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历史进入了深水区(2 / 2)

加入书签

袁绍也起身,摆出接受天子诏命的礼貌姿态,拱手而不拜,静观其变。

一番尴尬的对峙之后,还是袁绍身边的尊皇派谋士代表沮授,出面斡旋,暂时缓和了双方的气氛。

张义松了口气,也顺势先找了个台阶下,不再追着袁绍礼数不全、犹豫不决的姿态说事儿。

“敢问天使此番来意?”袁绍请张义上座,而后狐疑问道。

张义忍辱负重地说道:“陛下得脱贼臣李傕虎口,特命我持节河北,加封讨贼诸臣。袁将军曾抗拒李傕乱命,加封自是首当其冲。”

袁绍心中微微一喜:原来我也算是讨贼勤王诸臣。

如果是董卓覆灭的时候,袁绍那肯定是以讨贼功臣自居的,但董卓死后,李傕当权这两年,他还真没为皇帝做过什么事儿,也没摆出“讨伐李傕党羽”的姿态打过什么仗,所以有点不好意思。

看来,皇帝这是完全不追究他曾经拥立刘虞的事儿了?

想到这儿,袁绍立刻笑得很灿烂,一个手势撤去了幕后警戒的刀斧手,立刻以礼款待张义。

他麾下的谋士当中,沮授等尊皇派也立刻占了上风,逢纪、许攸则瞬间气势弱了一头。

田丰这样的观望派继续保持沉默。

至于郭图,虽然一开始是跟着逢纪、许攸一样的态度,但他更多是察言观色揣摩上意,看领导希望听到哪一派他就顺着说哪一派。所以看到袁绍本人表情和颜悦色起来之后,郭图立刻又改口夸赞起袁绍的忠君来,积极充当让袁绍张义和睦的润滑剂。

从这个角度来说,郭图倒也有点作用,要是袁绍手下都是田丰那样懒得跟人解释的孤傲之人,袁绍哪怕想掉头,都没人给他台阶下。

可不,郭图开口之后短短几句话,张义也变得神色没那么悲壮了,似乎真心实意感受到了袁绍对朝廷的尊重。

张义嘉许了几句之后,连忙宣布自己带来的封赏:“袁将军,陛下已经定论了,凡是董卓挟君与李傕挟君期间,对外发出的朝廷使命,若是有利于地方安定的,倒是也能接受,然但凡是不利于地方安定的,那就都是二贼乱命。

而前年王允拨乱反正那两个月里发出的使命,则都是符合天子本意的君子之命。所以,抗董卓、李傕期间朝命之事,无论天下何方诸侯,一律既往不咎。凡接受王允辅政时所发出使命者,一律论功行赏——袁将军可能领会陛下苦心?”

袁绍一愣,刚才还忙着客套呢,对于这番定调子划线的操作,一时没有琢磨出政治意味来。

幸好沮授对这些大义名分的事儿反应最快,立刻拱手贺喜:“陛下年少,却能如此圣明烛照,实乃天下之福。

张太仆,在下沮授、乃河北微末之士,敢向太仆确认一二:陛下之意,可是说王司徒辅政时,所发出的册封刘备为汉中王、刘虞为燕王的使命,乃是天子本意。而后来李傕当政时,指使贼臣公孙瓒杀害燕王的使命,乃是乱命?

既如此,袁将军董统鹰扬、扫灭听命李傕乱命的贼党公孙瓒,并扫击黄巾余党张燕,也都是在为陛下分忧?”

袁绍听到沮授帮他翻译,瞬间就是眼神一亮:妙啊!

刘协身边有高人,故意教他以“王允活着还是死了”为时间线分割,来划分朝廷对外使者的命令是否是乱命,可不就恰好向袁绍示好,而且安抚了袁绍担心将来清算的顾虑。

毕竟,袁绍拥立刘虞,是发生在“天子确实没有行为能力”的时期,还是被挟持的,是发生在刘虞被封为燕王之前。

现在皇帝说:“哪怕刘虞曾经被人动议过另立朝廷,朕依然不介意,而且是在那之后,还确实发自本心给刘虞封燕王”。

那么作为刘虞扈从的袁绍,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王允已经死了,天子金口玉言盖棺定论,说王允那两个月封的都是一律对的。这个线一划,以后就不好出尔反尔单独挑某一件事情改口了,否则说不定天下各州的诸侯都会人人自危,也不利于朝廷重新建立威望。

袁绍想明白这些,眼神热切地看着张义,又嘉许感激地看着沮授。

张义点点头:“陛下正是此意,这也是汉中王,与赵司徒、蔡司空、杨太尉公议支持的结论。

袁将军有讨伐董卓的首义之功,而公孙瓒有假借乱命杀害陛下所封总统青冀幽并兖徐六州诸事的燕王的罪行。袁将军讨伐公孙瓒,也是大功一件。

陛下钦命,嗣燕王刘和,可继承故燕王刘虞一切前封职权,所总统如故。至于袁将军你,陛下有意加封骠骑将军,协助燕王继续安定六州诸事——不过,要在攻灭逆贼公孙瓒后,才能实授。”

袁绍瞬间从跪坐的姿势直接跳站起来:“陛下厚望,臣敢不从命,旬月之间,臣定然攻破易京楼,将公孙瓒逆贼首级献于弘农。”

沮授比袁绍心细,又借故问了其他中枢将领的加封情况。

张义也一一跟他说了,有问必答。

袁绍麾下谋士们,这才知道除了刘备成了汉中王、待郭汜被灭后皇帝就实授他大司马,

其余朱儁封了大将军,董承封了车骑将军,袁术从后将军加封为卫将军,段煨从平东将军加为镇东将军。

如此一来,朱儁、袁绍、董承、袁术四人,算是把大骠车卫四个坑占全了,后面才轮到前后左右将军。

袁术之所以加封,皇帝也是没办法,因为他毕竟派兵攻破了李傕的峣关,拿下了京兆五县,名义上这也是勤王之功,刘协不安抚肯定会出事。

当天的会晤结束,袁绍立刻加大了对公孙瓒的最后斩首进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