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沦落为岛夷的公孙度(2 / 2)
公孙度被俘的位置,已经离开辽西郡腹地数百里了,是在大草原上的白狼山山口,要是不留马匹这些战俘肯定回不去,会饿死在草原上,那仇就结大了。
糜竺只是想显示自己不好惹,不是真想结仇,他宁可公孙瓒把全部仇恨值依然放在袁绍身上。
如此算来,死伤的加上逃散落草为寇的,公孙瓒也就损失了几百人,至少还有一千五百士兵缴械放回,足够留面子了,典型的商人做派。
至于公孙度那几百亲随、亲兵,死伤倒是比较惨重,被干掉了将近一半。徐荣一开始也不露面,不想刺激公孙度,也不想听他的辱骂。等给公孙度处理好伤口、他也差不多骂累了之后,徐荣才出现。
旁边还有糜竺和太史慈。
“公孙度,我本不想害你,是你先投靠董贼,为虎作伥。我金天是想救你,给你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咱辽东诸郡军民都已齐心讨董,董卓的乱命我们是不会接受的!
你若肯悔过,府君念在你毕竟曾为冀州刺史、资历深厚,也算是大汉忠臣,只是走错一步被董贼利用,还会给你机会,仍然位列郡守!”
公孙度听了,直接愣得有些懵逼:玩猫捉老鼠的假惺惺呢?把老子抓了还说继续让老子做太守?
“呸!少假仁假义了!都这样了,还让我做辽东太守?”公孙度觉得自己还是会死,反而不怕了。
徐荣想解释,糜竺一抬手,让他不要再刺激公孙度,然后糜竺亲自开口说条件:“公孙度,大家都是体面人,我何必骗你。这个条件,我也是想了很久了,不算辱没你——只要你承诺不再与我们辽东军民为敌,我愿以勾践纵夫差之礼,仍然让你做一方诸侯。
条件么,也跟勾践纵夫差一样,你的亲随、亲兵,都可以带走,再给你士百户、奴四百户,一共五百户子民,你自去岛夷之地开拓。”
糜竺这个条件,是他跟徐荣反复商量后的结果。
没有古文基础的看官或许不容易理解,所以解释两句:这个条件是有出处的,是《国语》上记载的越王勾践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完成复仇后,给夫差开的条件。
勾践这个人虽然比较苟,也比较心理阴暗喜欢兔死狗烹,以至于为了典型的文艺形象,主流传媒在某些细节上顺势黑了他,主要是“夫差当年打赢他给了他机会,而勾践反杀夫差后斩尽杀绝,不给夫差机会”,以此说勾践没有人君之量。
但看过《国语》都知道,勾践也是给了夫差机会的。只不过夫差当年给他留了会稽之地和五千户,勾践把条件又缩了十倍,只给夫差五百户,而且要流放到“甬东诸岛”(舟山群岛)、但仍然可以保留吴王的称号。
是夫差自己觉得自己又老了二十岁,而且种田的启动资源又缩了十倍,估计到老死也不可能翻盘了,懒得再受此屈辱,所以没接受这个条件自杀了。
糜竺现在给公孙度也是留五百户、找个岛夷之地以诸侯之礼流放(也就是类似吴王夫差之礼),道义上来说你不能指责糜竺苛刻了,同时又能确保十年二十年公孙度都不可能翻身。
将来真要是能发展起来,刘备都差不多得天下了,到时候自有其他人帮糜竺压制公孙度。
公孙度眼珠子乱转,他听到条件这么苛刻,反而燃起了求生的欲望。
要是糜竺给他的条件很好,那才假,说明糜竺压根儿是耍他的,没打算履约。但条件看起来越严苛越锱铢必较,就越有诚意执行的机会。
“你真愿流放我等到岛夷之地称郡守?”公孙度语气渐渐服软地试探。
糜竺也不多废话,展开一张海图:“这地方也是我这两年派海商搜略三韩特产时路过的,三韩之南、出海百余里,便有一岛名曰‘州胡’,方广也有数百里之地。
其上土地肥沃,气候与青徐相若,但岛夷不知耕种,但蓄牛马维生。我肯去,就授你为‘耽罗郡守’,统御州胡。至于能不能慑服岛上那数千胡夷,就看你听天由命了。”
公孙度没得选择,一个月后,他就带着五百户新来的流民,加上他自己那还剩三四百人得亲随,一共男女老少大约三千人口,被糜竺的海船队押送去了济州岛,以夫差之礼流放为太守。
糜竺还很仁慈地给那几千人留了足够吃到过冬的口粮、一些基本物资。后续能不能熬到明年秋收,就要靠他们自生自灭,从蛮夷那儿抢野马肉吃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