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不速之客(1 / 2)

加入书签

“先生们,女士们,欢迎来到滴滴公司的融资宴会”;

“感谢大家对我们滴滴公司的认可”;

“本次滴滴公司融资需要1-2名投资者,估值一亿美刀起”;

“如果这次没有达成合作,我们以后还有下一次甚至更多次机会合作”;

“我们滴滴公司,目前用户……”

程维看着台下如此多投资界大佬,内心豪气迸发;

其实,这次融资宴会的浓重召开,还是马毅搏建议的,而且还要规模越大越好、影响越大越好;

其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要把滴滴公司名气打出去;

最起码在投资界名气打出去。

以后的滴滴,绝对是吞金兽的存在;

有了这些投资公司的接入,以后只要用户数量增速不降低,就不用担心资金问题;

本来,按照程维的意思,私下确定一两家投资机构就足以;

但想了想,还是觉得马毅搏的这个建议比较好。

其实,程维内心还有一层意思在内,也就是打脸之前的那些不看好他们滴滴的投资机构;

之前,自己求爷爷告奶奶的上门去拉投资,结果都是石沉大海;

看吧,现在我们滴滴投资人多了去了;

种种原因,不足外人道哉。

本来,程维说出滴滴公司估值一亿美刀起,底下的投资人,有些笑容满面,有的眉头微皱,有的漠不关心,也有捶胸顿足的;

这也能看出来,今天来的投资人或者投资机构虽说不少,但其中很多都是打酱油或者说是蹭热闹来的;

那些笑容满面的投资人,之前都与滴滴公司有过沟通,知道这次估值的底线,胸有成竹;

那些眉头微皱的投资人,的确看好滴滴,但对于这个估值,还是觉得有些高;

之前,滴滴放出的话是一亿美刀,但现在变成了一亿美刀打底,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啊;

一亿美刀和1.1亿美刀,这可不是一点钱啊;

0.1亿美刀,折合成人民币接近7000万呢?

那些漠不关心的投资人,很多都是知道这次滴滴的融资和他们没太大关系,纯粹是看热闹或者是结识行业大佬来的;

那些捶胸顿足的投资人,大多都是之前程维上门拉投资而拒绝程维的那些投资机构;

当初,滴滴公司估值也就几千万,甚至一个亿都要不到;

这才三四个月吧,估值已经是一亿美刀打底,翻了接近7倍,谁能受得了?

当然,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当初的滴滴,的确不是他们所能看懂的存在,又或者说能看懂,但根本没有那个实力参合进去烧钱。

随着程维对于滴滴公司目前数据的讲解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描述,所有投资人就好像看到了一个宏伟的蓝图;

哪怕是马毅搏上一世经历过滴滴的盛况,也没有现在程维系统性讲解的全面;

如果按照此刻程维的想法,上一世滴滴最辉煌的时候,都没有完成此时程维的宏伟蓝图;

当然,现在的程维,能有如此想法,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马毅搏给他描述的那些策略,然后再根据目前滴滴的现状,两者结合起来,就变成了今天的发展蓝图;

上一世滴滴最后统一了共享汽车市场,也是其最为辉煌的时刻;

但之后,政策天花板以及安全事故频出,让滴滴不得不砍了顺风车业务以及清退大量的私家车业务;

再加上滴滴的上市,更是破釜沉舟,结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虽说是因为过了风口期,但与当时急切融资和追求规模,忽视了安全有很大关系;

这一世,有了马毅搏的介入,尤其是在滴滴最早期,给创始人团队重点强调滴滴安全问题,同时也提出一些上一世滴滴后来整改后的措施;

相信这一世的滴滴,绝对会比上一世走的更快,走得更远;

从刚才程维的描述中也能看得出来,ppt的讲解,里面有好几页都是关于安全方面的举措。

一个企业,想要长久发展,安全事故绝对是最为重要;

数据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

程维的这次演讲,把滴滴从单一的出租车叫车信息平台打造成包含共享出行、综合汽车服务、智慧交通和国际化业务的多元化交通平台;

至于能不能实现,那就是后面的事情,反正饼已经画好了,就等投资人下锅。

程维说完后,柳青青正式上场;

柳青青,在程维的盛情邀请下,提前了一年多时间,加入滴滴;

这次滴滴融资宴会能来这么多投资界大佬,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柳青青的功劳。

“大家好,我是柳青青,现任滴滴公司的coo”;

“想必大家刚才也已经听到程总的介绍,我们滴滴公司新增用户以及新增司机数量,绝对是爆发式增长”;

“闲话不多说,接下来如果有人有疑惑的地方,都可以提问”;

coo即首席运营官(英语:chiefoperatingofficer,英文缩写:coo,又常称为运营官、运营总监);

coo是公司团体里负责监督管理每日活动的高阶官员;

coo是企业组织中最高层的成员之一,监测每日的公司运作,并直接报告给首席执行官;

在某些公司中coo会同时兼任总裁,但通常coo还是以兼任常务或资深副总裁的情况居多。

柳青青本身就是高盛亚太区总裁,年薪上千万人民币的存在,经常出入全球高档融资酒会,对于这种一亿美刀的融资宴会,绝对是手到擒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