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是大灰吗?(1 / 2)

加入书签

这突如其来乱入的狼嚎声可是把胖子吓了一大跳!

跟过去熟悉的狼声这几声低呼完全不同,就像是一边嗅着空气一边伸着脖子发出呜咽一般。

这大冬天的食物不好找,没来由的你自己送上门来,狼可不会介意你屁股后面的粑粑,相反说不定人家“狗”的祖先还觉得挺香呢!

索性也是小坡不高,骑兵们距离胖子也不远,即便他们没有听见狼群低吼。

那头小黑马首当其冲陡然立起向空中翻舞前蹄,大睁的眼睛滚出眼白死死的盯着胖子离去的方向,对着空气大声嘶吼,马群瞬间慌乱!

两个儿子率先感受到了不对,抽出腰间木剑就向坡上奔去!

抬眼就看到光着腚的胖子在厚厚的落叶层上用臀部高速移动,就这么蹭着擦屁股然后一个踉跄爬起,提着裤子慌不择路的就向林子外跑了出去。

一行人急忙退着步子离开小林子稍远的地方,四处张望着守备,精神高度紧张。

细雪逐渐变大,每个人鼻头都冻得通红,呼出阵阵白雾的同时吸溜着鼻子,耳边仿佛再无异响。

稍微缓回神经,一同望向胖子,才感觉阵阵臭味裹在寒风中飘荡。

不得已只能靠步行,因为觉着臭小黑马不让胖子骑到身上,大家只能双手紧抱在胸前把缰绳夹在腋下行走。

直到遇上一条溪流,因为流速还挺快没有结冻,很有自尊心的胖子命令全体人转过身去,毕竟又怕离的太远再遇上什么野兽,看着大家背向自己胖子用手掏着水洗。

这没有肥皂不说,随着体温和皮裤的加持,许多粪嘎巴一棱一棱的结在屁股上,胖子搓不下来只能用手尅(kēi)!

但因为在地面上坐着蹭毕竟有细石乱枝给屁股划了不少血道子,这天气又冷溪水是透心的凉,强忍着疼胖子花了好长时间才算勉强收拾干净。

等再次骑上马后胖子的屁股距离肉冰坨子只剩几个摄氏度了,都冻硬了!

血道子疼啊,也就没办法策马奔腾,这一圈巡视差不多进入深夜了一群冻人才骑着冻马挪回了宛丘城。

趴在里屋丰拉看着自己的丈夫俩屁瓣儿红肿红肿的看起来跟熟了一样,一边用巫者教的药汁往伤口里挤一边拉过被子给胖子盖上。

看起来药汁汤性温和也没什么刺激性,反而暖暖的挺舒服,胖子闭着眼睛吧唧吧唧嘴竟然直接睡着了。

深夜的宛丘城安宁而平和,几乎所有的人家已经沉沉睡去。

只有挂在各处要道的灯笼还在雪漫轻飘中努力的维持着亮光,随着晃动,时而透出明火时而暗摆烛影。

从后山的最高位置望下,可见度由近及远逐渐模糊,在寒冷的冬夜就连圈养的各种动物也都紧紧挨在一起不发出任何声响,希望能多保存温度,只有口鼻喷出的雾让人知道它们还很健康。

就连粘着胖子的小黑马在这样等候冰雪消融的极冷时刻也不再倔强,回到马群中挤在中间。

唯一在视野中动着的,除了奋力在风中翻动着吸引人的雪片外,就是隐隐约约各处城墙哨塔上的游兵了。

整个视界下非黑即白,但这时的黑是墨色的,有浓淡交织;而白是昏黄的,有深浅交汇。

紧闭的宫门和大窗,麻纱的窗布,同时里称了卷缝棉纱的厚厚麻帘,最里面还有皮冲外毛冲里的毛毡。

这三层风挡相比现代的保暖或许差强人意,但在这上古的当下倒也能替人隔绝强冷。

卧榻四角的油灯并没有点亮,但却不影响照明,因为取而代之的是四个火盆,里面燃烧的炭火还在生生不息。

随着燃烧,一些火炭边角已经开始在透红中剥离出白色的层,渐渐跌落。

在这样的火盆暖绕中,卧塌周围的温度舒适又不会过度。

没有风打扰的室内,四面火光将人影稳稳的投在四下,拉出长长的形。

安神坐在塌上,几乎全淉的伏羲额头已经渗出薄薄的汗,自然闭合的眼皮在没有任何主观意识的情况下,眼球也没有晃动。

而围坐在塌边阴康、小朱襄、昊英和仓颉四人只是目不转睛的看着伏羲,既没有动作,也没有声音,安静的等候着。

王宫外的夜越来越深,围坐的四人也已经闭上眼睛,昏暗的卧室内安静如真空,仿佛连呼吸都停了下来,整个王宫内室被凝固了一般。

就在此时伏羲突然轻开微唇,“悉星浠集繁。(星云已至。)”

伏羲话音刚落,闭着眼睛的阴康轻柔女声,“东汲嘙。(向东移动。)”

伏羲再说,“玄土共。(天地开始交汇。)”

阴康又接,“浊空薄。(积阴之气涌出。)”

声音又停下了。

忽而,随着伏羲右臂的抬起,神奇的是四人都闭着眼睛,但手臂左右移动的方向都一模一样!

同时在轻移手臂的同时,口中都统一的说出了指向的方向。

接连进行了四五次之后,又统一的放了下去。

这样简单的动作,按理说并不会怎么消耗,但明显伏羲还是平稳了一阵呼吸,才终于将眼睛睁开,微笑的看着已经齐坐在面前的地上。

“未却精合,初探,诚果。(一直只是隐约觉得天神交汇,虽然时有偶遇但从没有正式确认过,这次虽然是初次验证,但我觉得真是很有验应。)”

原来这次深夜不睡觉,几人神神叨叨的竟是在试验《易》中最难理解与最难参破的“玄空之学”!

所谓“玄空”,是中华文明中不论地域不论种族,所有风水流派中最玄秘最深奥也最灵验的派别。

传它不仅能调改命运,还能用以推文明之兴替、国家之兴衰。

而本次的试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查玄空”,其实应该是后世整理“玄空”五解中的第二解:玄,天之施也。空,地之受也。

具体是说,天乃积阳之气,为玄为生。地乃积阴之气,为空为死。

天气为不见之形,变化莫测,故曰“玄”;地气为重浊可见之形,但有流通之窍,故曰“空”。

所以玄空是推算运行于天地间的能量交替对人事的影响。

因此,最初大家以四个方位面对伏羲,是在和伏羲一起,通过感念天地灵气,查体个体和族群的命运。

对这个我觉得多半又是在感受视网膜在眼皮遮挡下的感光细胞的信息反馈,但为什么四个人都看到的是差不多相同的“画面”就不得而知了。

试验的第二个部分是“查至善”,是后世整理“玄空”五解中的第五解:玄,为理之微妙者;空,为窍。

这个主要是修“天人合一”的至善结果玄空学是微妙理气的窍门,探索的是玄之又玄的奥妙和玄机。

若能明白其数理的微妙变化,就可以窍天地而进入天人地合一的至善境界。

不做过多解释,就我这粗糙的水平没法解释,只说这神奇的四人同言同行且都闭着眼睛完成,难不成真是灵交通魄了?

但这不可能啊。

以前傻乎乎的时候玩过“喋仙”,就是所有人都伸出手指,一个人请神后问问题,然后按在碟子里的手指会自动移向“是”或“不是”的答案。

那玩意是假的啊,就是个游戏。

但怎么伏羲他们竟然做到了如此同步呢?

在我看来啊,为什么大家都不说话,其实都是在等着最高领袖先起头啊!

本来大气也不敢出还要长时间闭着眼睛,本来就累,就算不睁开眼睛也早就被视线里各种星闪云块五色斑斓的快弄昏过去了。

你伏羲一旦说话,阴康马上就接住顺着你的观感往下说,为什么小朱襄和仓颉不说话呢?

不敢啊!怕接错啊!看到的就算能硬牵强上也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儿啊。

但曾是大巫身份的阴康敢接啊,就算没有科学知识但人家以前干这个的比你先有体验啊!

人脑子在自然条件下,如果出现头晕啊,恶心啊,看到周围环境在旋转,都是顺时针旋转,因此她敢大胆的接“伏羲看到的星云正向东旋转。”

多聪明!

即便当时伏羲看到的并没有旋转,但在阴康的话语中已经进入精神迷离状态下的伏羲很可能会脑信息跟随。

所以后两句阴康的接话,也就同样的顺王意而从之而已。

有人说不对啊,那么又怎么解释四个人可以跟伏羲动作一致呢?

好问题,我的解释是,这四个家伙偷偷睁眼看着伏羲。

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好,同学请坐下,我们继续说书。

不管怎么说,当伏羲已经将《易》深入到如此强大的精神地步时,不论它的“科学性”,这里指的是在以西方科学理论为指导的现代科学。

不论它的“科学性”是否充足、严谨,只从其通达宇宙乾坤人体精神气息休养哲学等诸多方面,它已经必然是会传承万世的千古第一“奇书”了!

为什么伏羲会选择今天搞这次实验呢?猜想应该是正值即将冰雪消融时分。

虽然还在冻土之时,但毕竟已经跨过新年,而在这一派萧瑟中其实正孕育着春暖花开。

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就是倒春寒时期,冰雪消融之际。

而且这个时期有这么一种奇观,原本跨越冬季过程中,除了松树等特殊种类外,基本上树木的树叶都掉光了,只剩枝条在承受雪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