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初夏(2 / 2)

加入书签

        这与往日的黑猪肉完全不同,就连猪毛都细少了些。

        当然,那嘟嘟的肥肉晃悠着,尤其是稀少的五花肉中带着那么多肥肉,着实让人难以置信。

        这肥肉也太多了!

        “什么,皇庄?”

        “皇帝老子也吃这个?”

        诧异声中,白猪肉卖的很快。

        黑脸悍妇也不得不拎着肉灰溜溜而走,不过她也不罢休,非要了块骨头回去炖汤喝。

        忙活着生意,张屠户也没管他。

        市集上的热闹只是冰山一角,偌大的顺天府,早在去年开始,就大规模地售卖猪崽,从而对乡村的猪种进行优良改造。

        而这猪,自然是约克大白猪和本土黑猪的杂交而成的新品种。

        说是白,只是相较于以往的黑猪而言罢了。

        综合了黑猪和白猪的特点,这新型白猪耐活,不易生病,同时又出拦快,显而易见的受到所有人的喜欢。

        不过要说是缺点,也是有的,那就是挑食了些。

        即与普通的黑猪不同,它不爱吃人的排泄物,而是钟意吃草料,以及小麦麸等。

        对于农夫们来说,却是不大不小的缺点,但在朱谊汐看来,这确实优点了。

        实话实说,排泄物没有营养,这也就造就了土猪养一年到头,七八十斤都是等闲的原因。

        这也是为啥普通人吃猪肉,而贵人们则吃鸡鸭鱼肉,牛羊。

        朱谊汐从玉泉山而出,看着这汐排排的猪圈,不下百头猪,着实感到高兴。

        猪的发情期很早,七八个月就能生育了,与本土的优良黑猪杂交,仅仅是两年工夫就得到了优良品种。

        初看来,这白猪与约克猪相比,不及其白,反而多为粉白,以及黄白色,更显得自然一些。

        “陛下,顺天府大小二十八个皇庄,都在培育这白猪,多得三五百头,少的百来头。”

        内务府大臣段梦书急皇帝之所急,见皇帝未言语,但他还是强行忍着臭味介绍起来:

        “从去年开始,就陆续变卖猪崽入民间,同时大量的肉猪也卖出,吃上白猪肉的不在少数。”

        朱谊汐点头,对于内务府的成绩表示认可。

        “白猪半年即成,最次也能是一百三四十斤,而喂的好饲料,两三百斤也是等闲。”

        段梦书继续说着昨晚背的词,游刃有余:“皇庄中大家伙都喜欢养白猪,相较于黑猪,这家伙比较温顺。”

        本土黑猪的优点众多,但有一项鲜明的特征,那里是野性强。

        因为它根本就是野猪驯化而来,鼻子长,只要在野外流浪个几个月,就能变成真正的野猪,大獠牙分分钟就能长出来。

        所以在古时候,茅房经常跟猪圈在一起,有时候黑猪性起来,直接在你上厕所的时候啃下半边屁股。

        肥头大耳的白猪相较于就比较温顺了,看上去憨厚老实的。

        朱谊汐不置可否。

        但凡是猪,哪有几个温顺?

        只不过是外表欺骗而已。

        不过对于白猪的本土化育种普及,朱谊汐是高兴的。

        就像他一直以来秉持的那样,持续不断的活跃乡村经济,从而维持住脆弱的小农经济。

        在没有工业化和肥料的时代,小农经济是不可避免的,也无法替代的,如此就只能强化。

        而猪种的优化,正是其中重要一环。

        吃完这几十年来他一直是养尊处优,但对于农村的关注不减反增。

        他深刻的明白,鸡,鸭这种只能改善伙食,而大型牲畜,牛生产太难,只有猪最为合适。

        生个十几胎都是正常。

        猪体型大,产肉快,可以极大的改善农民的困境,甚至促进肉类在乡村的普及。

        多养一头猪,或许能救一个普通家庭一命,供养儿子读书改变命运……

        所以黑猪,虽然是本土的,但也只能陆续淘汰了。

        一如后世那般,白猪一统天下。

        “对猪的病灾可得防治好!”

        朱谊汐认真道:“这白猪到底比,不过咱们的黑猪,娇嫩了些,可得好好照顾。”

        “是!”

        段梦书忙点头。

        “多久能够普及到整个河北?”

        突然,皇帝把他问懵了。

        “这,约莫十来年吧!”

        段梦书诚恳道:“皇庄集中在顺天府,故而速度就能快些,而河北的皇庄较少,只能慢慢来!”

        “依臣之见,不如先从东北开始。”

        “哦?为何?”

        “陛下,东北的勋贵田庄云集,而且还有许多的皇庄,白猪必能迅速普及开来。”

        “辽东滨海,到时候等白猪大增时,就可跨海运到山东、河北,能节省大量的时间……”

        朱谊汐点点头,夸赞了一句:“甚好,就这么办。”

        “你去弄吧!”

        段梦瑶书欣喜地应下。

        皇帝能交代任务,就是对他的信任。

        ……

        此时,察哈尔,汗帐区。

        相较于其他蒙古之地,察哈尔与他处不同,这里拥有着约两万帐的汗帐牧民。

        他们全部都拥有自己的草场,而没有任何的贵族剥削,完全做到了人人平等,唯一的主人只有皇帝。

        他们不需要向贵族,或者朝廷低头,直接听命于皇帝,甚至不用缴纳赋税。

        皇帝对他们也颇为信任,大内侍卫每年都会从其选拔精英入京。

        同时,藩王们离开时,也乐意从汗帐筛选骑兵入伍,带去之藩。

        例如辽王,他在整个草原选拔了三千骑兵,而汗帐就占据了一千。

        越王去虾夷地,同样选了五百帐。

        深得信任的他们,也大量出产蒙官们,去治理那些草原地区,由此几乎是家家富贵。

        “这是什么?”

        草原上,百户官们押运着百来头黑白相间的奶牛,路过的牧民们纷纷表示惊奇,忍不住围观起来。

        百户官穿着绿色的蒙式官袍,他也不啰嗦,直接解释道:

        “奶牛!”

        说着,他直接抓住了奶牛的把柄,捏起来:“这产奶大着呢,光吃这个奶,就能撑死人。”

        “一头奶牛,抵得上十头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