着整齐的遮挡劈杀动作踏步而来。

长盾是明显经过挑选和定制的,几乎大小形状都完全一致的大盾在挥舞之间那气势也丝毫不弱,而且视觉效果极佳!

和柏皇、赫胥二王喊打喊杀不同,葛天的兵阵呼喊着整齐的“辟!”“辟!”展现的是让敌人滚开的气势。

征西三王作为开场,这对万邦异族示威的政治意味极其明显。

随着北王粟陆的栗色大军、下王阴康的黑色大军陆续登场,浴火重生的西路大军便是分邦展示的重头压轴戏了。

更接近暗橙色的黄衣兵阵在小王爷昆连的带领下刚一出现,声势极其浩大的民众呼喊就响了起来。

这在大难中劫后余生的骨肉同胞情,所有的老百姓都不约而同的起身鼓掌,大声叫好!

有人问,这古人也鼓掌吗?

当然了!

就跟叫爸爸妈妈似的全世界都一样,鼓掌是人类天性,跟砸石头一样就是发出声音。真觉得上古人跟野人一样就是乱蹦嗷嗷叫啊?

为了感谢伏羲对西城的帮助,重振旗鼓的西城此次派来参演的军士都是参加过上次跟西狄大战过的实兵。

每一名兵士都憋着一股劲要让伏羲看看他们的勇猛顽强,以及让族人看看自己依旧是顶天立地,大家可以放心。

当周围的山呼海啸响起之时,万般情感齐集于心,每一名兵士都泪流满面,声嘶力竭的高举武器亢声高喊!“华羲!兴!”“华羲!兴!”

伏羲又一次站起身,哭成泪人的小王爷昆连努力绷着身子踏步前行,小肩膀一抖一抖的。

六路封邦大军已过,陆续在大场中心分列站好。

昊英大旗往地上一落,鼓声停止。

经历了刚才眼前震撼的百姓们兴高采烈议论纷纷,对即将开始展示的宛丘大军急不可待。

小轩辕从一开始站起来就再没坐下来过,小巴掌拍的尤为期待,小朱襄拉他都拉不坐下,反而自己被小轩辕拉着一起站着了。

短暂的空档是为了给大家的神经稍微留个缓冲,调节调节神经避免过于兴奋。

春官青龙氏示意侍从给观礼台上的大家逐一递上水,那些顺服部落的首领大口大口的喝着水。

好家伙,这些人比华羲族人喊的还厉害,那激动劲也不知道是演给伏羲看的还是真的觉得顺服于华羲族是真心的好。

总导演昊英不紧不慢的把握着节奏,调动着现场的情绪,偏头看着四面八方逐渐有人按捺不住对自己呼喊起来。

微微一下,才将大旗再次举起,只一个挥动,一阵整齐的“咚!”从大鼓上砸响!

大旗挥动一下,大鼓发出“咚!”的一声,随着昊英连续挥动了九次,大鼓也擂响了九下。

九下之后昊英几个甩动,长杆上的龙旗被卷了起来。

随着重重的手握旗杆往地上重重一杵,原本卷着的龙旗尾端在风的带动下快速旋动甩出“啪!”一声响,龙旗重新飘荡,黑色的龙纹随风扭动活灵活现!

为了练这个动作昊英花了十好几天,手掌皮都快搓破了,好在这空旷的大场上不缺风,这番操作倒也顺利。

这动作很新奇啊,我扯着嗓子叫了声“好!”大家都嘻嘻哈哈的笑了起来,给昊英鼓起掌来。

掌声还未落,以杆杵地为号,大鼓和小鼓共同响了起来,相互间隔发出整齐的“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为了更好的展现踏步姿态,宛丘城兵士并没有着笨重的树皮重甲而是如同以前那样只是身穿皮甲。

胸前的黑领巾整齐的排成一条线,为了突出观感,这一万两千余兵士是在宛丘十一万大军中特别挑选出来的,全部一米六几的身高刀砍斧剁般齐。

以近战军、突击军、远攻军、爆破军分成四批纵队——

集合石斧兵、木剑兵、短戈兵;长矛兵、长戈兵、长戟兵;短弓兵、长弓兵、射矛兵;沼气罐兵、火油罐兵、烈鬯罐兵,共十二个分列式队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