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李儒在第五层,李素在大气层(2 / 2)
不过既然有得继续休息,那就休息呗。
李素估计要装病半个月、等蔡邕拿到“巴郡太守”的过桥任命,这半个月他也不想浪费时间,就宅在鲁阳写他的《齐民要术》先。
李素上辈子也没当过农民,没种过地,所以要写出细节来肯定是做不到的。半个月的装病期也写不了多少字,所以只是趁赋闲写个提纲出来。
比如要涉及多少种“目前百姓还以野生采摘为主、但未来可以发展人工种植、养殖”的物种,这些东西大致要在什么地皮、什么环境才可以种、养。至于具体怎么种,怎么养,得回去让老农们实践,真种出来了,他再让人记录整理。
而且他这部书也不是都给老百姓看的,到时候还要分成几卷印刷,上卷是给刘备之类的己方阵营将领、乃至未来的地方行政主官看的。
这个上卷的内容就不是如何具体种地了,而是要统一蜀地官员的思想,让他们理解为什么要重视这些原先不曾有人大规模种植的经济作物的重要性、从而组织、奖励百姓去中。
初步整理之后,李素在书中强调了把野生茶叶和花椒进行大规模培植的重要性。
比如要点出茶叶可以给长期肉食的士兵平衡营养防止某些疾病,还有别的药效和养生的经济效果,还有一定的嗜好惯性等等。
而为什么会需要为“长期肉食”的士兵平衡营养呢?这就要提到未来打算发展的环环相扣的花椒产业了。
李素这也是结合了蜀地的山区运输困难、运输损耗太大,所以要多筹备便于长期储存、而能量密度又比较高的食物来作为军粮,那样运输损耗的占比就变小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一块肉干的能量密度,大约是同等重量米面的三四倍。走蜀道从成都起运四斛米,原本路上要吃掉三斛,只有一斛运到汉中。从汉中起运四斛又要吃掉四分之三才能到长安。那么从成都要种十五倍的粮食,才能运到长安,难怪北伐那么艰苦。
可如果把米换成肉呢?运四斛肉,按肉比三倍分量的米还顶饱来算,四斛肉干路上只要吃掉一斛,剩下三斛都能运到汉中了,这样叠乘下去的效率提升是非常可怕的。
但历史上诸葛亮不能这么干,关键就是没那么多肉,蜀地也没那么多盐来如此大规模腌制肉干。
花椒如果大规模种植,情况就不一样了。所有的香辛料多少都有防腐作用,大量花椒配合少量盐做成椒盐,腌制防腐肉干比目前纯用盐好得多,腌料综合成本也更省。
而且用椒盐腌比用纯盐腌还有个额外好处,那就是可以遮盖异味。汉朝猪肉那么难吃,骚味太重,作为军粮肉脯难度很大,有了椒盐盖味情况就不一样了。
还有就是根据李素观察,即使现在的农民那么穷,稍微有口肉吃都不放过,但对家畜杂碎的利用率也还是很低的。
虽然不至于跟那些开弱智光环的古装剧上得那么夸张、什么内脏都不吃,但至少肠胃和腰子确实是不吃的。百姓再穷,能利用起来的猪牛羊内脏也就是心肝,加上少量的肚(反刍动物有好几个胃,汉末的人只会吃其中个别不太脏的)
有了足够的花椒压制骚味后,这些内脏就会转化为既提升士兵营养、还能治疗夜盲症的好东西。
跟花椒同理的,还有汉朝就已经通过蜀身毒道传入蜀地的印度原产胡椒。
另外芋头、甘蔗、烧煮制糖、在沼泽地区人工养殖草鱼……等等,李素通过观察,能想到的可以补的短板,趁着闲暇,李素花了几天时间,把这些战略物资的价值,全部写明白。
装病一直装到七月下旬,李素终于在一天傍晚,得到了蔡邕家一位心腹仆人,连夜策马赶来鲁阳通报。
李素知道,这是蔡邕已经被何进假装任命为巴郡太守了。
“立刻进京!趁着何进还没‘留中改任’,向陛下报捷告知蜀道已彻底复通!巴郡太守也可以正常上任了!”
李素意气风发地吩咐,数百精兵立刻北上进入司隶。
几百人的武装力量,只要不进入雒阳城,仅仅进入司隶地区还是可以的,关键是李素有充分的理由,他是从益州千里迢迢而来的,沿途肯定要有保护。
过了伊阙关后,李素把人马停在雒阳郊外的洢水河畔,只带着赵云典韦几十人,正式打出符节,大张旗鼓报捷。
大将军何进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当时他正在和刚刚提拔了才几个月的心腹、少府王允商议国家大事呢。
“大将军!镇西将军刘备的使者进京了,是捷报!张鲁已经授首,张鲁余孽被彻底平定。且张鲁死前逃入巴西与板楯蛮勾结,镇西将军一路追杀,把张鲁与附逆的板楯蛮一起消灭了!”
“刘备破贼如此迅速?可喜可贺啊。”何进闻言,不由心情大畅。
只有他身边的王允微微一惊,手上一张卷轴差点掉在桌上,他提醒道:
“大将军,看来,五天前调任蔡尚书为巴郡太守、而后留中的事儿,要有波折了。蜀道彻底复通、巴郡太守可以上任,还怎么找借口改封蔡邕为侍中?”
何进正在兴头上,哪会在乎蔡邕他,他随手摆摆手下令:“扫兴,现在这些干什么?大不了真让蔡邕去当一年半载巴郡太守也无妨。张鲁与板楯蛮双双覆灭,这可是大喜事啊。赶紧召见使者,仔细汇报军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