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说书就是聊天!(1 / 2)

加入书签

用手指着城门处,白龙氏给二位大人做解释。

“河浠壮甚,门弗可拒,繁日必废。尝使桩构,层隔使浠弱,缓门独抗。(洪水太大,城门坚持不了多久,而一旦城门冲毁,宛丘就将陷入灾难。可以试着在城门外向水底打入木桩,一层层排开减弱洪水对城门的冲击,确保洪水下都城安全。)”

顺着白龙氏手指的方向,城门在水涌的冲击中不断摇摆着,和门洞发出“空空”的撞击声。

昊英和共工听着这个建议,觉得确实独自抵抗洪水的绳串排木城门是个巨大的潜在危机。

这要是一旦损毁,万吨洪水一涌而入,后果不可想像,是得先行处理!

“却治壮洪?(但怎么治水呢?)”昊英问。

“洪壮甚,雨扶而弗可治,切缓之。繁桩构,探深浠,集排桩,拒水道。(眼下洪水正盛,而且连日降雨不太可能进行全面治理,只能等洪水自行减缓。先稳定城门,然后在逐步向外打入更多木桩,一点点向河水深处延伸,只要打入足够多的木桩连成排,就能建出抵挡洪水的水坝,挡住洪水的继续涌入。)”

其实白龙氏对减缓城门的压力这个建议是对的,但想用木桩子连成阻挡如此浩大宽阔的黄河水坝,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

这是堵而不是疏,而且堵是堵不住的。

但此时的人还没有那么高的水利知识,而且过往的经验大家治水都是堵,还没有泄的经验和意识,所以虽然咱们都能看出白龙氏的建议不对,但共工却听进去了。

毕竟在外多年帮助各方部族进行水利建设,这做水坝的事儿他最熟。

这听进去了,就开始正式的策划以及实施。

这没有不关己的事儿,事都关己,何况还事关华羲族都城守卫!

每个民众只要有劳动力都被发动起来,几乎全民参与到了这场与洪水抗争的“宛丘保卫战”中。

这时候就别在意保护环境爱惜自然了,上古时代不缺这点木头。

整个宛丘城无论男女老少当兵的不当兵的,全都攀上了城后方的山里,在昊英的指挥下把一棵棵原木砍伐下来不断向城门处运送。

而城门处的民众则在共工的指挥下,将原木砍削成尖底的长木桩。

然后交给由白龙氏指挥的,把绳子绑在身上让岸上的人牵住熟悉水性的青壮力量们,扶着木桩游到水中。

将木桩努力的插进水底,最后再由同伴轮流进行砸打,把木桩死死的固定在河底。

这从山上到水下,漫长的流水线上各龙官指挥万民忙的是不可开交。

其实想也知道这样的效率是很低的,但架不住人多力量大啊!

一天多的时间城门外已经被砸排出五六道十几米宽的木桩缓冲墙。

城门收到洪水直接冲击的力量小多了,而且因为被层层隔离,城门处的水势也明显弱了很多,这就敢把城门放下打开了!

有了隔离的阻挡,漫入城内的洪水并不多,甚至原先地势最低处被侵了很多水的民房,现在屋内也只有没脚的深度了。

眼看“堵”有效,站在城门上的伏羲听着共工的介绍,不断点头,并指示尽快向黄河内进行推进,不过一定要让人民注意安全。

原先靠近城门处是大片依着黄河的农田,如今虽然被浩瀚流水淹没,也算是水位不高,在各自绳牵保护下能够比较顺利的将一个个木桩打入水下。

但一旦接近黄河本身的水段,水位落差瞬间变化!

原本干的顺利的年轻人们在之前的打桩中还觉得这洪水不过如此,愈发自信。

有几个自持水性好的不顾同伴劝阻还将捆在身上的保护绳松开,骑在木桩上就往更远的水中滑去,惊叫中只见浪花卷飞,木桩一上一下的旋转起来,而人也消失在了目光里。

远远看着眼前的一幕,白龙氏气的跳脚,大声喝喊着让所有人退回来,对着那几个幸运未亡的逞能者大肆责备!

这不是攀比能耐的时候,更不是你们的娱乐时间,眼睁睁看着同伴被洪水吞没,现在还骄傲吗?

再报共工调整方案,黄河浩瀚宽阔无比,无需拦截整个河流,太不现实。

而是围绕水不深的大片区域堆围桩栏,将洪水隔离在宛丘城外即可。

于是集合伐下的所有木桩,全体龙官都集中到城门前,指挥各个方位开始广建排桩。

而且不仅仅是以一排串联,而是将木桩以三纵为列,在宛丘城外以四个分阵沿途打下,最后彼此合龙,在用麻绳紧密桩排缝隙。

在连日争分夺秒日夜奋战下,一条绵延几公里的长杆桩排在宛丘城外出现,将漫没的洪水挡在了距离城郭百步之遥的地方。

桩排三层相护,紧密非常,外围洪水滚滚向下,内里在得不到后续流水补充下,逐渐干涸,宛丘终于解除了洪水危机!

得以治水成功,伏羲大为欣慰,重誉各龙官,尤以共工、昊英、白龙氏为先,赏赐以玉而制的“卦”图。

虽然阴雨还未停歇,洪水还在桩排外汹涌,但毕竟城邦已经安全。

共工继续与昊英一同组织民力重固城墙城门,同时“土龙氏”阴康与“白龙氏”长引带着大家抢着重建重新露出土地的大片“田垄”。

以及虽被水淹,但还保持着结构的圈养区,毕竟大量的动物一直在城内豢养卫生条件实在不佳。

土地意识已经形成,这是当然的。

多年来宛丘城通过种植养殖达到了前所未有衣食无忧的“盛世”,而伏羲极为重《易》,在多年不断的补充和内容建设上,更是将对土地的崇拜演义到了新高度。

大家不要对《易经》有误解,确实越古版的《易经》越难读,也很难懂。

因为没有古人的思维方式,以现代思路去理解很容易走偏,特别是经过现代人翻译后的《易经》,很多内容在不同编辑的编撰中和原本内容大相径庭。

《易经》里的原文内容很多是一字千言,全靠自身修行的深度去发散性的理解。

而现代人是聚焦式思维,纠结于“这是什么意思?”

就说《周易》吧,可以说是对伏羲《易》最接近的发展,它不全都是晦涩难懂的奇观妙谈,天文演卦。

《周易》是覆盖方方面面的,从天文地理奇经八脉到养生种植吃喝拉撒,和人的一切都结合的非常紧密。

几千年来国人引用《周易》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您看,一个是对自己民族的自信,要求自强不息;一个是对教化和管理的自省,厚德而载物。

重新“赢回”土地,在上古人看来不仅仅是自己与大自然抗争获得了胜利,更是自己的精神感动了上天,在这样极端的灾害面前,神灵将土地又归还了自己。

这说明领袖是顺应天意,不是失德之君。

于是即便洪水还未退去,伏羲为这重回的大片田野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告天祭祀。

并且在以演卦的形式在靠近桩排外洪流的地方,以刻石的方式,堆砌了一处演卦。

虽然和今天我们熟悉的石刻人形不同,但第一个具备实际功能概念的神就这样出现了,谁呢?

土地公公。

您看,奇特吧?不是如来佛祖,也不是元始天尊,更不是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那些高大上的无量大神。

而是区区“土地佬儿”!

就是这个“不入流”的小神率先以极具功能目的创造了出来。

咱华夏人是非常现实的,从来不像西方直线思维种族那样盲目的崇信一个“大神”。

咱们这个民族是非常现实的,要生孩子求送子娘娘、要考试拜孔子拜文曲星、要打胜仗拜关二爷、要发财拜财神等等。

咱们和神的关系是交换关系,平时没事儿理都不理你,有事儿了拜的那叫一个虔诚。

但也正因为这样的信仰多元并且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所以华夏文明才能源远流长,文明厚重。

这次洪灾极其巨大,损失也极其惨重,所以祭祀规模极大,连续搞了三天!

为了纪念这次大祭,还有不少工匠用艺术创作的方式记录下这次祭祀。

有这么一个黑彩绘陶盆,上面画了清晰可见的一排小人手拉手跳舞。

有细心的人一眼就看到每个小人腰部偏下都支棱出一支小棍儿,诸多网民评论就是各种“污”。

有说是阳具崇拜的有说是上古春宫图的,都是神经病!

崇拜那玩意就直接画那玩意不就完了,还一排小人支棱着棍儿跳舞啊?

其实那就是在全民尚武养兵于民的上古时期,非常写实的画着人们习以为常的腰间别着木制短剑,可以看成是庆祝丰收啊之类的“照片”。

在抢建新田的过程中,温顺的黄牛对人的帮助极大,在牛身上套上木犁,被泡软了的土地非常轻松就拉出一道道田垄。

不过几天时间大片的田野再次出现在宛丘外围,只不过等候秋收的成果今年是没指望了,但土地在就一切都在,辛苦一点就是了。

于是对牛的艺术创作各工匠也是大展才艺,用各姿态的牛形或是绘画或是烧陶或是刻玉,尊重中表达着对黄牛的崇拜。

咱们祖宗对牛的崇拜和尊敬是非常持久的,可能今天咱们没什么感觉,现代的城里人对牛除了“吃”外基本无感。

但注重农耕文明的老祖宗们可是对牛非常推崇的,这个文化基因咱们要了解。

比如大伙儿都知道的,到了咱大唐时期,曾在德宗朝任宰相的韩滉,本着尊敬牛,尊重农耕而画的那幅极其珍贵的《五牛图》,证明了在厚重的历史长河中老祖宗们有多珍爱咱们的土地文化。

顺带说《五牛图》竟然不是画在宣纸上的,而是画在麻料上的,或许也因为是这样才能在上千年里完整保存下来,被珍藏于“故宫博物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实物。

抗洪这个大事件,伏羲当然也很看重,通过这次上下一心精诚合作,巩固了人民的向心力,团结了民众。

历史上当然要写上一笔,为了表示郑重,还送给了仓颉一个竹笔筒。

毕竟是文字嘛,而且是记录华羲族大事件,要有仪式感,不能随便抓起一把刻刀就在龟甲骨棒上写,而是特制了一种细石片刻刀,标准化专门写重要事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