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巡游终止(后篇)(1 / 2)

加入书签

如今的柏皇已经进入青年,宽大的肩膀异常英武,乌黑透亮的长发在坚定的点头下,发梢闪闪而动。

“何以?(为什么?)”华胥夫人不明白为什么一点留守都不安排吗?

“北安,纪安,羲族安,共。(北邦平安,成纪就平安,华羲族也就一同平安。)”

柏皇这样说是有道理的。因为成纪和东南西北各封邦不同,它是华羲族发起之地,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老根据地。

它和宛丘一样,是被各邦围在中间的,并不直接与边界异族接触,因此不会像西城和北城那样,有和敌对力量直接遭遇的情况。

而经过这么多年,成纪周围的部族基本都已经归属,不再有零散部落,除非城池老百姓自己造反,成纪本身并不会遭遇祸端。

而柏皇的经营非常好,人民富足,根本不可能发生造反的事儿,所以才敢倾全力北上。

“丘集戊几多?(宛丘出动多少人马?)”毕竟还是跟关心自己的儿子,华胥夫人接着又问。

得知宛丘也几乎是全员出动,这下不光是华胥夫人大为震惊!

听到“十二万”这个数字的人几乎都睁大了眼睛,就连我都立即觉察出这是出了大事儿!

并且马上想到胖子这下有困难了。

救兵如救火!不能跟王族母系闲聊太多。

告知除了人口数量不足的新城没有被伏羲召兵外,所有封邦都出动大军火速向北邦移动后,让华胥夫人再次震惊。

简单跟华胥夫人和女娲表达歉意,柏皇带着众将官迅疾离开王宫,准备带着兵马立即北上援兵。

感受到压力的华胥夫人也不再吃水果,呆呆的坐在那里发愁。

这“回老家”的喜悦已经荡然无存,反之是急切的想要赶回宛丘,不能让自己的儿子独自面对这样巨大的变故。

眼看柏皇踏出宫门,我急忙站起身追了出去,我得了解一下到底事态严重到何种程度了。

柏皇行走的速度极快,边走边比划,总算是让我知道这次北部蛮夷的侵袭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这将是场决定华羲族命运的大战,是书写上古历史的豪迈篇章!

当然,也必然是一场让人闻风丧胆的腥风血雨。

最后站在河滩,挥挥手目送“战神”柏皇带领成纪大军正式开拔!

六万大军浩浩荡荡看不到头尾,只有无数在空中摆动的“白虎大旗”,和让人胆寒密密麻麻的长矛长戟。

重新回到大屋,华胥夫人还在忧愁的发呆,女娲则勉强的安抚着两个小王子想要出门去玩耍的吵闹。

我挡下女娲拉扯的手,小孩子嘛,想出去玩就去吧,而且我还有想法要跟你娘俩说,刚好省的他俩在这闹的慌。

“以护军扶北共?(要让保护王族母系的军队也改向北上?)”听到我这样说,混沌瞪着我大感不惑。

“然。(是。)”我也看着他,点了点头。

“弗安乎?(那怎么确保王族母系的安全?)”对于我的想法混沌非常不赞同。

他的责任,就是确保王族母系能平安返回宛丘。

我并没有说服他的必要,因为最终决策权在华胥夫人和女娲的手上,严格来说就在华胥夫人的手中,只需要说服她就可以了。

不过,对混沌还是有必要解释清楚,否则他不会放心。

“纪弗困忧,近丘,却卫可。(成纪没有遭遇危机的危险,而且距离宛丘不算很远,有一支卫队保护足够了。)”虽然距离宛丘最近,但靠走也是小两个月路程,不过就像柏皇说的那样,从成纪到宛丘之间并不会有遭遇强敌的危险。

但,我要表达的,是说出华胥夫人的心声。

“王皇集戊进北,纪民安共,弗祭。王羲独丘,事重,王母王后当归,事共。(如今柏皇已经带着兵马赴北,成纪的王都走了。而且成纪百姓们也都生活平稳,为了全族的胜利努力的工作,王族的恩赐祭祀也并不需要进行了。如今大事发生,只有伏羲在宛丘独守,正在承受凡人无法承受的巨大压力,王母和王后这个时候应该在他身边,相互陪伴鼓励。)”

听我这么说华胥夫人终于不再发呆,而是当即下达王命,即刻返回宛丘,不用休息停留。

见华胥夫人这就要起身要走,留守陪伴的成纪中官慌忙挽留,这也太突然了吧?

柏皇才要求自己一定要好好照顾你们,怎么这饭都没吃就要走?

他哪里拦得住华胥夫人?不光她想儿子,女娲也想老公啊!

这一年多没见了,又发生这样的大事,那种心焦各位都能有体会,一刻也不能耽误。

就算是再急切,也不能说走就走,怎么样也得给成纪的人民一个交代,否则你这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对老百姓来说也太失礼了。

就算是不祭祀祈福,你在其他各邦都有停留,怎么在我们这,还是你华胥夫人的老家,待都待不住了?

“革命老区”都这么不受人待见吗?

再说了,所有人民即便知道发生大事了,全军出动!但对于华羲族人民来说,对自己身份是非常骄傲的!

华羲族是最强大最领先的,这样的思维早已固化,就算是出去打仗那也是咱们欺负别人,哪有被人欺负了的道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