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刘威的风流(1 / 2)

加入书签

一个人最为兴奋的事情是什么?

衣锦还乡?

锦衣玉食?

得到老领导认可?

或许,都有吧!

“王经理,是这样的”;

刘邦栋还没有说完,就被王敏打断:“邦哥,您还是和以前一样,直接叫我姓名吧”。

“那行,我也就不客气了”;

“是这样的,我今天约你呢,主要是想咨询一下,你们秦大妈外卖有没有想要投资的打算”?

“最近,我也看到咱们秦大妈外卖在羊城的宣传,说实话,这种宣传,短时间内的确效果很明显,但唯一的问题就是需要大量的资金”;

“如果我没有估算错的话,就光羊城,如果按照这种模式继续推广下去,一个小目标都不一定打的住”;

“那么,接下来鹏城乃至于粤省的花费,都是一个天量数字”;

“或许,你们老板自从卖了秦大妈食品厂后不差钱,但秦大妈外卖这种烧钱的模式一直下去,别说十个亿的,就算再来几倍,都不够全国推广烧的”;

“在秦大妈外卖还没有收费,并且未来盈利还未可知的情况下,一味的用老板自己的钱往里面砸,说句难听的话,风险很大”。

一般来说,一个公司的财务经理,不仅仅要把整个公司的财务状况了如指掌,还要对老板的个人财务和公司财务进行规划;

为何?

因为好多创业者在高光时刻,感觉自己很有钱,根本分不清什么是个人财产,什么是公司财产;

到了最后,往往都是以个人背负巨额外债收场。

一个合理的财务经理,不仅要把公司财务管理好,还需要帮老板做好公私界限;

就算老板没有这方面的意识,也要想方设法帮助老板建立这样的意识;

这样的话,哪怕以后老板创业失败了,不说赚多少钱,最起码不会背负巨额债务;

这也是为何很多创业者最后都是背负很大债务的原因,公私不分。

“咱们圣杰投资虽然在投资界名气不大,但你工作过,也知道,咱们圣洁投资的大boss,在粤省乃至于华南的餐饮界也有一定背景”。

至始至终,王敏没有说话,都是作为一个倾听者;

对于刘邦栋的说法,王敏是从心里认同的的,当然,也是那么做的;

只不过,对于一个像马毅搏这样独断专行而又知道公司与个人账务的情况下,王敏的提议就显得没有太大作用;

但圣洁投资大boss的背景,王敏虽说不是第一次听说,但之前一直以为只是大家瞎传,没想到现在被刘邦栋郑重地提出来;

那就说明这个关系的确不一般。

“邦哥,咱们boss在华南餐饮界到底是啥背景呀,我之前只是听说,还真不清楚”;

“说实话,您上次给我打电话后,我也给马总提过咱们投资的想法,只不过马总没有给我说下文”;

“据我了解,我们马总对于秦大妈店铺特别看重,在我还没有到秦大妈上班的时候,远方投资的吴远方吴总想要投资秦大妈,都被马总拒绝了”;

“而秦大妈外卖,吴总之前也提过,也还是被马总拒绝了”;

“因此,我也不知道马总现在是什么打算,尤其是在他还有那么多钱的情况下”。

王敏没有说,之前秦大妈没钱的时候,马毅搏都是东拼西凑的钱,用来发展秦大妈,而不是找投资公司;

现在有钱了,估计其他投资公司想要投资的可能性更小了;

不过,刘邦栋刚才说的也很有道理,尤其是秦大妈外卖现在这样用钱砸市场,只靠老板一个人的资金,根本没办法持久;

到时候肯定还会融资,圣杰投资就是一个选择。

或许,刘邦栋今天来的目的也是如此,只是想给秦大妈一个选择,同样,也是给他们圣洁投资一个入场秦大妈的机会。

“不过,我回去之后,会把咱们公司的情况,再次给老板汇报下”;

“今天也多谢您对我的提点,以前您也一直照顾我、教导我,不然哪有如今的我”;

王敏这句话,的确是真心实意;

把投资的事情谈过之后,王敏真的是感谢刘邦栋之前对她的教导。

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应届毕业生,想要快速成长的一个途径就是领导对她严格要求和悉心教导;

不然的话,仅凭自己的摸爬滚打,想要快速成长,实在是太难了,最起码花费的时间会长很多,同样,也会走很多弯路;

有时候,一步慢步步慢,想要再赶上来,真的是除非有机遇,不然很难很难。

“这都是你辛苦应得的”。

……

王敏和刘邦栋在咖啡店里面聊了许久,有现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也有回顾以前。

……

“马总,咱们秦大妈外卖这半个多月的支出太高了”;

这半个月,虽然秦大妈外卖发展的风生水起,秦大妈不管是店铺还是外卖都是忙得不亦乐乎,从易伟立到下面一线员工,都是脚不沾地。

但对于马毅搏来说,反倒是轻松了下来;

没有了之前那种紧张忙碌的感觉,这一切也得益于任安朝帮马毅搏选择了一个得力助手。

没错,自从秦大妈食品厂出售成功后,马毅搏的秘书也是姗姗来迟;

果真如同好事多磨一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