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零章 效果(1 / 2)

加入书签

其实,从赵长寿的嘴里面,杨振已经得到了不少消息,知道满鞑子国内的局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但是赵长寿的地位较低,只是李率泰身边的长随之一,对满清国内高层的情况并不清楚,只能说出来一些表面的东西。

而且这个赵长寿对于统领俘虏来的正蓝旗旗下那些厮卒阿哈有用,杨振并不想,把他交到山海关的兵部分司或者送到京师去。

这样一来,杨振就需要一个有分量的人物来充当这样的角色。

首先,他得对满鞑子高层内部的情况比较了解,能够说出一些内部的秘闻。

其次,将他送到山海关兵部分司,或者送到京师兵部也好,东厂也好,得有一定的说服力。

再者,他得愿意配合,或者说愿意向杨振,向山海关的兵部分司,或者像京师的兵部或者东厂开口。

而李率泰正好符合这样的要求。

与赵长寿比,他是李永芳的儿子,现在李永芳死了,他基本继承了李永芳的地位,是个甲喇章京,起码比赵长寿的地位高多了。

当然,与岳乐相比,李率泰的地位就逊色多了,可是岳乐这种人是不会轻易开口的。

送到山海关兵部分司,或者送到京师兵部或者东厂去,起不到杨振希望他起到的作用。

这么比较了之后,杨振选择暂时留下李率泰的小命,预备等到金海镇面临的这场战事结束以后,将他送到海对面的山海关兵部分司去。

一方面,由自己将满鞑子国内的情况报告给山海关的兵部分司,然后转呈给崇祯皇帝。

另一方面,则让这个李率泰充当人证,用来证实自己消息的真实不虚。

有了关于满鞑子内部的最新情况,又有了李率泰这样的人证,杨振就可以继续取得崇祯皇帝对他的支持了。

至于李率泰本人,杨振虽然不会在自己的手上杀了他,但是他的下场,肯定不会比先前送到京师去的多铎好。

崇祯皇帝对这种人绝不会留情,可以说,将他送到崇祯皇帝的手里,落个斩首的下场都是轻的,很有可能会跟之前的那些重要俘虏一样,被凌迟处死。

且说当天晚上,杨振在伏击战取得成功之后,率军返回了近在咫尺的西屏山大营,当天夜里,就带着火枪营的三个火枪哨、张天宝的一个掷弹兵哨,以及交给赵长寿带领的那个由俘虏的厮卒阿哈组成的新编杂役哨,驻扎在了西屏山上的大营里。

这个大营里什么东西都是现成的,帐篷,粮食,马骡,草料,柴薪,饮用水,简直一应俱全。

甚至包括为数不少的火炮,弹药,弓矢、衣甲等军用物资,都是现成的。

这样的好事,可是杨振打了这么多仗以来,很少遇到的一种情况。

当天晚上收兵回到西屏山上的大营里,杨振下令杀掉了十几头负伤的马匹、骡子,命人煮肉做饭,叫又饥又渴疲惫不堪的全营将士美美地大餐了一顿。

就在杨振带着所部将士在西屏山的大营里庆祝胜利的同时,在复州城外驻扎了大军的多尔衮,连夜派了一支队伍快马加鞭赶了过来。

满鞑子对于复州城的重炮轰击,直到夜幕降临的时候才停歇,炮声隆隆之中,果然没有听见来自西屏山一带的枪炮之声。

与此相应的是,当天傍晚,杨振他们对西屏山大营的进攻,是智取,而不是强攻,进入大营之后的战斗又并不是十分激烈,营中满鞑子自己的枪炮火器甚至没有发挥出一点作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二十里外复州城方向的满鞑子大军,竟然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西屏山大营已经易手。

但是到了晚上,复州城外的炮击已经完全停止了,而潘喜他们对李率泰的伏击,飞将军的密集爆炸声,还是随着海风传出了很远,而且远到了足以被复州城外的满鞑子哨探们听见的程度。

于是,当天夜里,多尔衮向西屏山方向派出了一支规模不小的骑兵前来探察情况。

但是,当他们抵达战场的时候,杨振、潘喜他们围歼李率泰的战斗早就已经结束了,他们扑了一个空。

不光是杨振带领的火枪营已经撤离了战场,就连潘喜、王余祐他们率领的两哨掷弹兵,也已经回头干掉了骆驼山下满鞑子营盘里留守的几十个李率泰的部下。

潘喜和王余祐的部下,带走了满鞑子营盘里能带走的一切,除了战马、军械、粮食和弹药,包括搭建毡帐的上好羊毛毡,也不在话下。

就是一时无法弄到山上去的十几门大将军炮,也被他们拖拽到了山脚下的林子里面,暂时掩盖了起来。

他们临走之前,更一把火烧掉了营中不能带走的其他一切。

等到多尔衮派出来的人马冲着火光疾驰而去,赶到骆驼山下正蓝旗汉军营地的时候,潘喜他们已经往西躲进了山里。

但是,多尔衮派来的骑兵并没有白来,他们在李率泰所部人马与潘喜所部、杨振所部激战的地方,除了发现了一批正蓝旗汉军的尸体之外,还发现了几个并没有死透的二鞑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