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连耗粮都耗不过刘备(三更)(1 / 2)

加入书签

幸好关羽这次走陆路攻打建宁的目的,本来就是诱敌、把敌人主力黏住在这里。

所以出兵之前,关羽就跟李素讨论过“如何装出自己可以长期攻打凹腰山关隘、如何装作自己军粮肯定充足,不会退兵”的演技问题。

所以当现在景毅真的要赌关羽军粮不足时,那演技预案便能直接拿来就用。

关羽杀了首批细作后的第二天,就吩咐军中的后勤官马玄(马良和马谡的大哥,关羽打宜都时来投靠的):

“从明日起,动用军师新发明的独轮车,从朱提山路运粮到此。然后拨一批花椒盐和其他本地平民也紧缺的物资,买米充实军粮。

咱不要收税搜刮百姓,就跟百姓贸易,而且要向百姓承诺明年春荒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再运粮食来平价贩卖,补足他们的缺额,让他们还有差价赚,让利于民。”

关羽不在存駬县横征暴敛,不代表他不能在本地做生意得到粮食。运一石椒盐过来的运力,在本地能够换成几十石粮米,如此一来运能要求就低多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关羽之前在查获景毅派来散布流言、鼓励百姓抗税逃亡的细作时,并没有把全部细作都抓了拷问处死。他还留了几个已经暴露但假装不知道的细作,指望他们继续把关羽希望景毅知道的消息传回去呢。

马玄听命后立刻照办,很快就把各项后勤事务吩咐下去。

信使花了几天时间回出兵根据地、也就是朱提郡的汉阳县,又过了七八天,第一批用独轮车运输的军粮和椒盐,就运抵了存駬县城。

独轮车的出现,着实让当地百姓大开眼界,因为这种新的运输器械是李素在成都时,偶尔搞的小发明,为的就是有朝一日优化山地运输的运能,但始终没有用上的机会,也就没有推广。如金,才算是作为备案之一,第一次被关羽用于实战了。

李素这款独轮车,样子其实也跟后世常见的独轮车不太一样——民间日用的独轮车,推车的把手(车辕)下面是没有垂直的挡杆的,所以推起来要很费力地保持平衡,一旦停下来就容易歪倒。

而李素这款车的样子,更像是后世建筑工地上、搬砖民工用来装沙子石子水泥的翻斗推车,只不过比翻斗推车少了一个轮子,只有居中的独轮、和两侧跨轮而架的车斗。最关键的是,李素保留了工地搬砖推车的刹车档杆。

别小看这么一个小优化,有了刹车档杆后,推不动想休息时,随时随地就能停下来?两根杆子往地上一立,车子就是稳定的三点支撑地面?哪儿都能停稳?而且避免了传统独轮车的左右翻倒问题。

虽然转向性能不如传统独轮车灵活,但已经足够解决“山地频繁切换上下坡”的麻烦了——这也是李素亲自走过山路栈道后得出的经验?因为他发现慢速推行的车,在山路上最麻烦的不是左右转弯?而是上下坡切换。

传统独轮车最危险的?就是上坡时人在后车在前、推着车辕前进?一旦转入下坡后,拉不住车的下坡惯性整个滑下去。

而加了垂辕刹车后,到了坡顶,要转入下坡时?先把车在坡顶平地上?转180°半圈,改为车在后人在前、拉着车辕走。这样就算下坡轮子太滑,只要双手往下一压,把垂辕扎进泥里刹车?起到刹车档杆的作用,就不会掉下山去了。

前所未见的独轮车运粮队抵达存駬县城时?立刻在全县造成了轰动,没见过世面的南蛮人都跑来围观。尤其是汉军当众展示了简便易用的刹车功能后,更是引起了眼热。

“这车好啊,本来翻山运货都靠挑担,怕的就是下坡的时候收不住脚。现在这车走着走着觉得拉不住就往地里一插,上坡太陡推不动也能把货斗卸下来稍微挑一段,等下坡了再推,太省力了。”

百姓纷纷如此热议。

很显然,他们是知道附近的山路多难走,所以下意识就没把独轮车和其他车子比运能,而是跟人力挑担背货比。

反正这一车两个货斗也就八百汉斤载重量(200公斤),上坡太陡过不去的地方偶尔分两批挑上去都没问题,但长长的下坡却能省力滑着走了,还随时随地刹车。

马玄还没开始卖盐买粮,先有一些存駬县本地的大地主、相对有钱人家、乃至是蛮部酋长,开始跟马玄打探能不能买运粮车。

建宁郡各县,每县周边都是有些昆明夷部落的。大县的蛮部可能是数千上万户,存駬这种小县,都有四个小部落,最大的一千三百户蛮人,还有三个分别在八百到一千户。

马玄便很为难,先请示了一下关羽,然后对着那个领头最大的部落酋长解释:“朵思洞主,不是咱不卖车,如金大军出征,这些车还要运量呢。

等战后,只要你们归附征西将军,帮你们造车、以物易物,还不容易么?征西将军本来就是来造福南民,与民同富的。现在你要不还是买点花椒盐吧,我家李都督素知你们本地百姓缺盐淡食,价钱也不会太坑你们的。”

那个被称作朵思洞主的酋长闻言,立刻表示:“那我们要是用粮换车,保证你们有足够的军粮不用再运了,能不能卖我一些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