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秋雨、圣旨、赏赐(2 / 2)

加入书签

第二,燕王交出了手中绝大多数的燕王军,编入镇西军当中,同时,朝廷把庭洲也划分给燕王,算是对其的一种补偿,然而,庭洲在此之前,就已经落入燕王手中,朝廷这算是空手套白狼,啥也没有付出,就白白多了近十万的将士。

很多人以为,燕王在接到这份圣旨之后,肯定会心生不满,向朝廷抗-议,拒不交出兵权的,然而,燕王李刚的选择,再次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就在圣旨刚刚进入凉州之后,秦之豹这边就收到了燕王的兵符,似乎他早就知晓会这样。

燕王很配合,而且配合的太不可思议了一些。

第三,西征军既然编入镇西军当中,那殷元魁这个大元帅的职位,按理说也该撤掉了,重新成为镇海大将军才对,可并没有,朝廷并没有在这个时候收回殷元魁手里的权利,反而给增加了不少权利。

圣旨上说,殷元魁依旧是西征军的大元帅,不过,名称也从西征大元帅,变成了镇西大元帅,其总管康城以东,玉门关以西,西北三洲外加十八城的所有军政大。

换而言之,殷元魁的位置不变,不过手里的权利却增加很多,现如今的殷元魁,毫不夸张的说,现在整个西北都是他说了算,不是藩王却胜似藩王,其权利之大,地位之显赫可见一斑。

除了西征军本身的改变之外,李承政、韩德厚、童真、房子墨、许睿慈都有了新的任职,而这一系列的任职,也让众人一头雾水。

朝廷罢黜了韩德厚凉州刺史的职务,改由李承政接任凉州刺史,负责凉州和庭洲,两洲之地的大小政务,擢升韩德厚为征东将军,房子墨和许睿慈为其副将,待到西北初定之后,无需进京述职,直接去往徐洲,统领徐洲的八万大军,准备收复海洲。

童真则带着田真、解必安等几位杂号将军,去往建州,接替秦惠,掌管其麾下的数万大军,准备收复福州等地。

至于其他的一众将领,在官职上都有所提升,其中有不少人可以直接进入兵部任职,而且接替的还是实缺,晋升不少,而随着这些将领的擢升,他们空下来的位置,也由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下面的人顶替上去,至于让那些人上位,圣旨没有细说,只是让殷元魁这位镇西大元帅和秦之豹这位镇西将军,自己看着办。

另外,就是关于炎军打下来的这十八座城的安排,圣旨上让殷元魁他们先稳固好康城这些直面西域的军事要塞,至于其他的城池,待到西域使团离开长安之后,再做定夺。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

不过,对于这十八座城池,有三座城被单独划分出来,分别是北宛城、石安城、龟兹城。

北宛城原本是北宛国的国都,虽然北宛国只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王国,可其毕竟是王国,在被西征军拿下之后,北宛城也就相当于灭国了,不过,许凯歌在拿下北宛国之后,并没有屠戮北宛国的皇室和大臣,反而是留下了他们,哪怕是许凯歌在离开北宛城的时候,也不曾杀害他们。

北宛国的国王和其王国的大臣,在北宛城之战之后,就被送往西洲城居住起来,说是保护,其实跟圈禁没有什么区别,而这次圣旨下来之后,让北宛国国王去往京城居住,而原本生活在北宛国的百姓,可以重新回到北宛城生活,而这座北宛城仍然由北宛国皇室管辖,炎朝只是在北宛城设置了一个都护府而已。

名义上是炎朝和北宛国皇室共同掌管北宛城,其实,北宛城还是北宛城,只是不能在称国而已。

石安城距离北宛城不算远,被单独划分出来,赐予了石族,让石族再次驻扎休养生息,朝廷这算是接纳了石族。

至于龟兹城,则被赐予给了马族,这三座城池都不小,虽然算不上十八座城池当中最好的,却也是排名前五的存在,尤其是石安城,其在所有城池当中,排名第三。

石安城和龟兹城都和北宛城一样,都是石族和马族各自掌管城池,不过,有所不同的是,每座城池都有一支五千人的城防军,其中炎军占据三千人,剩下的两千人,则是由石族和马族各自出兵。

另外,在这三座城池的周围,拢共驻扎了八万大军,分布在三座城池周围,而其目的不言而喻。

对待石族、马族和北宛国的臣民,朝廷给予了很大的善意和优待,自他们接管这三座城池之后,免税三十年,而三十年之后,其城池所得的税收,朝廷只收一半。

除了赋税的问题之外,朝廷还免除了这三座城池的徭役制度,但是,兵役必须要服从,五抽一,也就是五户人家,要有一人去当兵,关于兵役这个问题,只是说了一个大概,具体的还需要等他们去了长安之后,再详细交涉。

另外,朝廷还承诺,待到西北战局彻底稳固之后,将在西北建立书院,他们的孩子,可以去中原读书,同时也可以参加科举,而凡是他们的孩子去参加科举,享有优先权。

这种优待,可是前所未有的,根据传旨的公公说,为了这件事,炎武帝可是在朝堂之上,跟诸多大臣据理力争了一番,最终才敲定下来的。

可以说,石族、马族和北宛国才是这次封赏的最大赢家,而当初许一凡承诺给他们的东西,基本上都兑现了,不但兑现了,还给予了他们更多的东西。

当这个消息传出来之后,很多人第一时间都把目光投向许一凡,开始猜测许一凡的身份背景,以及其背后的能量,要知道,在大炎王朝的历史上,不是没有收容过异族之人,朝廷对待他们的态度,可没有现在这么好,也没有现如今这么好说话,能给块地方让他们繁衍生息就不错,不可能又是减免赋税,又是建立书院,还发放农具种子的。

要知道,单单这些事情,朝廷就需要很大的一笔开销,而且随着时间越久,这笔开销就越大,至于说回本,那真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了。

最后一件事,就是关于许一凡。

这次朝廷来的人很多,除了宣旨的公公之外,还有六部的诸多官员,以及很多才从纵横书院毕业的儒家子弟,协助镇西军的战后善后事宜和安置工作。

圣旨是不少,可给许一凡的只有一道而已,这是很不合理的情况,不说殷元魁和李承政这些高级将领了,就是像马?、石狼这样的人,每个人至少都收到了三份以上的圣旨,偏偏许一凡是个例外,仿佛朝廷把这个立下最大功劳的许一凡给遗忘了一般。

唯一值得说道的是,许一凡在接圣旨的时候,是站着接的,其第一次接圣旨好像也是没有跪。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一众大大小小的将领、官员,看向许一凡的眼神就变得复杂难明起来,有惋惜,有诧异,有疑惑,有幸灾乐祸,有讥笑嘲讽.......诸如此类的情绪很多,而许一凡却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拿着圣旨就回到了自己府邸,该干嘛干嘛,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

(本章完)

https://www.xddxs.co/read/48420/2847653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