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聚会小山村(2 / 2)

加入书签

刘伟说:“你这是咋了还正规上了,有什么你就说哇,”

我说:“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深奥,想不明白,又不知道该不该问,向谁问。”

葛强说:“行了,不要废话了,赶紧的说哇,还拿捏上了。”

我说:“行,你们听好,咱们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是谁创造出来的。”

刘伟说:“就这个问题还这么大气喘的,当然是英雄创造出来的。英雄造时势懂吗,英雄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指哪打哪,创造一片新天地。陈胜吴广知道吧,历史书上那不是写得明明白白。

李东风:“他老人家说过,劳动人民是历史的推动力,所以,历史就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没有英雄,枭雄什么事。”

葛强:“当然有的人也说,是时势造英雄,纵观中华几千年改朝换代,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经历了那么多的演义,英雄,枭雄,平民百姓相互交织,历史学家都难掰扯清楚,其他人就更说不明白了。”

陈友明:“你小子还没有累够,净思谋这没用的东西,这都是大人物们才能说得事,小老百姓管那么多干甚。”

我说:“我喜欢我们国家的历史,看过范仲淹的醉翁亭记,其中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我们虽然都是升斗小人,但是都不缺忧国忧民意识,我虽然累的够呛,可是心里总想搞个明白。刘哥说,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那么劳动人民包括哪些个人,用什么标准来确定,是劳动人民呢。”

刘伟:“那还用说,当然贫下中农是劳动人民了,社会进步就是贫下中农推动的。”

我说:“我看的书不多,但是我所看过的历史书中,每一次的历史变革中,都是一些大人物在操纵主持,从秦汉到民国都是如此。即使是陈胜吴广,他们俩也不是劳动人民,他们的身份是甲长和里长。”

李东风:“唉,算了吧,我发现你们的口条都捋顺了,我们所学的那点历史知识,别说数手指头,就是连脚趾头都算上,也掰扯不开这个关系,你们溜嘴皮子玩上瘾了,是怎么的。”

哈,哈,哈,我们几个都大笑起来,“就你小子不学无术,一看课本就耍乌眼青,我们用脚后跟都能明白的事,你用大脑都费劲,你少操点心吧。”

李东风红头胀脸的说:“拉倒吧,你们是教授?一个个的搅屎棍,户不拉子窜房檐冒充大家雀。屎壳郎爬城门假装那大帽钉”。

陈友明:“不管咋说,每一次的历史变革改朝换代,都说是要让人们过上好日子,人们为了摆脱贫困,所以才能应者云集,这是真的。”

我说:“我们中华文明讲的是家国情怀,任何一个爱国的黄炎子孙都以成家,立业,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最低也要创造一个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存环境。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区别,是我们自有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我的理解,力争追求美好富裕的生活,就是推动中华文明向前发展的动力。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古人的话诚不欺人。”

我接着说:“没有人希望过贫穷的苦日子,贫穷并不适合整个人类,贫穷就意味着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可以预言,追求富裕必然会成为一种时尚。”

我平息了一下激动又说:“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们再来我这里,绝不会像今天这样,我一定会有丰盛东西来招待你们,这种穷哈哈的日子,将会一去不复返。”同学们开怀大笑。

陈友明说:“一会英雄,一会时势,现在还是穷哈哈的,转眼又快成富翁了,这都哪跟哪呀。不过描绘的前景不错,小鹏说的似乎有点道理,社会毕竟是发展的,不会一成不变,我们耐心的等下去吧。看现在的形式发展,也许好日子就要来了,不过这个好日子是什么样呢?

李东风有点向往的说:“是不是我们都回城里上班了,就是好日子了。”

我很肯定的说道:“不是,我们十个下乡的,现在有九个回城上班了,如果好日子就这么简单,那也太容易实现了。我觉得好日子,最起码也是社会稳定,人们收入高,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李东风高兴的说道:“真要是向你说的那样,就太美了,工作安定收入高,顿顿能吃到红烧肉,如果再能娶上一个漂亮的老婆,那不就是神仙一般的日子了吗。不过这日子怕是轮不到我们,看看我们现在连吃屁都赶不上热乎的。”

葛强说:“算了吧实际点吧,一个个的别画饼充饥了,看来我们还需要充点电,多找些书读一读,今天我们说的这些内容,并不是很深奥,可是我们谁也讲不明白,这说明我们欠的太多了,学校没念过多少书,走向社会后干脆就不看书了,今天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不能这样下去了。这时间不能再浪费了。”

我很有感触的说:“这几年在农村都一门心思干活了,根本想不起来看书学习,尤其是这两年都想着怎样回城工作,我感到我就像坐在井里一样,只看见头顶上的这片天,即便是想跳出去,也只是跳到另一个大一点的井中,视野依然很有限,经常感觉到很憋闷,可又摸索不出解决的路数,心里苦的很。”

刘伟若有所思的说:“咱们在兵团从来不讨论这样的话题,今天讨论起来还是满有兴趣,这些话题能促使人们学习思考,最少也能充实自己。小鹏这里没有白来,给我们提了个醒,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想适应今后发展的社会,多掌握点知识还是有好处的,我们这点知识水平太浅了,不可能讨论清楚这样的大题目,因为我们国家将后怎样发展还是未知数,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这点初一的文化水平太低,不可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应该抓紧学习了。”

同学们都不说话了,都在默默的思考着什么,慢慢的进入了梦乡。第二天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一缕阳光撕开了夜的笼罩,我的这几个同学踏着晨露,向山外走去。停了又停,送了又送,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我站在山口招手送别,依依不舍,什么时候再见面呢?

我游荡在人生的最底层,在这刻骨铭心的磨炼中,我渐渐的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世界上没有轻易的成功,只有不言失败的坚持,我时时告诫自己,要积累最大的能量,以迎接可能出现的一絲希望。人在低谷中能够自拔,在自救中获得新生,不也是一种能量和成熟的表现吗。带着热切的期盼,我在滚滚红尘中探索着希望之路,我相信我有这个能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