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满载而归和西欧经济危机(2 / 2)

加入书签

二战后的日本,以《和平宪法》为基础,在美国扶持下,经济迅速发展,去年一年日本的经济速度快的惊人,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一位。

这次经济危机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只能说是一个小型经济危机,甚至已经开始结束了,随着经济复兴,法国和西德、日本等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已经接近战前水平,高丽战争失败后,美国对外贸易优势就开始削弱。

特别是法国联合西德的成立了煤钢共同体,更是很好的抵挡了这次经济危机,而英国人受到了重创,日本人则没有太大影响,甚至加快了发展。

圣赫塞在半路上直接恢复了自己的身份,这次美国之行可谓是大开眼界。

直面历史的冲击感和震撼,美国不愧是全世界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帝国,真正给他们玩出花来了。

这次美国之行也是收获满满,不仅把红杉投资变身成了一家全能投行,而且从中套现就套出了大概2000万美金,可以直接投到阿根廷或者西欧国家去,购买阿根廷需要的工业设备。

也能作为备用资金,阿根廷现在的投资大部分已经能满足建设需要,不过这一部分的钱也可以储备起来,作为应对风险的需要,一直极限操作的话,总有翻车的那一天。

红杉也跟多个中等财团家族结盟,波士顿富达资本,收购了专业公司正规化,

又有黑水安保公司提供的武力保护,现在提前布局美国53-54年的经济危机,只要不出大的意外,基本未来几年的高速发展是不成问题的。

恩科电气也实现平稳落地,再过一两个月,恩科电气的第一代录音机,物美价廉的的恩科收音机就能投入美国市场、欧洲市场。

核工业技术专家,圣赫塞还真捞到了几个,未来几个月分批打算先进入加拿大,再通过各种途径前往阿根廷。

小尼克斯除了搞蓝色起源这家公司,又搞起了老本行,收购了一家货物轮船运输公司,又花钱买了一大批二手货船,搞起了太平洋和大西洋贸易。

小国家崛起之前往往必要一直赢下去,输一次就没有翻盘的机会,而大国赢一次就够了。

不管是美国还是墨西哥,都值得现在的阿根廷学习,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不错的民族凝聚力,重视科学和教育,建立起适合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学习但绝不只是简单模仿别国的道路,同时在国家力量主导下加快工业化建设。

二战后,各国开始理智地寻找大国之路,日本准备通过跨国公司战略实现了经济崛起;美国将在信息革命和高科技领域的领先使得国家持续发展。

阿根廷完全可以走日本人战后崛起的道路,开办更多的跨国公司。

……

不是很宽阔的海面上,一艘从地上看去足有七层楼高,长最低超过一百五十米的巨大船只停靠在港口,圣赫塞觉得这应该是个货轮。

圣赫塞看了下船票,登上了前往巴西的邮轮,他提着不大的行李箱,进入邮轮船舱,根据船票,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房间。

后边跟着十多个三角洲安保的人员,打扮各异。

纽约港毕竟是美利坚最大最繁忙的港口,船只很多。

这次圣赫塞照旧没有带什么东西,重要物资将通过船队运往巴西的方式,直接开到拉普拉塔市。

圣赫塞和普金斯来到了甲板上,讨论着这段期间的趣事,然后跟教授一起看着蔚蓝色的大海。

邮轮迅速往南大西洋驶去,看着离美国海岸越来越远,海水的颜色也缓慢变化。

普金斯教授开口说道:

“科恩,你这次回布大就准备提前毕业吧,你的水平已经足够申请毕业了,甚至有了硕士的水准。”

阿根廷的硕士基本都是两年制,像古巴的卡斯特罗甚至是博士毕业,也不过二十四五的年纪。

普金斯教授直接说道,对他来说,圣赫塞已经达到了硕士毕业的标准了,哈佛法学院的水平。

圣赫塞身在2月份的北大西洋海上,竟然穿的是夹克,很强壮嘛,普金斯教授不由得有些羡慕,当初自己也是这样的,只可惜现在年纪大了。

这里已经距离海岸线超过两百公里,以邮轮的速度,依然从清晨行驶到下午时分才远远地看到了天际的一条代表南海岸线的黑线。

“好的,教授,还是要感谢你的栽培,这次我会努力的。”

普金斯大笑着拍了拍圣赫塞的肩膀:“晚上找你喝酒,船上的生活总是太无聊了。”

对于圣赫塞这家伙,他是越来越满意,打算让他提前毕业了,这次出国考察,也是规模很高的。

还好此时的北半球风平浪静,出船是最怕那些风暴海浪之类的。

夜晚来临前,两人真的喝了点啤酒之类的,普金斯教授酒量一般很快醉了,把他送回自己的船舱客房,圣赫塞也有些迷迷糊糊的,沉沉睡去。

事实上自从前往波士顿哈佛大学,两人虽然交流不多,但关系上确实融洽了很多,普金斯教授对他的帮助很大,圣赫塞因此认识不少大佬。

不得不说,大海上的航行确实很无聊,圣赫塞只能沉下心来学习总结,好在手提箱内放了几本书,他才不至于那么无聊。

在美国其实只能说花了一半多时间学习,其他的一系列事情也经常打乱他的进修。

很多事情和计划还是需要他拍版的。

圣赫塞这次饶有兴致的在里约热内卢下船看了看桑巴风情,与上次的心情沉重不同,这次他的心境有了新的变化。

阿根廷很缺适合的经济政治制度,而且现在民族精神上还不如巴西上进。

巴西是阿根廷门口的对手,拉美的国家都该好好看看才行。

里约作为巴西首都,相当繁荣,对于圣赫塞来说,这是比布城更有潜力的城市,毕竟她的背后是一个比阿根廷大四倍的市场,而且是南美洲最大的单体市场。

1942年,可口可乐进军巴西,在这里,它面对的最大的敌人不是百事可乐,而是一场强劲持久的本土阻击。

巴西本土汽水的霸主,南极洲牌瓜拉纳饮料率先发难,攻击对手的美帝国主义背景。

可口可乐善于了解新市场,而且向来能屈能伸,

这一次,它打出的广告词是,“可口可乐,强壮巴西人民,助力巴西工业化”。

这句话已然深谙20世纪中叶巴西的主旋律:对工业化的狂热崇拜和执着追求,以及涌动的民族主义热情。

圣赫塞的美年达汽水,也在蚕食巴西市场,只不过市场占有率只有5%不到,可口可乐的市场占有率是30%左右,百事可乐是10%,南极洲牌是惊人的45%,其他还有一些本土饮料。

https://www.xddxs.co/read/44685/2686603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