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国外会面(1 / 2)
荷兰机场。
武长风,柳条两人下了飞机。
柳条是第一次出国,见什么都新鲜。
这个时代,别看荷兰国土面积小,远远比不上大陆。
但经济发展还是拉开大陆一大截。
属于欧洲掌上明珠。
其中,飞利浦就是荷兰最出名的企业之一。
飞利浦在这个时代制造的家用电器,工程设备方面,在全球都占有一席之地。
甚是得到客户的好评。
可以和德国的西门子,岛国的松下,韩国三星等企业一较高下。
但是,随着大陆开放后,最为大陆最能打的出口电视机,在欧洲杀的本土企业一片哀嚎。
无他,“价格屠夫”可不是空有名号,简直就是让欧洲的电视机厂家闻风丧胆。
耐用,还特么便宜,你和谁说理去?
于是,在九一年中旬,欧洲为了遏制大陆商品进口,宣布进行惩罚性关税,试图挽救本土制造企业。
这一个决定,让大陆的电视机厂家进入寒冬。
在电视机销量供不应求的年月,大陆几乎每一个省都有好几个电视厂家。
其中大部分都是指着出口吃饭。
惩罚性关税下达后,大陆一片哀嚎,电视机行业岌岌可危。
甚至引发一场电视机行业大洗牌。当然这都是后话。
现在。
荷兰的飞利浦早就顶不住了。
飞利浦旗下有众多工厂,而电视机也是其中一项。
被大陆的电视机产业冲击的快要黄摊子了。
所以,此时的飞利浦为了保证利润营收,做出一个令几十年后世人嘘嘘的决定:剥离阿斯麦!
阿斯麦还只是飞利浦旗下的一家合资小公司。全司上下算上老板31位员工,只能挤在飞利浦总部旁临时搭起的板房里办公。
一出门就能看到板房旁边一只巨大的垃圾桶。
出门销售,也只能顶着母公司的名义,在对手的映衬下,显得弱小、可怜,又无助。
在此时,半导体行业还没有得到充足的发展。
阿斯麦的竞争对手则是尼康和佳能。
甚至,尼康手里的技术,远远超过阿斯麦。
不过说起来,作为半导体行业“皇冠上的明珠”,光刻机的本质其实与投影仪+照相机差不多,以光为刀,将设计好的电路图投射到硅片之上。
在那个芯片制程还停留在微米的时代,能做光刻机的企业,少说也有数十家,而尼康凭借着相机时代的积累,在那个日本半导体产业全面崛起的年代,正是当之无愧的巨头。
这个时间节点,飞利浦并不太看好光刻机项目,一度认为是拖累公司的包袱。
而阿斯麦在实验室研究出了一台步进式扫描光刻技术的雏形机后,飞利浦考虑到成本问题,打算邀约其他企业合作。
理想合伙人是有技术有资金的老美大厂,不过老美企业并不看好这一项目,因为尼康已经推出了可商用的步进式重复式光刻机。
你阿斯麦仅仅是出雏形机,人家岛国都是商用了,落后太多,还想找我们老美当接盘侠?
这时一个荷兰的本土企业跑来毛遂自荐,这就是阿斯麦的前母公司asm国际。
当时的asm国际是一家半导体设备代理商,并不涉及技术领域,飞利浦不是很满意,但在观望一年迟迟没有大公司合作的前提下,最终与asm国际达成了合作。
由此飞利浦与asm国际各自出资210万美元,合资成立了阿斯麦,由此开启了阿斯麦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飞利浦当时已经放弃了这一方案,拉asm国际入伙是希望借其分担损失,甚至飞利浦不愿给该项目一个像样的办公室。
可以看到,阿斯麦成立之初,仅仅价值210万美元!
幸运的是,阿斯麦成立一年就造出了步进式扫描光刻机(型号为pas2000)。
不幸的是,市场开始追求更精细的光刻机,阿斯麦虽然上岸,但并不拔尖。
此时的阿斯麦状况并不是太好。
半导体行业被岛国垄断。
当然,想要生产芯片,需要更多的产业链联合合作。
比如在后世,阿斯麦成为光刻机供应商,而晶圆等由岛国提供,设计技术和原材料等由老美把持,生产由台积电,三星支撑。
在现在这个时期,阿斯麦整体不佳,一飞冲天要等到新世纪后,一个被全体行业鄙视的林本坚出现后,阿斯麦才把握住风口,彻底占领高端光刻机设备提供商。
而武长风在这个时间节点来到荷兰,就是要给阿斯麦注资,从而获得光刻机优先订货权。
后世,阿斯麦也曾出现过资金链中断,老东家asm国际和飞利浦相继撤销或减少资金,导致阿斯麦差点破产。
不说技术研发,单单是生产一台设备,就需要上亿美元,伤不起啊!
武长风这个节点来的刚刚好,恰恰是阿斯麦缺钱的时候。
如果等到阿斯麦缓过劲来,特别是英特尔说服白宫,组建了一个名为“极紫外线有限责任公司(euvllc)”的组织,囊括了英特尔、摩托罗拉、amd等企业,还包含了美国三大国家实验室,技术和资金都有。
阿斯麦为了获得技术,不得不在老美建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