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〇四章:韦氏之谜(下)(1 / 2)
韦道安早就想不干了。
韦家在山阴扎根百余年,至韦道安已是第五代。韦氏一门开枝散叶,全族已逾百余口,人丁兴旺,家族昌盛。
然而,作为长房嫡孙,韦道安却一直带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活着,谨小慎微,如履薄冰。
为了隐藏自己辽国暗桩的身份,他甚至无法像正常人家那般生活。
就在年前,山阴县陶知县有意将小女儿许配给他的长子,韦道安却只能冒着得罪知县的风险婉拒了。就此还在坊间留下他韦道安自恃富甲一方,目中无人的传言。
韦道安真是有苦难言。
得罪了知县倒也罢了,更要命的是,韦道安觉得自己身份暴露的风险越来越大,不定何日就有灭门之祸。
韦道安的担心不无道理。
事实上,自宋辽开战之后,抚南司就开始令韦家人收集军事情报。可由于山阴距离边关实在太远,在此处其实根本获知不了什么军情,因此,抚南司便要求韦家人设法在宋军的战备物资上做手脚。
比如:往筹集的军粮中掺假,将劣马供给给军方。为了干此等勾当,韦家人除了担心吊胆之外,还要花银钱行贿各路官员。
不过,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萌,在与各路官员结交的过程中,韦家人有了意外收获:原来,只要贿赂对了人,以次充好竟然也是一门一本万利的好生意。
而且,数十年间,尽显韦家人也曾经有过担心,但却一直平安无事。而在与官员的结交中,韦家人也逐渐摸索出一套法门:何人可以行贿,何时行贿,如何行贿,分寸如何拿捏,火候如何掌握,此类种种手段,韦家人已是驾轻就熟,施展起得心应手。
真是所谓铁打的韦家,流水的官。
然而,从三年前开始,抚南司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不只满足于此类暗做手脚的勾当,开始要求韦家人设法盗取宋军军械的制作工艺,尤其是那些对于辽军杀伤力极大的军械。
比如:神臂弩。
要知道,宋朝自立国以来,对民间习武之风颇为忌惮,各代均颁有禁武令。对于军械的制造和使用也有严格的法令,除了手刀、弓箭、短矛之类的兵器可以民间拥有之外,长械重器是严令禁止的。尤其是硬弩、甲胄此类更是立有重典,私藏私造,轻则徒刑,重则流放。
而神臂弓,作为宋军克制北夷铁骑的利器,更是被视为军中机要,不可外流。
韦道安心里自然知道,盗取神臂弩一旦被查获会是什么后果。但抚南司的军令,他亦不敢明着违抗,只能硬着头皮行事。
在经过几月的运作之后,韦道安以重金买通了一名在越州甲仗库当差的都头,盗出了两副神臂弩。随后,他命人夹藏在货物中,秘密送往了辽国。
韦道安本以为已经万事大吉。可未曾想,三个月之后,抚南司又传来密信,信中先是嘉奖了他一番,随后话锋一转,令他设法获神臂弩的制作方法。
原来,这神臂弩乃是大宋军器监经过多年才研制成功,其制作工艺不仅要求颇高,还有独特的法门。辽军虽然获得两副完好无损的神臀弩,但一经拆解,竟然无法复原,更何谈仿制。
接到密令的韦道安顿时犯了愁,也反心渐定。
这神臂弩的制作历来是宋军中的最高机密,这制作图纸别说是山阴县,就算是越州、杭州等地也不可能存放。
要想拿到制作图纸,一是去汴京,直接从军器监下手。可自己在汴京人生地不熟,毫无根基,更无人脉,要想打通军器监这般的要害衙署,简直势如登天。
还有一个法子,就是从越州都作院下手。
作为各州府的军械制造机构,都作院尽管也没有神臂弩的制作图纸,但韦道安寻人打探过,都作院却有负责修缮神臂弩的工匠。
所以,只要能策反一名会修神臂弩的工匠,再设法将其送往辽境,或可做成此事,向抚南司复命。
可是,盗取一两件物什容易,要将一个活生生的人“盗”走,再送往遥远的北境,这其中牵涉的关节不仅繁锁,更容易横生枝节,随时有事情败露的风险。
而经过此事,韦道安也逐渐明白,自己一日为暗桩,就终身难以摆脱抚南司的操控。
而且,依照眼下的局面,抚南司的要求会越来越过苛刻,今日要盗神臂弩,明白就可能要他去盗床弩,甚至是城防图等等。
迟早有一日,他会东窗事发,身份败露。而到了那时,自己这一家人只是辽人的弃子罢了。
此时,韦道全也想起了从小就听祖父与父亲提及过的身世。想那韦家之祖韦业全也曾尽心为辽国效命,但其后人却因渎职差点被灭族,最终被发配到这异国他乡作暗桩,百余年来一直干着这见不得光的勾当。
归根结底,韦氏一门只是辽人手中的工具罢了。
欲想不再成为辽人的工具,真正光明正大地活着,就必须彻底摆脱抚南司。这个想法,也非韦道全一时一日之念,只是一直在等待机会罢了。
事实上,从三年前开始,韦道安就一直在谋划和准备着“遁形”之事。
为此,他暗中转手了部分店铺,并将所得的银钱悉数换成了黄金,打包好后藏于宅中。时至今日,已有数百两黄金之巨--这些钱足以让他无论去往何处,皆可保一家人生活无忧。
此外,韦道全还暗中让行事机敏的二儿子韦宗敏去往汴京,买下了一处宅院,作为日后入京所居之地。
对于为何要迁往京城,韦道全反复考虑过。所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要想彻底避开抚南司的耳目,与其躲到偏远之地,倒不如去往最繁华之地。
↑返回顶部↑